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丨话说精神内耗与内耗治愈

📝 关见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精神内耗就像一场无声的挣扎,它的最大弊端是阻止人生的开挂。这人精神内耗了就没了精神气,人生何以得积极向上、阳光和进步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一一题记</b></p> <p class="ql-block">人民日报有一段治愈精神内耗的一段话:“该来的自然来,该走的留不住,放开执念,随缘是最好的生活。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读后颇感这是一个通透、励志、有光的文案。</p><p class="ql-block">精神内耗,亦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的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就会让人感到疲惫。这种疲惫并非身体劳累导致,而是一种心理上的主观感受,是个体在心理方面损耗导致的一种状态。而一个人持续的精神内耗就可能引发身体健康问题,情绪不稳定,认知功能下降,也可能导致社交障碍,使个人更加封闭和孤独,以及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下降等问题。这些情绪状态和因素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困扰着人们,让人感到迷茫、无助、焦虑和疲惫。</p><p class="ql-block">诚然,精神内耗就像一场无声的挣扎,它的最大弊端是阻止人生的开挂。这人精神内耗了就没了精神气,人生何以得积极向上、阳光和进步呢!</p><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中,精神内耗已经成为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经历或陷入过这种内耗。精神内耗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有时可能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比如工作、学习、家庭等方面的压力,有时则可能是由内部因素引起的,比如情感问题、自我价值感不足等。</p><p class="ql-block">可以肯定的说,精神内耗太大的人,大多是因为对自己的要求太高,能力与理想不匹配,导致内心痛苦,纠结,焦虑,想不开,想不透。其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闷闷不乐,愁眉苦脸,很难看到他眉开眼笑的时候。精神内耗的人,跟自己相处时,总是容易陷入假想的痛苦中,折磨自己。而面对意外状况,则总不陷于消极情绪中,伤害自己。</p><p class="ql-block">精神内耗的人之所以痛苦,有时候是源于内心戏太多。把自己煎熬得翻来覆去,郁结于心。有人曾为它写了一首打油诗:“言未出,结局已演千百遍。身未动,心中已遇万重山。行未果,假想苦难愁不展。事已毕,过往仍在脑海悬。”而想的太多,思虑过多,往往适得其反的。一辈子,人总是容易对自己在意的,或失去的,耿耿于怀。过分在意,注定心力交瘁。</p><p class="ql-block">精神内耗最易偷走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了,让人在生活中变得唯唯诺诺。困在情绪中的人也最容易被痛苦牵着走而丧失理智,最终毁掉一切。</p><p class="ql-block">人最可怕的就是这种精神内耗。即抱着别人的一句话,在心里反复咀嚼,过度分析、思考、甚至自我否定。这种精神上的内耗,是比肉体上的消耗更煎熬的。</p><p class="ql-block">精神的内耗,情绪的起伏,让人如同走在刀刃上,也让人感到难以承受的压力。无尽的自我质疑,深深的不安,精神内耗让人找不到前行的方向。</p><p class="ql-block">精神内耗也像一片迷雾,让人无法看清前方的道路,只能摸索着前行。精神内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让人无法专注于外界,只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精神内耗就是一种自我的折磨。</p><p class="ql-block">精神内耗是我们内心的警钟,提醒我们要学会放下过去的执念,勇敢地面对未来。用积极的心态去拥抱变化,让我们的生活和成长成为一种习惯。</p><p class="ql-block">因此,想要生活变好事好美好,一定要停止精神内耗。爱自己一定要停止精神内耗。如此方可致远。</p><p class="ql-block">稻盛和夫:“一个人,最可怕的就是内耗,别人的一句话,会拿出来反复咀嚼,过度分析、思考以及自我否定,这种精神上的消耗,往往比肉体消耗更煎熬。”</p><p class="ql-block">丰子恺老先生说,心大了,事就小了,心小了,事就大了。这世上,从容豁达的人,并不是没有遇到过破事,只是他们从不把破事记心里。</p><p class="ql-block">白岩松曾说过: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行走在人群中,太过于敏感的人总是会被外界的各种声音扰乱心神,最终被束缚在自己编织的套子里,不敢向外迈出半步。事实上,我们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你是活给自己看的,没有多少人会把你放在心上。放下敏感,才能活好自己。</p><p class="ql-block">拿破仑曾说:“能够控制好情绪的人,比能拿得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p><p class="ql-block">窃以为,一个人在人世间穿行,真正能抚慰人心的,从来不是时间,而是人豁达的格局。决定人快乐痛苦的,从来不是外物,而是我们的心。这人活在世上,一定要让自己快乐。没有快乐,纵使万贯家财也没用。快乐是人生的第一宗旨,其他的事情是可有可无的。