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父(甫)吟》与诸葛亮

知足常乐

《梁父(甫)吟》与诸葛亮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诸葛亮为什么喜欢唱梁父吟,梁父吟是讲什么的,背后有何意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国之君历史研究</p><p class="ql-block">2021-03-31 19:16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国志 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p><p class="ql-block">这是诸葛亮传记中记载的内容,意思是说:诸葛亮在隆中耕种田地,喜欢吟诵歌谣《梁父吟》。诸葛亮身高八尺,经常自己把自己比做管仲、乐毅一样的人物,但是当时的人都不这么认为。</p><p class="ql-block">管仲、乐毅大家都很熟悉,管仲是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贤相,乐毅是辅佐燕昭王夺取齐国七十多座城池的名将,但是梁父吟是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诸葛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准确地说,《梁父吟》是一首汉朝时期的乐府歌谣,被认为是诸葛亮所作,具体是不是诸葛亮作的,在历史上是有疑问的,现在流传下来的是宋朝版本,被收集在《乐府诗集》中,它的内容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p><p class="ql-block">把这首诗歌翻译成白话文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走出齐国临淄城的城门,遥望城南的荡阴里(地名)。那里有三座坟墓,形状大小非常相似。请问这里是谁家的墓地,是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续的。他们的力气能推倒南山,又能斩断地脉。不料他们一朝遭到谗言,两个桃子竟然杀死了三个勇士。谁能够想出这样的奇谋?他就是齐国的国相晏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梁父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梁父吟》讲的其实就是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据说这事发生在齐景公时期,齐景公手下有三个勇士,分别是: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接。由于三人勇猛善战、战功卓著,不把一般人放在眼中,显得有些骄纵,就连当时的齐国国相晏子也对三人有所不满,担心三人会祸害齐国,于是晏子劝说齐景公杀了三人,齐景公虽然觉得可惜,但是晏子的话也有道理,于是就答应了晏子。</p><p class="ql-block">于是晏子就想了一个计策,他借齐景公之名,召来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接三位勇士,然后拿出2个逃子说要奖赏三人,并对三人说,你们谁的功劳大,桃子就奖赏给谁,公孙接第一个出来说:我曾经捕杀野猪、搏杀老虎,所以我得一个桃子。</p><p class="ql-block">田开疆第二个说:我曾经两次率军打败敌军,所以我也得一个桃子。最后,古冶子说:我曾经在河中勇斗大鳖,不仅救回了国君的马,还救回了国君,我的功劳会不如你们吗?我却没有桃子吃!说完古冶子还拔出自己的宝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桃杀三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冶子的话说完了,公孙接和田开疆就觉得不好意思,两人本来就是自视甚高的人,现在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同时两人也是热血的急性之人,马上就拔出宝剑自刎而死,古冶子一看到公孙接和田开疆自杀而死,开始感到内疚,因为自己一句话就害死了两人,感到非常悔恨,同时在强烈的自尊心之下,古冶子也用剑自杀了,就这样晏子一个小小的计谋,就导致了齐国三大勇士的自杀身亡,这就是二桃杀三士的故事。</p><p class="ql-block">这个故事所表达的意思其实是:讽刺像晏子这样的名士,居然用这种计谋去诛杀没有过错的勇猛之士,为三位勇士的强烈之死感到悲哀。</p><p class="ql-block">那么诸葛亮为什么喜欢《梁父吟》,还经常吟唱?</p><p class="ql-block">三国志说诸葛亮喜欢唱《梁父吟》,然后紧接着说了一句,诸葛亮经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可见管仲和乐毅才是诸葛亮所崇拜的对象,而《梁父吟》中所表达的二桃杀三死,对诸葛亮来说这是一种不道义的计策,诸葛亮是看不起晏子的计谋,更加为三位勇士的死不满,诸葛亮喜欢吟唱《梁父吟》更多是为了警示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诸葛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看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p><p class="ql-block">《三国志 诸葛亮传》: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p><p class="ql-block">这段话评价了诸葛亮的性格特点,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这就是:</p><p class="ql-block">有功必赏、有罪必罚、赏罚分明,不以人情作依据。</p><p class="ql-block">这是诸葛亮正直无私、以法治国的一面,陈寿形容诸葛亮是管仲、萧何一样的人物,这也就印证了诸葛亮自己比作管仲、乐毅的说法,从诸葛亮在历史上中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出,他是一个正直无私的名士,不屑于使用晏子那样的阴暗手段去残杀勇士,而是根据法律来治国,如果犯了法,则由法律来处置,而不是使用个计谋去杀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