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赏名曲迎新春 维也纳皇家交响乐团演记

天天有鱼

<p class="ql-block">岁末新初,跨年之际。作为奥地利人民的友好使者,维也纳皇家交响乐团又一次踏入中华大地开始巡演之旅。从海口、福州、郑州、西安、大连、北京到青岛,下步还要去成都和沪杭。如同往年一样,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华美的乐章和新春的祝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12日晚7时。青岛大剧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夜无人入眠,大厅座无虚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皇家交响乐团成立于1900年。一个多世纪以来,继承了欧洲和奥地利优良音乐传统,在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民风派音乐及现代音乐领域都具有精深造诣。乐团不仅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足迹还遍及欧美亚许多国家的各著名音乐节。这次访华演出共带来14首曲目,分属于古典与现代风格,包括两首中国曲目。</p><p class="ql-block">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奥地利音乐家们的精彩演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晚7点半,伴随着满堂听众的热情掌声,艺术家们鱼贯步入乐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第一小提琴声部首席米卡尔-扎瓦兹基带领下进行校音。这是演奏前的必备程序。乐团校音通常用A音。</p><p class="ql-block">维也纳皇家交响乐团是双管编制,这是正规交响乐团的标配。包括木管组、铜管组、弦乐组和打击乐组。人数在40一60人之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全场热烈掌声中,乐团指挥达里乌斯-米库尔斯基走上台来。一身宽松衣衫,一头长发飘飘。先来一句中文:“大家晚上好!”立刻又引来一阵欢乐掌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春节序曲》开场,新春喜气洋洋。明快旋律满堂彩,全场欢高气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曲奏毕,全体艺员起立向中国听众表达新春祝福。掌声雷动。指挥接着介绍下一首曲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德语本人一句不懂,(唯一知道的单词Ade即“再见”还是从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里学得)只能揣测着他表达的意思。下一曲节目单上是莫扎特的《序曲“狄托的仁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狄托的仁慈》是莫扎特生前最后一部歌剧,创作于1791年。2幕26曲正剧。为罗马二世登上波希米亚王位而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圣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p><p class="ql-block">这是法国作曲家C圣桑于1870年创作的一首小提琴与管弦乐队的协奏曲。是圣桑的代表作之一。分为引子、回旋随想曲和终曲三部分。曲中充满作者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与批判。作品充满音乐的张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南国玫瑰圆舞曲》。是作者1880年根据其轻歌剧《女王束带里的手帕》的音乐元素创作而成。南国指南欧诸如意大利西班牙。南国玫瑰也可译成南国姑娘。节奏轻快,旋律优美。是作者具有代表性的圆舞曲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地狱中的奥菲欧》</p><p class="ql-block">这是德籍法国作曲家雅克.奥芬巴赫1858年创作的一首管弦乐曲。讲述了一个荒涎的故事,借以讥讽法国上层社会的庸俗、颓废和放荡,具有深刻的现实批判主义意味。其序曲因节奏欢快,富有喜剧色彩而常被单独演奏。影片《泰坦尼克号》沉船也用了这段音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富尼古力,富尼古拉》</p><p class="ql-block">这是十八世纪意大利作曲家邓察创作的一首意大利民间歌曲。原意即“缆车上,缆车下”。歌曲为民众喜闻乐见,在欧洲地区广为流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演唱者为女高音亚历山大-古卓尔。她毕业于波兰波兹南音乐学院,目前是在欧洲被认可的歌唱艺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席间乐队指挥米库尔斯基先生热情地向听众介绍乐团中的中国演奏员。这位女提琴手的名字实在是没听明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另一位名叫“姜卫”的中国圆号手被介绍于台前,并向同胞们致以新年问候。距离感一下子被拉近了。</p><p class="ql-block">维也纳皇家交响乐团的亮点之一即拥有众多年轻的各国演奏人才。他们共以音乐为追求,共渡乐海,广播友谊,肩负文化使者使命,宏扬人类文化精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蝙蝠序曲》</p><p class="ql-block">这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用其轻歌剧《蝙蝠》中的旋律缀合而成,也成为剧中最著名的一部分。经常作为各乐团的演出曲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另一首作品《邀请跳蚤市场的客人》。演唱者仍是亚历山大.古卓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名曲《天鹅湖》</p><p class="ql-block">熟悉的旋律,优美的曲韵。永久的记忆,不朽的经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的歌剧《卡门》组曲之《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1年9月,中央音乐学院的师生到青岛大学演出。青年女高音胡越也演唱了这首《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中国的美声师承欧洲,学生与老师异台竞艺,请诸君欣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蓝色多瑙河,纵穿欧洲八国。滔滔不尽气磅礴,滋润千重禾。</p><p class="ql-block">《蓝色多瑙河》,世界名曲声卓。宏音壮曲振人心,隆韵鸣世夺。</p><p class="ql-block">小约翰.施特劳斯于1866年创作的这首圆舞曲被誉为“圆舞曲之王”,成为维也纳的一张城市名片。现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保留曲目。明快华丽,引人入胜,深得世界人民喜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古卓尔再次被指挥先生迎送上台。这回诸位看官可以一睹女歌者古卓尔的芳容了。</p><p class="ql-block">演唱的是比才的歌剧《卡门》中的咏叹调《哈巴那涅拉》。</p><p class="ql-block">哈巴那涅拉是原创于非洲的黑人舞蹈,从古巴传入西班牙,后广泛出现于音乐和舞蹈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席间,古卓尔与第二小提琴声部首席金加.齐林斯卡一起向听众谢幕。指挥陪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茉莉花,又白又香飘万家。名曲沁心脾,妙律催人发。似见江南风光美,又闻悠旋醉盛葩。指尖弓弦处,流潺入心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最后,在《拉德斯基进行曲》的欢快乐曲中,台上齐奏,台下合掌,指挥全场,欢声四溢。演出在一派欢乐激昂的气氛中落下帷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谢远道而来的客人!你们把艺术留在了舞台,你们把欢乐送到了身边。美妙的旋律久久在耳萦绕,多彩的画面清晰地印在了脑海。在年末新初之即,能聆听这多享誉世界的古典名曲,能欣赏这么高雅优美的艺术之声,够过瘾,实难得。愿中奥两国友谊长存,愿艺术之花更加绚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演出中还有一首莫扎特的《我走向何方》女声咏叹调,可惜美篇只接纳10首音频而无法奉上,只好忍痛割爱吧。)</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