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难忘古燕赵六日游(续)</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邯郸--东太行,车程一个半小时,山上游程约四小时;下午,东太行--途径赵县赵州桥--入住保定,车程约四小时。</p> <p class="ql-block">东太行景区,位于邯郸市西北武安市境内,因地处太行山东麓得名。</p><p class="ql-block">从邯郸一路向西,地势渐高,群山巍峨,晨雾迷蒙。</p> <p class="ql-block">途中在车上拍摄的山体景致</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未涉足过东太行山。在景区内,朋友们虽已年逾花甲,然山下山上,欣赏美景,拍照留念,转了三四个小时,仍兴致盎然。</p> <p class="ql-block">东太行景区规划面积约2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428米,整个景区由距今14--18亿年前红色石英砂岩构成,放眼望去,赤壁丹崖,群峰竞秀,峡谷幽深,令人震撼、叫绝!</p> <p class="ql-block">在东太行景区,无论是你又惊又喜地走在长达千米的玻璃栈道上,还是你悠闲地漫步在海拔千米高的弯弯曲曲、上下起伏的山间小道,你都能尽情地观赏东太行那巍峨雄伟、陡峭峻拔或怪石嶙峋的独特美景。</p> <p class="ql-block">“太行一柱”地处景区中心位置,这是天然形成的巨大石柱,傲然挺立于群山之中。此柱高逾百米,上宽下窄,气势磅礴,是登览者必到之处。</p> <p class="ql-block">为了避免游客过多迂回山路,景区在不同地点还设置了四部电梯,有的电梯还有分层停靠功能,大大方便了年老体弱者。游客只要花10元,上下可随意乘坐。</p> <p class="ql-block">令人惊喜的是,在快到东太行“天瀑生烟”景点时,未见其瀑,先闻其声。山回路转,只见一股水泉从海拔1300米的山巅沿着山势跌落而下,垂直落差达百米。当山风吹来,如丝如缕,晶莹明澈,既构成绝美画卷,又彰显东太行的灵动诱人。</p> <p class="ql-block">整个游程,南进北出,越“天脊长城”景点后,下山是摆渡车接送至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下午三点半,驱车两小时,前往中国第一桥---赵州桥。</p><p class="ql-block">赵州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途中开始下雨,抵达赵州桥时,天色昏暗。</p> <p class="ql-block">赵州桥的设计建造者李春雕像</p> <p class="ql-block">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南的洨河之上,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赵州桥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独拱石桥而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1961年,河北邢台大地震,赵州桥依然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桥面两侧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龙纹图案</p> <p class="ql-block">近观赵州桥雄姿</p> <p class="ql-block">新修缮后的桥面</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保定直隶总督署;清西陵;晚入住雄安新区</p> <p class="ql-block">早有赴“保定直隶总督署”一探之想法,今日终得实现。</p> <p class="ql-block">直隶总督署</p><p class="ql-block">立柱上写着:保定直隶总督署博物馆 中国古代衙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直隶总督署是清代直隶总督的办公处所。直隶是今河北省的前身,总督是省最高军政首脑。直隶总督署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省级衙门,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曾为清朝直隶总督署门前左右旗杆又高又大</p> <p class="ql-block">直隶总督署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该署规模宏大,东西宽130米,南北长220余米,占地总面积30000余平方米。整座衙署严格按照清朝规制修建,坐北朝南,分为东、中、西三路,作为主体建筑的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官邸、上房均设在中轴线上,东西两路是幕府院、花厅、箭道等辅助建筑。建筑均为布瓦顶、小式硬山建筑,是一座典型的清代衙署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总督署内有不少数百年以上古树</p> <p class="ql-block">御制戒石铭,黄庭坚书</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门,越过仪门,人们往往会被“公生明”戒石坊上由黄庭坚书写的御制戒石铭所吸引:“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p><p class="ql-block">据载,宋绍兴二年六月,朝廷颁布黄庭坚所书宋太宗赵光义《戒石铭》给各地,要求地方长官将其刻于庭石之上,置于办公桌上,作为每人警醒,意在提醒官员要珍惜百姓赋予的俸禄,不要欺压百姓。戒石铭内容简洁明了,意涵深刻。</p> <p class="ql-block">总督衙署内多处可见悬挂的戒规箴言</p> <p class="ql-block">"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到清朝中晚期,直隶总督位列八大总督之首,对巩固清王朝统治、推进国家近代化进程起到过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直隶总督署,作为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伴随历任总督,历经雍正、乾隆、嘉靖、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帝,被视为清代历史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直隶作为京畿重地,其总督的职责与权力较之其他地方督抚更为重要,因此直隶督抚的人选多由皇帝亲选。</p> <p class="ql-block">来到直隶总督署,你<span style="font-size:18px;">可以看到复原的总督办公、居住地,还可以通过署内展览了解清代官场的习俗、故事、服饰讲究等,内容非常丰富。</span></p> <p class="ql-block">下午,前往保定市西北方向的清西陵,车程约一个半小时。</p> <p class="ql-block">清西陵</p> <p class="ql-block">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15公里的永宁山下,是清朝皇室陵墓群之一,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清西陵建于1730年至1915年,整个建造过程历时185年,总面积800平方公里,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建有14座陵寝,葬有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慕陵)、光绪(崇陵)4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妃嫔,2位王爷,2位公主,6位阿哥,共80人。此外,还有行宫、永福寺以及护陵营房衙署等,是我国现存规模宏大、保存最完整、建筑类型最齐全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p><p class="ql-block">清西陵4座陵墓格局基本一致,大小有所不同。</p> <p class="ql-block">泰陵是清入关后第三代皇帝雍正的陵墓,建于公元1730年至1736年,是清陵营造年代最早、建造规模最大、建筑功能最完善的陵墓。</p> <p class="ql-block">清西陵山川秀美,景色宜人。中国最大的人工古松林遍布景区。清西陵古代建筑与自然风景的完美融合,被联合国誉为“人类创造性的天才杰作”。</p> <p class="ql-block">附:相关链接</p><p class="ql-block">清东陵,作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上一处重要的皇家陵寝群,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境内,距离北京市约125公里。</p><p class="ql-block">清东陵始建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历时247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陵园之一。整个陵区占地面积达2500平方公里,共建有15座陵寝,包括5座皇帝陵(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4座皇后陵(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孝惠章皇后的孝东陵、慈安皇太后的普祥峪定东陵、慈禧皇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以及多座妃园寝,共计埋葬了161位皇室成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