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古镇东流,感受老街魅力。

JiangSiq

<p class="ql-block">苍江百折来,及此始东流。东流古城因北宋大诗人黄庭坚诗中的“东流”而声名远播,安徽省东至县东流镇,原为东流县治所,因濒临长江,取“大江东流”之意为名,是以古祠堂、古塔、古街、历史名人为特色的历史文化古城。</p> <p class="ql-block">东流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东流生活40多年,对东流老街可以说很熟悉。刚开始参加工作那会儿,整个东流镇,只有老街有一家茶水炉子。我常骑个自行车去冲开水。后来,会经常带外地的朋友和同学来老街参观。经常是高兴而来,扫兴而归。</p> <p class="ql-block">今天随文联的朋友们一起对老街进行采风,是在老街修复以后第一次,感觉真的不一样。眼前一亮。</p> <p class="ql-block">大巴车停在学湖大坝停车场。一群人以叶老师为向导,开启了东流老街的打卡之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徽东流 皖南江边的历史名镇,是八百里皖江的起点,明朝时对外开埠,清朝时为江南地区重要的通商口岸,滨江傍湖,地处九江、景德镇、安庆、池州城市圈中心。206国道、广济高速、京福高速穿境而过。长江岸线20公里,深水岸线5公里,建有大小码头8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流镇也是“全国重点小城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全国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安徽省重点中心镇”、“安徽省扩权强镇试点镇”、“安徽省文明村镇”、“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东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汉代为彭泽、石城二县属地,晋代为彭泽县黄菊乡。因北宋大诗人黄庭坚“沧江百折来,及此始东流”诗句中的“东流”而扬名。晋代陶渊明曾隐居东流艺菊,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镇内陶公祠、双塔(秀峰塔、天然塔)、老街、大历山、曾国藩大营、炎帝庙、天主教堂等众多历史遗存和文南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东流厚重的历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  东流老街位于东流镇西南隅,自唐初逐渐形成,是昔日集镇的中心地带,由东西、南北走向的两条古街交叉而成的十字街,全长1240米,东西880米,南北360米,路面宽3-5米,现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300余幢。</p><p class="ql-block">1989年,东至东流老街与黄山屯溪老街同时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区,并被列入向世界发行的《中国旅游信息库》;2006年,被列为安徽省历史文化街区;2013年9月,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街道狭窄幽深,灰色的石板路被岁月染上斑驳,曾经繁华的商铺有的镶着旧式门板。房屋建造结构是块石基础,青砖小瓦,木柱横梁,生漆白灰,地板木镶。做工精细,结构合理,设计完美。所有雕刻种类有砖雕、石雕、木雕。雕刻工艺有浮雕、镂空、彩绘和堆漆以及石木料拼饰和文字记事等。</p> <p class="ql-block">首先,我们来到了东流历史文化展示馆。</p> <p class="ql-block">这里详尽的叙述了东流的演变历史及历代名人与东流的纠葛。</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老街所在的东流镇几千年间吸引了无数名人大家留下墨宝。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辛弃疾的《念奴娇·书东流村壁》,记录了一段缠绵悱恻的才子佳人故事,而黄庭坚的一句“沧江百折来,及此始东流”更是让东流声名远扬。</p> <p class="ql-block">我们依次行进在老街上。青砖小瓦木柱横梁生漆白灰·…….古朴气息浓厚。</p> <p class="ql-block">老街有许多明清古建筑,我们走过了汪家大屋,金家大屋,鲍家大屋,安家大屋,老县衙著名画家工作室,雕塑室。