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参观中国民航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从中国电影博物馆出来,我们驱车5分钟来到朝阳区京旺家园紫光园清真餐厅吃烤鸭,餐后未做休息直奔中国民航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中国民航博物馆是中国民用航空局主办的民用航空专题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位于北京首都机场辅路民航200号地区,总占地面积189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980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15924平方米,是德国OWP公司按照飞机发动机形状设计的外观独具一格的现代建筑。(网上资料)<br></p><p class="ql-block"> 2002年12月27日,民航总局决定兴建中国民航博物馆。并成立了以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为组长、民航总局原副局长鲍培德为副组长的中国民航博物馆建设领导小组。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决心建设一座世界一流的民用航空博物馆。<br></p><p class="ql-block"> 门口有一个巨大的石头,上面刻着“中国民航博物馆”的字样,因为是逆光,照的不太清晰。</p> 游客中心和售票处,中国民航博物馆免门票,但需要网上预约。因为冬季,游客很少,在网上很容易预约到当天的门票。 进入大门离室内展厅还有一段距离,远看整个建筑的造型真的就像一架展开双翼的飞机,翱翔在湛蓝的天空。民航博物馆分为两大部分,室外展区与室内展厅。 我们首先参观了室外展区。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呼吸着冬季、郊外新鲜的空气,还是挺开心的。 蓝天阳光下,在停机坪上停放着各种时代民航飞机。<div> 经过查看资料了解到:民航博物馆建设和藏品征集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并征集到大量藏品及飞机实物,其中有里2、BAe146、伊尔14、三叉戟、运7、空客A310 200等我国民航不同历史时期使用的运输机。</div> 中国民航博物馆珍藏着毛泽东专机,这架伊尔-14运输机,飞机号为B-4208,飞机长21.31米、宽31.7米、高7.8米,有两台活塞8甲发动机,续航能力为8小时10分钟,客舱内设置了17个座椅、一张矮床、一张沙发和一个办公桌,客舱前隔板右侧悬挂毛泽东主席在本飞机上的照片一张,当时在中央专机团服役,1985年这架飞机到原中原航空公司服役,1992年按民航有关规定停飞,1994年被运到少林寺展览,2000年,南航与原中原航联合重组,这架飞机才被运回南航河南分公司。由于这架飞机的动翼是亚麻布做的,经过几十年的风吹日晒,动翼已经损坏,因此,2001年南航河南分公司在不改变飞机原有结构和标志的前提下,对这架飞机重新组装、修缮,给飞机装上了铝铂动翼后,作为文物保存起来。 伊尔-14后面就是博物馆最大藏品空中客车A310(B-2301)。是中国1985年6月25日引进的第一架空中客车公司的飞机。涂装是东方航空公司现役样式。该飞机退役后,2006年9月27日由空中客车公司从东航购买后捐赠。 其余飞机叫不上名字,前面也没有说明牌。我们也就是走马观花一样看看,与几位好友在暖阳的沐浴下散步、聊天、参观挺爽的。 室外的干树枝上绑了一些小花,远看像是春天盛开的夹竹桃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挺有创意的,既美化了环境,又美化了游人的心情,反正我们都是挺开心的。 步入室内展厅,一共是三层(地下一层,地上二层),民航博物馆具有陈列展示功能、科普教育功能、休闲娱乐功能。博物馆的多功能影院有3个影厅,包括一个IMAX巨幕影院、一个数字影厅和一个胶片影厅,科普互动区设有空客A320、西锐、梦幻三类飞行模拟器。民航博物馆可为参观者提供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等服务。 博物馆还展示包括驼峰空运、两航起义、八一开航、拉萨试航等专题的大量珍贵历史文献和资料。<div> 这是纪念两航起义75周年专题展览,巨幅红旗上的字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爱国举动“</div> 在二楼天台走道上拍摄的飞机。 下面的是模拟体验区,梦幻+西锐+空客模拟飞行,原价300元,现在打折。 民航博物馆官网对博物馆的作用价值是这样描述的:中国民航博物馆是人们最快捷、最直接地进入民航的无障碍通道,也是最清晰、最深切地凝视民航的窗口。中国民航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与作用可概括为"一个基地、两个中心",即:<br> 1.资政育人--爱祖国、爱民航的教育基地;<br> 2.留史存真--民航史料、文物的保管中心和收藏、展示中心;<br> 3.知古鉴今--民航史的研究中心。<div> 最后一张民航博物馆的照片是陶陶手机拍摄的,清晰透亮</div> 很快结束这一天的参观,收获还是很大的,上午参观了中国电影展览馆,了解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史,下午马不停蹄的又参观了中国名航博物馆,效率之高,运动量之大,开心率百分之百,顺带说一声,附近还有一个铁路博物馆,三个馆相距不远,都是一个遛娃的好去处。 <p class="ql-block">摄影:姚女士、陶陶、老秦。</p><p class="ql-block">制作:老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