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逐影】 回望童年 往事有念

巍巍虎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昵 称: 巍巍虎</p><p class="ql-block">编 号: 1159454</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几天,看到美篇编辑部《忆童年交流天地》,开展【追光逐影】回望童年贺新春自拍自写征文活动,唤起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岁尾、元旦,特意选择在无锡跨年,遇见我在老家童年时代的那人、那事、那物,那场景,只想借用美篇话题平台,表达内心的所思所想,抒发感恩情怀。</p><p class="ql-block">2025年新年元旦,无锡地铁站,望着即将驶出的和谐号动车,我的思绪也被拉回到了童年。</p><p class="ql-block">每当新年来临之际,记忆中那些逐渐逝去的新年场景,便会次第浮现,像一串儿时的小风车,被风轻轻吹起,随着思绪的节奏旋转起来……</p><p class="ql-block">我出生在妈妈工作的北京同仁医院,在我三个月大的时候,外婆便把我从北京抱到了无锡。</p><p class="ql-block">有疼爱我的外婆外公和奶妈,在无锡外婆家,是我最惬意、最温暖、最难忘的欢乐童年时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无锡外婆家,我渡过了欢乐的童年,八岁时才回北京读书。小时候的记忆虽然朦胧,上了些年岁后才发现,那段童年时光,最快乐。​</p><p class="ql-block">记忆里外婆家,在无锡郊外叫张泾的小镇上,村子其实挺小的,还有个很土气的名字叫——石人头,从村头走到村尾也就十分钟时间。印象最深的是四周田野广袤,稻浪翻滚,能听到风吹过的谷穗,在碰撞摩擦时发出的沙沙声。金黄的稻穗像东海海浪般层层叠叠,上下翻滚,一眼望不到边。</p><p class="ql-block">而现在张泾镇已被超大的生活广场,现代化的写字楼,住宅楼,繁华的商业街,银行所环绕。</p><p class="ql-block">看到全新的照相馆,童年记忆呼之欲出。外公总会每天清晨定时手挎一只竹篮子,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到张泾街上的照相馆、卫生院、邮政局找他的老友喝茶聊天,晌午时分,外公会从对面的河边小路回来,一定会有一分钱买回的两块硬糖塞在我的手里,那年代是三年自然灾害,人们的日子都过得很艰苦,两颗水果糖,在同村的孩子中,是我小时候最高级别的享受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老家,诗画一样的风景,田园牧歌般的宁静,清新怡人的空气让人陶醉。</p><p class="ql-block">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老屋里的记忆是我最温暖的地方,亲情又清晰。小院里,一块天井,一口水井,几只大缸,靠墙边种着香瓜和各种蔬菜,外婆把它们打理的井井有条。一到过年,这小院便成了最热闹,最温暖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见院子里的小石榴,顺着场景,一下穿回到儿时的时空里,想起孩提时的年三十之夜。</p><p class="ql-block">院子里挂起了过年时才有的大瓦数电灯泡,大人们忙着不亦乐乎,外婆和舅妈总会拿出许多平时吃不到的好菜。外公也拿出了自己酿的米酒,那个时代,能拿出米酒的人家是不多的,因为家里有多余的粮食才敢拿来酿酒。</p><p class="ql-block">小孩子们在电灯的余光下,早早围着灶台前不肯走远,只等待着大人说开饭,可以好好的饱餐一顿,总是把肚子吃的溜圆才肯离开。</p><p class="ql-block">写着忆童年的美篇,对今年无锡老家的新年会怎样度过,不知怎的会对老家有了许多新的期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着村东头空荡荡的晒场,眼里全都是童年的记忆。上世纪60年代,外婆家仍在使用煤油灯,晚上,外婆在灯下纳鞋底,外婆拉着长长麻线的声音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早晨看见外婆的鼻子总有两条黑黑的影子。</p><p class="ql-block">生产队只有在稻子收割脱粒或过年的时候,才会在晒场上拉起大瓦的电灯来,电也是村里自己发出的电,随着机器的转动电压不稳定,电灯泡也跟着忽明忽暗。大人们挥汗的劳动场景,脚踏打稻机齿轮的嗡嗡声,和着孩子们奔跑在稻垛间的欢笑声,到今天总在耳边回响。</p><p class="ql-block">过年时,村里请来乡里的剧团,大多表演的是锡剧或苏州评弹,男的手里弹着一把长长的三弦,女的一定是怀里抱着个琵琶,嘴里发出一串串又软又腻人的吴韵软语,现在回想起,这是很高级的视听享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外婆家后院的草地上,回忆起往年回无锡过年的情形。每年,我是一定要回无踢看望外婆外公和我的奶妈的,还有儿时的玩伴。记得,和我同岁从小就瞎眼又瘫痪在床上的阿三,春节里看他,会给他带点北京的蜜饯和酥糖,悄悄在他枕边塞上一些钱。说来也很神奇,每次还未进门,听到我的脚步声他就能分辨出,马上喊出我小时的乳名。</p><p class="ql-block">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外婆家,是我纯洁心灵的窗口,是我积淀人心向善的净土和温床。外婆家,就是我小时候的整个世界,每天都被村子里善良的人们温暖着,呵护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外婆家的后门推出便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的东头,种满了好吃的菱角,小时候,<span>坐</span>着船形木桶跟着隔壁邻居曼娟小姨去采菱角。河的西头,种了一片茭白,胖得似娃娃,又白又嫩。小时候,舅舅常会带着我在河里洗澡,拿个小网兜就可以捉上好多小鱼小虾。</p><p class="ql-block">小河边,一条弯<span>弯</span>的石子小路,是村子通往张泾小镇上唯一的一条出路。我趴在墙角上,看路上匆匆赶路的人,听自行车清脆的铃声,手扶拖拉机的突突声,现在想来,就是最美的乡村田园交响曲。</p><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迷人的夕阳<span>洒</span>在河面上,映得河水泛起了红光,此时的江南小村庄,就是一首美妙的渔光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嵌入骨髓的情感,依然怀念老家春节的年味儿,喜欢老宅子的木香、烧柴大灶里的饭香、石板路上的脚步声、轻风吹动木门窗的咿呀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明白,是老家温柔了我快乐的童年,有时,身不由己的离别老家,其实也是与你相逢的起始。一个转身,不经意,变成了一生的掛念。</p><p class="ql-block">春节将至,梦回无锡,存于心,镌于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