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回大学母校,游偏岩古镇/●吴春安

吴春安杂家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回大学母校,游偏岩古镇</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吴春安</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法国哲学家萨特说过:“存在的便是合理的和真实的。”同学聚会便很能体现这一名言的精髓:都是挑国庆期间举行,因为有个黄金周大家都有假,另外,与毕业时间接近。至于到40岁以后才办同学会,看似是约定俗成,其实也有非常合理的一面:中年后进入了人生的金秋,普遍开始怀旧。引发同学情感发酵的酵母,当然是那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曲:“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我们大学毕业时20岁,不正好40岁办开始同学聚会嘛!<br>  1999年的相识20周年北京聚会和2009年的相识30周年重庆聚会,我都因故未参加。2013年国庆这次毕业30周年又在重庆聚会,我决定飞回去看看。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校门前合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和陈宝祥同学撞衫了!</h3>   该聚会主要由重庆同学熊云、陈国民和焦光伟等操持,住宿安排在长江二路马家堡(后门石油路)的老校区宾馆里,共有29名同学和10多名家属参加。报到时发现与陈宝祥同学同穿黄色长袖衬衣--这是类似范冰冰与赵薇撞衫的重大事件,马上合影留念。不过,第一顿饭吃火锅就更有喜剧因子:一桌上几大瓶壮阳酒。可能是会议组织者考虑同学们都有了一把年纪肾虚需要补,而且一部分也带了老婆。而且,毛泽东不是早就对军校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训词嘛,休闲生活方面活泼一些无可厚非。但没带家属的同学纷纷提意见,最终还是换了郎酒。我不敢喝酒,与黄海峰、陆勤涛等同学边涮火锅边交流了一会儿,八分饱就回宾馆睡了。次日听周永生说,好些同学11点多又去吃夜宵喝啤酒去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国强、焦光伟、王清亮、冷观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清亮、冷观俊、芦明和邰映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周永生、徐勤和胡云光夫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钢、盖永成和夏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钢、胡林、王智、吕波和辛正明</h3>   会议安排了半天游览沙坪坝大学城的新校区。很庆幸,我于1983年毕业后,又于1988、1991年两次回来参加电脑知识和软件使用短训,2006年4月底,广州同学组团又特意回母校探望,有关重庆以及母校的老印象被分批更新,并对看新校区有了心理准备。我2006年最后一次回校后记下的文字是:“我对重庆已经完全陌生,从级别上讲它已经成为国家直辖市,绿化特别好。从外貌看,它已经返老还童,变得朝气蓬勃,充满现代感。校园变化非常大,不说那幢花1亿元新建起来的科技大楼不认识,新图书馆不认识,就是老房子也变了样:高炮教室已经拆旧建新,红砖楼穿了新外衣,两个水塘已经连成一片,四周栽满花草,茂竹静立,垂柳依依,杜鹃似火。我们当年就餐的大食堂已经拆除,仅宿舍楼以贴了瓷砖的新貌迎接,慰藉我们的心灵。人,都怀旧,希望过去的事物原样迎接自己,而时光早改变了它们的容颜,自己也从生龙活虎的小伙如今变成中年人了。这说明人讲情之时便不讲理。尤其令人伤感的是,陪同的陈国民同学说,学院将整体迁往大学城,此地将卖给房地产商。当时间老人通过市场经济的巨剪即将裁决母校的一切时,我感觉这一次回校正当时。我对迁址后的母校不会有多少感情,甚至将不承认那是母校,因为它不曾听见我的朗朗读书声,不曾烙进我青春的目光和脚印。”<br>  是的,我与母校的情线从老校区系上心头的,对已经建起来好几年却未曾谋面的新校区之间的感情需要重建。我这次将已经出版的6本拙作提来,托陈国民同学赠送学院图书馆,是想表示态度上的主动和虔诚,也有点向母校汇报成果的意思。<br>  沙坪坝区大学城新校区占地3000亩,面积浩大,学科齐全,设施齐备,景色优美,据称已经是全军重点发展的12所综合性院校之一,我们亲眼见到了好几个非洲来的留学生,为母校的长足发展与光明前景而感到高兴。母校当前只搬迁了一个院子,歇台子的那另一半还没有卖,就换出一个巨大的新校园,还净赚20多亿,除上缴一部分外,留作发展经费,非常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同学们担心院校精简时母校会撤销,熊云同学很有底气地回答:“没有这方面的危险,只会越办越大,越办越好!”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熊云同学在介绍新校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半是枪,一半是笔</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柱擎天石(后工雄起)</h3>   先在宽敞、宏大的校门口合影,再欣赏那个一半是笔一半是枪的雕塑,接着看气派的教学大楼、图书馆……好印象在一点点镂刻。在湖边游览时,不仅湖中有鸳鸯等水鸟、锦鲤可以寄情,岸边还有一溜总部、各军区及军兵种等大单位赠送的雕塑等礼物可供参观。