文南词会馆,影像东至东流展厅。</p> <p class="ql-block">皖南东流老街博览馆,有工作室画画的,雕塑的,戏迷俱乐部,还有一所老年大学。</p> <p class="ql-block">素有"老街第一屋”之称的高家大屋,这是一幢饱经风霜的明清建筑,具有厚重的历史韵味,昔日名门望族的豪华霸气一览无余,进入大厅 ,五进五间的两层木楼,并不是一气呵成,而是一进一进的渐次拼建而成,整座宅子呈阶梯式布局,俗称步步高结构,蕴含荣华富贵之意,宅子顺势而建高低有序,不仅立体感强,对人居住极为有利,而且通风采光 排水理想。</p> <p class="ql-block">东至影像 东流展厅是一座古代的宅院建筑,墙壁的四周镶嵌着很多照片。</p> <p class="ql-block">菊邑源舍采用徽派建筑风格粉墙黛瓦 ,高高的马头墙,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步入其中木雕 砖雕 石雕处处尽显精致与典雅。</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东流老街,明清古民居鳞次栉比,红色灯笼随风摇曳,一股独特的古朴味道和人间烟火气相互交织着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众人在戏迷俱乐部听叶江红老师及票友演唱黄梅戏、文南词等片段,好不惬意。</p> <p class="ql-block">在诗意飞地,品东至美食。</p> <p class="ql-block">飞地,即飞地学苑,又名飞地文旅创意园,池州市十佳民宿之一。前身为始建于1932年的安徽省立池州农校。2017年始,深圳飞地集团的东流青年张俊选择回乡创业。开启飞地文旅创意园,针对主体建筑进行保护性修复与重建,还复农校旧存的风貌,弥合历史与当代的裂缝。以老农校舍遗址为主体,延伸修建了东西两苑。力求打造一个集美食,民宿,旅游,书局,展览,学术研究和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符合当代人文生活美学的文化旅游空间。</p> <p class="ql-block">飞地学苑民宿位于池州市东至县东流古镇,这座距今近百年历史的民国风格建筑,如今被当代文化和生活美学环绕,已成为知名的文艺生活旅行目的地。学苑致力于构建新型创意居住体验,该体验融合了徽派美食、文化民宿、艺术空间、文创书局等综合功能,倡导历史、人文、自然与生活深度融合的同时,也引领当代青年郊外文旅生活新风尚。</p> <p class="ql-block">进大楼的墙体上,"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字体斑驳,苍功有力,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震撼。步入室内,无不为浓厚的文化氛围笼罩。东篱品菊,林间煮酒,桑上话蚕,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进得廻廊,玻璃幕墙外,阳光随水流引进来,古色古香的青砖墙上,有许多老照片,文字,诗,古色古香的书房,茶窒,顿时让你心静,感受岁月沉淀之美好。诗意飞地,让人沉溺。</p> <p class="ql-block">她是隐藏在民国建筑里的当代艺术聚落,沉浸在美学城市中的商务港湾,品味在江南余韵里的珍馐美馔。</p> <p class="ql-block">餐饮设施为民国建筑与现代艺术建筑设计的结合,具有历史与艺术高度融合的特点,从光源、空气、色调等与周边整体自然环境协调。</p><p class="ql-block">同时这里有三十多种具有地方特色乡村美食。</p> <p class="ql-block">菜品选用天然新鲜食材,民宿主理人搜罗了江南各地风味食材以飨食客,为每一位入住的客人奉上精彩的风味料理雅集。每一道菜品,都是岁月沉淀的味觉记忆,更是东至盛情的邀请。当菜肴呈上餐桌,精致的摆盘如同艺术品,让人不忍下箸。江南的风情万种,是时光的韵味悠长,让您在味蕾的欢愉中,体验美食带来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民宿还配有阅读室、茶室、接待室、台球室、会议室、健身房、游泳池、户外帐篷等特色公共区域,为入住宾客提供了交流、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这里比城市幽静,比山野丰富,营造出一种平静温柔、出尘入世的理想生活状态。</p> <p class="ql-block">东至飞地学苑空间交织如梦,既有穿越民国时的风花雪月,也有时尚摩登的灯红酒绿,多种有趣组合让假日小憩充满别样的欢脱和惬意。</p><p class="ql-block">飞地,人们节假日理想的旅游打卡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