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一个人最好的自律是精神自律。人生逆境时,切记忍耐;人生顺境时,切记收敛;人生得意时,切记看淡;人生失意时,切记随缘。</p><p class="ql-block">反刍思维与过度的精神内耗和焦虑,不仅会伤害一个人的身体,而且会损伤大脑植物神经系统,严重影响一个人的精气神。摆脱内耗和焦虑的方法应当是:停止活在他人眼里,停止后悔,停止苛求完美,停止思虑过度虑,停止陷入消极,停止设限,停止反复犹豫,停止拖延等。远离和拒绝了精神内耗,让生活回归本色,人生将变得多姿多彩。</p><p class="ql-block">其实,许多人的痛苦都源于盲目较劲。听过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在一件别扭的事上,纠缠太久,纠缠久了,会烦,会痛,会厌,会累,会伤神,会心碎。”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事,如果一个人一直在一件事情上耿耿于怀,痛苦纠缠,希望不幸不要发生在自己身上,最终痛苦的只有自己,谁也无法改变过去,人要学会接纳,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曾经发生过的一切,才能解脱和轻松。执念太深,心中藏着一把火,这种日子不可能是好过的。</p><p class="ql-block">古典在《拆掉思维里的墙》一书中提到:拥抱生活的人,生活也拥抱他。远离生活的人,生活也远离他。停止精神内耗,才能拥抱生活。</p><p class="ql-block">精神内耗是可怕,也是不可怕的。面对精神内耗,我们无需过度焦虑。它是我们内心的催化剂,激发我们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坚定信心,勇往直前,成为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人生无常,精神内耗难免。学会释放自己,关注内心需求,让成长与蜕变成为可能。精神内耗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映射,只要学会与自己对话,去拥抱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我们才能更好地前行。</p><p class="ql-block">远离和拒绝精神内耗真的很重要。为了避免精神内耗,我们应该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情绪的主人,寻找适当的方式来表达和释放情绪。最简单的方法是,远离消耗自己的人和事,多读书、多健身,当被情绪困扰时,通过运动和读书去排解、释放压力。以及降低期待等。而情绪管理也是一种可以学习和培养的技能。只要付出努力,每个人都可以逐渐掌握这一重要技能,迈向更加健康和幸福的生活。</p><p class="ql-block">远离和拒绝精神内耗,方法还可以通过接纳自己、写情绪笔记、反问自己、从旁观者视角看待自己的想法、合理运用大脑以及提高注意力等方法,这样我们才能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过上更加平和、积极的生活。</p><p class="ql-block">远离和拒绝精神内耗也应该与自己和解,允许一切发生。因为一个人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是不再需要外界认同感的,你渐渐会发现别人怎么想你一点都不重要,你不用和每个人都保持良好关系,甚至不关心别人的生活也不希望被打扰。然后你知道曾经苦苦追求的认同感是你给自己的心灵上的枷锁,自由和舒适才可贵,哪怕一个人。</p><p class="ql-block">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即使世界偶尔薄凉,内心也要繁花似锦。浅浅喜,静静爱。深深懂得,淡淡释怀。望远处是风景,看近处才是人生。</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内心世界应该是宁静和释然的。笔者收集了一些治愈内耗的语录,让我们共勉:</p><p class="ql-block">一一你是生活的掌舵者,别让内耗颠覆航程,心灵需平静。我知内耗痛苦,但选勇气和希望治愈,走向更好未来。</p><p class="ql-block">一一你无需与他人比较,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美好。我们都是在成长的路上,每一步都值得被珍惜。</p><p class="ql-block">一一心中的纷扰,如同过眼云烟,终将散去,留下宁静与淡然。让疲惫的心灵,在时间的河流中洗涤,重拾那份纯净与力量。</p><p class="ql-block">一一内耗不是病,治愈它,心灵重获新生。别让内心的纷扰,耗尽她的光芒,她值得被温柔以待。别让内心的剧场,上演无谓的消耗战。</p><p class="ql-block">一一每一滴汗水都是浇灌心田的甘霖。与自己和解,是最高级的自律。别让内心的纷扰,耗尽了你的温柔和光芒。</p><p class="ql-block">一一治愈之道,在于学会与自己和解,拥抱每一个不完美的瞬间。</p><p class="ql-block">一一别让内心的剧场,上演无尽的喧嚣。治愈之路,从学会放手开始,让心灵轻装前行。别让内心的喧嚣,掩盖生活的宁静,你的心灵,值得更温柔的对待。</p><p class="ql-block">一一每一次呼吸,都是自我疗愈,让疲惫的心,找到归宿。</p><p class="ql-block">有道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呤啸且徐行。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特险若平地,持剑倚清秋。</p><p class="ql-block">愿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远离和拒绝精神内耗,做情绪的主人,最大程度善待自己,活出真实、自由的自己。</p> 配图转载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