其中,我原先所在的广州军区捐赠的那个名叫“后工雄起”的奇石最有特色,一柱擎天,坚毅挺拔,形神兼备,切合军营雄性聚集的特点,也再度体现军校“活泼”的一面。也许还有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含义。聚会第一餐饭就上壮阳酒,也是可以理解的了。陈国民同学嘱我赋诗,我缺乏曹植七步成诗的急智,感觉太难,略为思考后,回答:“可惜昆明的同学没来,若来了,我可作‘雄鹰正展翅,起飞进行时。欲往何处去?春城探滇池。’藏头打油诗相送。”事实上,他们一个也没来,我这诗也就毫无依托,而且内容也与石形不配,故属于“为赋新词强说愁”那一类,没完成好任务。<br>  除在沙坪坝、大坪等地餐馆多次欢聚畅聊外,会议还组织同学们游览了北碚区偏岩古镇。<br>  午饭前,导游先组织大家游览了镇上的禹王庙。可能是香火不盛吧,庙貌甚旧,缺乏修缮,但对于庙外那一群某校来的学生而言,却是极有特点的写生对象。我感觉有个姑娘已经具备功底,有画家潜质,特意照下来。感觉面前的也是一个奇怪的庙,明明所奉的禹王为道教神,内容却又是按佛教建设的。门楣上“功德流芳、灵鹫宝峰、佛光普照、慈航普渡”四句将庙的主旨与功能和盘托出。这不是四川话说的“倒起整”吗?!同学们多数都在庙前的椅子上聊天,不是很愿意参观此庙,但芦明同学见神就敬,在佛像前虔诚地作揖、跪拜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庙</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喝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旅游途中开午饭前<br></h3>   吃过午饭后,就乘大巴从盘山公路上山顶去金刀峡正门。<br>  正门前,有憐恂怪石作众多美景的引子。进入后,那峡谷极显幽深。反复上、下石梯往底部走,导游称累积有10里,这距离并不太长,我坦然面对,一路哼着歌儿往下走,整体在队伍前列,轻松超越胖得厉害的徐勤和毛湘川同学,那是自然的。金刀峡之名,传说是有当地采药之人在山中采得一把刀形金块而获得,优美的景点也不少,其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微瀑布--人们喜欢玩微博、微信后,大自然以此迎合。忽然发现前面一极美的姑娘站在峡谷边若有所思,与美景相得益彰,抓拍下来。其实她是王晓军同学夫人邰映红,我猜48岁有了吧?与老公走一起,辛正明说像女儿似的。与她比,刘晓庆并非什么不老的神话。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夏光给王小军夫妇照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小军夫人邰映红女士、诗人</h3>   因是国庆黄金周,旅游车不准进景区,先走完景点的同学都等着准备坐出租车。我和夏光等几个一直往走,自己去找旅游车。以为距离很近,结果走走歇歇,捱了7里多路才到,那真是累了。而且,我能感觉移植肾摩擦到腹壁的微痛。经过一段步履维艰的过程,我们终于走到了目的地。一路上,为分散注意力,我创作了一首打油诗。同学中,赵瑞云因分配不好抑郁而得淋巴癌,早在毕业一年半后就去世;而徐文军、樊爱喜2012年也先后因黑色素癌和肺癌永别人间;张建辉好象是三个多月前当场倒在酒桌上,他酗酒。我便想提醒一下已经年过半百的同学们注意健康。诗名为《三十周年聚会抒怀》,内容如下:“毕业转瞬卅年多,同窗欢聚烫火锅。深感情述尽在酒,大峡谷行累亦歌。叹殁学友已四个,又问昔年吾沉疴。我劝徐毛要减肉,身轻如燕做寿叟。”<br>  回程中,我将诗发到同学微信群中,大家一路议论着,活跃了情绪,减轻了寂寞。在辛正明称赞两位南京同学生活过得太好后,徐勤当场对我的提醒表示了感谢,似乎有点触动。毛湘川呢,他是读大学时就胖,早有“毛胖胖”的绰号,似乎对“千金难买老来瘦”的古训还不是太在意,没有反应。<br><br><h5 style="text-align: right;">2016.9.25.补记于广州客村</h5> <h5>【作者简介】吴春安,笔名尚平子、尚笑、吴戈,1963年生于湖南省南县,重庆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油料系7961班毕业,工学士,原广州军区联勤部某部上校工程师,二等功臣。广州军区1987年知识竞赛冠军,广州军区后勤部1996年度手枪射击第一名、1997年度新闻报道先进个人。1981年开始文学创作,出版作品集《藕池河边人》,系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2007年曾独自编修湖南望城《吴氏支谱》;2001年退役从事证券投资分析,出版炒股工具书、参考书《炒股真经》《灵验股谚二百条详解》和《怎样用股谚选黑马》,夺得16届《投资快报》股王争霸实盘战冠军、深圳金股信51届分析师模拟盘纪实赛冠军,为股谚实战理论集大成者,知名股市评论家;2014年起开始歌曲创作,作词谱曲《湖南花鼓戏》《花城之树圆舞曲》等23首,为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研究儒学富有成果,出版(发表)专著《论语新解》《平学奠基石》,创立了平学,力图将儒学在孔子仁学、曾子孝学、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基础上,推向新阶段。迄今,人生成果横跨军油管理、机关文秘、素质训练、新闻采写、文学创作、谱牒研究与编纂、歌曲创作和MTV制作、书报刊编辑、股市评论、儒学研究、中专教学和旅行等界,著述一千万字,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另类博士。</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