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七岁我们无所顾忌</p><p class="ql-block"> —— 吉勒·卡隆摄影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1965至1970年风起云涌的世界中,年轻的法国摄影师吉勒·卡隆以镜头定格社会日常,聚焦演艺名流,捕捉政治动态,充满勇气地奔赴世界的各个角落,报道法国、北爱尔兰、以色列、越南、非洲比夫拉等国家和地区的冲突甚至战乱。直到1970年4月5日,年仅30岁的他在柬埔寨红色高棉控制区离奇失踪。短短五年的职业生涯,吉勒•卡隆留下十余万张照片、数千个胶卷,许多影像成为当时历史重大事件的视觉标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面对冲突事件,或是社会日常,抑或是艺术现场,吉勒·卡隆所关注和表现的始终是"人"。60年代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掀起文化的巨浪,吉勒·卡隆在巴黎这个世界的舞台,捕捉、刻画欧美文化艺术名流的时代肖像。他的影像常常穿越公共人物精致的面孔,揭示其内在的精神面貌。吉勒·卡隆的镜头不仅敏锐地洞察他人,也理性地向"摄影"本身观看。他在各种紧张或繁忙的摄影现场记录摄影师的工作状态,思辨"真相"如何被塑造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艺术场馆以艺术的方式重新凝视吉勒·卡隆的照片,意味着摄影记者的摄影史已经转变为了美术馆里的影像艺术史。处于数字时代的我们,也借由向卡隆致敬,进行一场对摄影来路的深情回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如法国诗人阿尔蒂尔·兰波的诗篇"17岁我们无所顾忌"所唱诵,如闪电般划过摄影史天空的吉勒•卡隆,以他青春的激情,热烈投入对世界的探索和见证。他经历困惑与挣扎,饱含情感地洞悉"人之美",穿越社会文化的距离,以闪现人性光辉的历史性影像,搭建与世界共情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艺术家简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吉勒·卡隆( Gilles Caron ),1939年7月8日出生于法国塞纳河畔讷伊( Neuilly - sur - Seine ),被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Henri Cartier - Bres - son )称为"法国的罗伯特·卡帕 French ( Robert Capa )"。他是现代摄影史上极其特殊的一位摄影师。尽管职业生涯短暂,但却为法国新闻摄影注入了新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8年,吉勒·卡隆进入巴黎高等国际研究院( Ecole des HautesEtudes Interna - tionales )进修新闻专业,为期一年。1966年,他加入了此后声名大噪的伽玛图片社( Gamma )。从此,世界各地的重要现场皆有他报道的身影:中东、越南、乍得、北爱尔兰、比夫拉...哪里有冲突,哪里就有吉勒·卡隆的摄影。对人类尊严的持续关注让他在短短几年内就达到了一般人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直到1970年4月5日,他在柬埔寨红色高棉控制区失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吉勒·卡隆无数次深入极端事件的前线。但他从未停止热爱法国"新浪潮"电影和60年代以来的音乐。他记录戈达尔、特吕弗的电影片场,甚至担任时尚摄影师。这看似与他标志性的战地摄影格格不入,却在他的美学词汇中留下了重要的印记。在冲突事件抑或是艺术现场,他所关注和表现的始终是"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法国哑剧演员马塞尔•马素</p><p class="ql-block">巴黎,1969年9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右图:法国电影演员莫里斯·罗内(左),让﹣皮埃尔•卡尔丰(中)和法国演员让﹣路易•特兰蒂尼昂(右)在亚历山大·阿斯特吕克(法国导演)执导的电影《长征》片场。法国,1966年2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左图:法国电影演员莫里斯·罗内(左)和法国演员让﹣路易·特兰蒂尼昂(右)在法国导演亚历山大·阿斯特吕克执导的电影《长征》片场。法国,1966年2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右图:法美电影演员和舞蹈家莱斯利·卡隆(左)和法国电影演员凯瑟琳·德纳芙(右)参加伊芙圣罗兰秀场(法国时装设计师)。巴黎,1966年2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左图:法国喜剧演员路易·德·菲奈斯(曾主演中国观众熟悉的电影《虎口脱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和让﹣皮埃尔.莱奥(背影)在卢森堡公园拍摄《偷吻》期间。巴黎,1968年2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法国电影导演、编剧、电影理论家</p><p class="ql-block">让﹣吕克•戈达尔在电影《周末》的片场。法国,1967年9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左上图:法国女演员米歇尔·梅奇在电影《天神的雷霆》拍摄现场,导演为德尼•德•拉•帕泰利柯(法国电影导演和编剧)。法国,1965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右上图:美国演员费·唐纳薇(左)和沃伦·比蒂(右)在为亚瑟·佩恩的电影《邦妮和克莱德》(《雌雄大盗》)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巴黎,1968年2月</p> <p class="ql-block">左上图:美国女演员拉蔻儿•薇芝嫁给了帕特里克•柯蒂斯(美国电影制片人、演员)。巴黎,1967年2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右上图:法国演员阿兰·德龙和他的妻子娜塔莉·德龙出席了1967年在巴黎博比诺剧院举办的塞尔日•雷吉亚尼(法国歌手、演员、音乐人)音乐会。巴黎,1967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法国歌手西尔维·瓦尔坦(右)和约翰尼·哈利戴(左)正在录制电影《邦妮与克莱德》的法语歌曲。巴黎,1968年1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班牙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国音乐人詹姆斯·布朗</p><p class="ql-block">在巴黎奥林匹亚剧院的演唱会上</p><p class="ql-block">巴黎,1969年9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国音乐人詹姆斯.布朗</p><p class="ql-block">在巴黎奥林匹亚剧院的演唱会上</p><p class="ql-block">巴黎,1969年9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国爵士乐小号手、歌手、作曲家和乐队领袖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在巴黎体育宫音乐会。巴黎,1965年6月4</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国歌手、作曲家、钢琴演奏家妮娜·西蒙在巴黎奥林匹亚音乐厅的音乐会。巴黎,1969年3月25</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新浪潮 Nouvelle Vague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战地记者,吉勒·卡隆无数次遇到极端情况,但从未停止对六十年代活力四射的法国电影、艺术和音乐现场的关注与喜爱。特别是法国新浪潮电影、乐坛的领军人物,这些流光溢彩的明星摄影看似与他标志性的战地摄影格格不入,新浪潮的思想精神却在他的美学词汇中留下了重要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塞纳河畔的德利尼游泳池</p><p class="ql-block">巴黎,1968年7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会议码头在垃圾工人罢工期间</p><p class="ql-block">巴黎,1968年5月23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刚加入军队的柬埔寨青年</p><p class="ql-block">柬埔寨,金边,1970年4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楠泰尔大学的学生集会</p><p class="ql-block">巴黎,1968年4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国模特特威吉在特罗卡德罗广场上</p><p class="ql-block">巴黎,1967年3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