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川八大寺之首——护国兴教寺

荒岛浪人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西安城南郊的樊川,这里是一片充满历史韵味的风景区。汉高祖刘邦曾将这条川道封为武将樊哙的食邑,于是有了樊川这个名字。唐代时,樊川寺院众多,僧侣云集,形成了以兴教寺、华严寺、兴国寺、牛头寺、法幢寺、禅经寺、洪福寺和观音寺等“樊川八大寺”。而兴教寺,也称护国兴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是唐代玄奘大师的长眠之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西安城南约20公里处,长安区杜曲镇少陵原畔。</span>中国佛教八宗法相宗祖庭之一(法相宗主张“万法唯识”“心外无法”,所以又叫唯识宗、慈恩宗)。当我站在这片土地上,仿佛能穿越时空,看到往昔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长安汽车总站坐735路公交,到兴教寺站下车,按路标指引缓步上坡登临少陵原,看到路边墙体上长长的红色雕刻,展示了玄奘法师的取经历程,以及兴教寺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  “千年兴教寺”五个大字的立体雕塑墙。这几个大字仿佛在诉说着兴教寺悠久的历史。兴教寺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见证了无数的变迁,它就像一位慈祥的老者,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向人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一幅幅立体雕版,详细介绍了三藏法师的事迹及其对佛教传播的影响。三藏法师玄奘,他不畏艰难险阻,西行取经,将佛教经典带回大唐,翻译经典,为佛教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建的佛寺也延续着玄奘法师的精神,不断传承和发展着佛教文化,让佛教的智慧之光继续照亮人们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  兴教寺由殿房、藏经楼和塔院三部分组成。公元664年,著名高僧玄奘法师圆寂后,葬于白鹿原,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又改葬为樊川风栖塬,并修建了五层灵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肃宗题:“兴教”二字,从此取名兴教寺。</p> <p class="ql-block">  寺庙的建筑宏伟壮观,山门上方刻着金色的“护国兴教寺”,<span style="font-size:18px;">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两</span>边小门上方分别刻有“庄严”、“法相”。走进寺庙,仿佛进入了一个宁静的世界,远离尘世的喧嚣,只有那淡淡的香火气息和诵经声萦绕在耳边。</p> <p class="ql-block">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教寺塔</p> <p class="ql-block">照古腾今</p> <p class="ql-block">钟鼓楼</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传灯无尽</p> <p class="ql-block">苦海慈航</p> <p class="ql-block">佛日好悬</p> <p class="ql-block">  寺院里的猫咪,好像在默默念经,向佛祈祷。</p> <p class="ql-block">  “护国兴教寺”这几个字庄重地刻在墙上,它不仅是一座寺庙的名字,更代表着它的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它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足以证明它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岁月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教寺</p> <p class="ql-block">  康有为题字“兴教寺”</p> <p class="ql-block">  佛语警句</p> <p class="ql-block">《八识规矩颂》颂文(玄奘大师)</p> <p class="ql-block">“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圣严法师)</p> <p class="ql-block">光寿无量</p> <p class="ql-block">佛塔</p> <p class="ql-block">大慈大悲</p> <p class="ql-block">卧佛殿</p> <p class="ql-block">  在兴教寺内,有一座佛塔建筑。这座佛塔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周围有游客在参观拍照。佛塔是佛教文化的象征,它承载着人们对佛教的信仰和敬仰。游客们在这里驻足,感受着佛塔所散发出来的宁静与庄严,仿佛在与历史对话,与佛祖交流。</p> <p class="ql-block">地藏殿</p> <p class="ql-block">寺院猫咪</p> <p class="ql-block">  墙上挂满了许愿牌,这些许愿牌系着鲜艳的红线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每一个许愿牌都承载着人们美好的愿望,或是祈求平安健康,或是希望事业有成。这些许愿牌就像一个个心愿的寄托,人们在这里许下心愿,希望佛祖能够听到他们的心声,保佑他们心想事成。</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玄奘法师、窥基法师、圆测法师,中国法相宗两辈三祖的最终安葬地。</p> <p class="ql-block">  我在这护国兴教寺中漫步,感受着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仿佛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三藏院</p> <p class="ql-block">妙阔老和尚、常明老和尚、宽池大和尚</p> <p class="ql-block">长安护国兴教寺大事记</p> <p class="ql-block">长安兴教寺历代修建略记</p> <p class="ql-block">玄奘舍利塔放光</p> <p class="ql-block">铁钟</p> <p class="ql-block">兴教寺佛事活动</p> <p class="ql-block">即心是佛</p> <p class="ql-block">隐恶扬善</p> <p class="ql-block">大遍觉堂</p> <p class="ql-block">朱子桥与兴教寺</p> <p class="ql-block">程潜与兴教寺</p> <p class="ql-block">弘法</p> <p class="ql-block">石佛修复记</p> <p class="ql-block">法相宗历代祖师及其传承</p> <p class="ql-block">唯识宗祖庭——长安护国兴教寺</p> <p class="ql-block">佛心吉祥和平塔</p> <p class="ql-block">南无阿弥陀佛</p> <p class="ql-block">慈悲济世</p> <p class="ql-block">  1961年03月04日,兴教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兴教寺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2014年0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兴教寺内的兴教寺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一处遗产点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南无观自在菩萨(赵朴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