<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注:出于尊重民族宗教信仰,本文仅拍摄庙院外景。</b></p> <p class="ql-block">1月12日,晴空万里,我怀揣着对未知的期待,独自奔赴登封,开启一场与自然和历史的深度邂逅。我此行的目的地是中岳嵩山,要探秘青童峰、黄盖峰、一线天、卢崖瀑布和卢崖寺。</p> <p class="ql-block">上午九点钟,我到达嵩山中岳庙停车场附近。中岳庙门前的一块大石头上刻着“中岳庙”三个红色的大字,这几个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仿佛在向我诉说着这座庙宇的悠久历史。</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嵩山中岳庙前,这座古老庙宇散发的庄重气息,让我敬畏之心顿生。那座色彩斑斓的牌楼,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匾额,写着“名山第一坊”,尽显中国传统建筑的典雅之美。</p> <p class="ql-block">中岳庙西侧分别有两处庙院,分别是九龙宫、无极殿。我走近九龙宫,九龙宫门牌坊上正面镌刻着“风调雨顺”背面“道法自然”四个大字,这八个字不仅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道家顺应自然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在中岳庙内,我看到了一棵千年龙柏,树干上挂满了许愿牌,树皮粗糙而古老,给人一种岁月沉淀的感觉。这棵千年龙柏就像一位历史的见证者,默默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当我来到黄盖峰入口时,经过护林检查站。有护林人员检查烟火,严谨携带烟火进山。这让我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保护森林,人人有责!</p> <p class="ql-block">顺着水泥阶梯向上攀登,几乎没有游客,偶尔遇到三俩个人也是香客。</p> <p class="ql-block">大约半个小时的路程就到达黄盖峰。地图上称之为“小顶山”。</p> <p class="ql-block">黄盖峰顶原为北魏时的中岳庙庙址,岳庙下迁后改作中岳行宫。站在黄盖峰顶,可以俯瞰中岳庙的全景,感受古建筑的韵味和历史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现存建筑为一座八角重檐黄瓦琉璃亭,素称“黄盖亭”。站立峰顶可以俯瞰中岳庙全景</p> <p class="ql-block">黄盖峰周围有几条上山小路,也是徒步爱好者的探索目标。这些小路可以通往山顶的青童峰,也通往最高处峻极峰。为驴友提供了徒步景区免门票的探索机会。</p> <p class="ql-block">嵩山青童峰(青岗坪),一个充满神秘与魅力的地方,海拔高达940米,这里的植被繁茂,四季常青,宛如一座绿色的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青童峰上的老母殿,里面供奉的是各位老母,诸如无极老母,还有菩萨老母等十多位。见证了千年的沧桑变迁,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老天爷庙</p> <p class="ql-block">青童峰是嵩山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感受那份神秘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在青童峰游玩后,顺景区小道向一线天方向前进。</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水库结冰</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是一条宽不足1米,高约百米,长约170米的悬崖缝隙。这是一条狭窄而陡峭的山缝,两侧光滑但倾斜,仿佛刀劈斧削一般。</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内有阶梯,两边有铁链,较为陡峭。一线天,狭窄而深邃,仿佛一线天际,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小经仅容一人通过,两旁石壁险峻,抬头仰望犹如飞仙过隙。这种独特的地貌景观,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让我更加敬畏自然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卢崖瀑布景区吊桥</p> <p class="ql-block">飞瀑流泉</p> <p class="ql-block">嵩山滑雪场</p> <p class="ql-block">卢崖瀑布景区门牌坊</p> <p class="ql-block">卢崖寺</p> <p class="ql-block">走到卢岩寺门前,只看到一座古朴的寺院,从破落的山门可以看出,这里香火并不鼎盛,虽然号称少林寺下院,但和少林寺相比,相差太远。</p> <p class="ql-block">卢崖寺原为四进院落,里面供有四大天王塑像。中佛殿内供有释迦牟尼佛像一尊,东西山墙上有佛像砖千块,砖呈长方形,每砖造佛像一尊,栩栩如生,故名佛像砖,它是卢崖寺特有的佛教艺术,实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中岳庙,原为太室祠,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道教最古老的道观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迄今已有二千多年。</p> <p class="ql-block">中华门,作为中岳庙的前门,曾以“名山第一坊”之名享誉一方。这座木建牌楼在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经历了一次翻新,改建为砖瓦结构的原庑殿式牌坊,并更名为“中华门”。门额上,内外两侧分别刻有“依嵩”、“带颍”、“嵩峻”、“天中”这八字,简洁而深刻地描绘了中岳庙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p> <p class="ql-block">遥参亭,这座位于中华门北的八角重檐亭,是古代行旅者拜谒岳神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岳庙,为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中州祠宇之冠,也是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同时也是河南省规模最为巨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总面积近11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从天中阁到峻极殿,长500米的神道又称御道,建于宋代,是帝王祭祀岳神时的专用通道,神道历经千余年沧桑,至今保存较为完整。</p> <p class="ql-block">这棵拧劲十足侧柏,树龄3000年,国家一级保护级别。寓意拧劲十足,劲往一处使,家庭合睦,团结一致。</p> <p class="ql-block">中岳庙,被誉为“中原小故宫”,是一座充满神秘与幽静的古老庙宇。</p> <p class="ql-block">配天作镇枋,这座四柱三楼的木结构建筑,古时被称为“宇庙坊”。正楼额上书有“配天作镇”四个大字,左右两侧的配楼则分别题写着“宇庙”与“俱瞻”,寓意深远。</p> <p class="ql-block">庙内拥有众多古柏330余株,国家一级保护古树242株,是嵩山地区现存古柏最多的地方。其中,10余株树龄在3500年至4000年,47株树龄在1300年至3000年。</p> <p class="ql-block">嵩山中岳庙里的铁人是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铸造的镇库铁人,共有四尊,分别镇守在古神库的四角。这些铁人身高约3米,体重达3吨。这四大铁人,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形象威严,不仅是中国现存形体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守库铁人”,更是北宋时期铸造艺术的杰出代表。这些铁人历经千年风雨而不生锈,显示了古人高超的冶铁技术。</p> <p class="ql-block">完整的建筑布局使中岳庙成为一座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布局紧凑、色调和谐的庞大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御书楼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皇帝游中岳时曾在此殿题碑书铭,故又称“御书楼”。</p><p class="ql-block">御书楼是中岳庙最后一座殿宇,原名“黄篆殿”是储存道教经卷法器的地方。现在的硬山庑殿式黄色琉璃瓦楼房,为民国时期所建,建筑房顶保留中式风格,门和窗却有些欧式,整个建筑看起来不中不洋、不古不今。现在里面供奉的是道教主神玉皇大帝。</p> <p class="ql-block">俯视中岳庙全景。中岳庙中轴线全长650米,共有7进11层建筑,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雄伟,庙中有殿、宫、楼、阁等建筑39座近400间,庙内还有古代碑刻73品,汉代至清代的古柏330多棵。</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安全下山,返回到停车场。</p><p class="ql-block">今天,徒步13.03公里,耗时5小时25分。最高海拔958米,爬升581米。野线+景区道路。野线路迹明显,无难度无强度,适合大众户外爱好人群游玩。自然风景优美,人文历史厚重,线路值得推荐,无门票、无停车场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