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br><br>1世 通公 (德安陂溪始祖 子四: 定、练、靳、晖)<br>2世 练公 (子一: 旺)<br>3世 旺公 (子三: 琯、寶、璨)<br>4世 琯公 (子七: 忠、琛、翊、珣、實、颙、冲)<br>5世 忠公 (子三: 敏、谦、该)<br>6世 敏公 (子三: 仕珩、仕𤣩谷、仕琳)<br>7世 仕琳公 (武宁鲁溪西溪刘氏 子三: 显庆、显素、显九)</h3> <h3>巨容公九室十七子漢字派: 程氏葬叢亭裏。子三;长子汉彬(汾)(3子)汉英,(5子)汉腾(逊)。 宋氏葬丛亭里。 子三:(2子)汉宗(進)(4子)劉汉㫒,(7子)汉兴。 郑氏葬地未详。 子三:(9子)汉吞(通)、(11子)劉汉瑞(迪)、(13子)汉宁( 逵)。 徐氏葬彭城凤凰山。子三:(6子)汉從,(8子)劉汉平(穆),(14子)劉汉匡(逈)。5、黄氏彭城凤凰山, 子一;(10子)汉坚。)6、王氏葬从亭里。 子二:(12子)劉汉胜、(16子)劉汉善。 :张氏葬从亭里。子一:(15子)劉汉广。 女一:名未详。 8、餘氏葬叢亭裏。子一。(17)劉漢用。 9 郭氏葬松结墩。无出。 批註弋陽新陂竊取德安劉氏族譜把巨容公十七子改為三子,把其餘十四子漢字派改成劉汾十四子漢字派(但是其行留下</h3> <h3>聲明:看到胡適考證《大赦庵記》的文集,胡適在中華和世界歷史文化和族譜文化的貢獻是,和歷史學家們,揭露揭穿弋陽新陂劉氏修譜人偽造偽造劉汾進士、節度使,兵部尚書的迷底,對《大赦庵記》考證有據,胡適先生考證《大赦庵記》非劉汾所作,同時論證《新唐書》編造劉汾抗巢將領是偽作。是弋陽新陂劉續譜為唐皇帝七詔書。劉汾唐史無載。唐史沒有記載劉汾是劉巨容之子。可笑至極的是弋陽新陂《正源堂》是乾隆三十八年首刊公元177年。而萬年縣劉汾節度祠(七詔寺、大赦庵)是明朝萬年縣成立之後,弋陽新陂劉氏,在劉巨容節度祠和劉巨容之子劉漢平節度祠舊址而重建改成劉汾節度祠(劉巨容節度祠有多處先保存完整的就是陽新小溪劉祠堂劉巨容公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方積六和新中國歷史學家們關於《大赦庵記真偽考》考證是多國語言發佈有據可查。<br>劉巨容十七子漢字派世系。<br>巨容公九室十七子漢字派: 程氏葬叢亭裏。子三;长子汉彬(汾)(3子)汉英,(5子)汉腾(逊)。 宋氏葬丛亭里。 子三:(2子)汉宗(進)(4子)劉汉㫒,(7子)汉兴。 郑氏葬地未详。 子三:(9子)汉吞(通)、(11子)劉汉瑞(迪)、(13子)汉宁( 逵)。 徐氏葬彭城凤凰山。子三:(6子)汉從,(8子)劉汉平(穆),(14子)劉汉匡(逈)。5、黄氏彭城凤凰山, 子一;(10子)汉坚。)6、王氏葬从亭里。 子二:(12子)劉汉胜、(16子)劉汉善。 :张氏葬从亭里。子一:(15子)劉汉广。 女一:名未详。 8、餘氏葬叢亭裏。子一。(17)劉漢用。 9 郭氏葬松结墩。<br>【以上巨容公十七漢字派世系,是宋明清連續續譜記載,劉巨容公之子劉遜、劉通、劉迪族譜也找到弋陽新陂修譜人偽造劉萬序、劉永序劉文鑒序,都是弋陽新陂清朝人修譜人,冒名宋朝人、明朝人作序。把巨容公十七子篡改為三子汾迪逈,把其中十四子漢字派篡改偽造偽劉汾十四子漢字派世系,新陂修譜人主編劉紹渾是偽作的主編之一。弋陽新陂偽造劉汾十四子漢字派世系,是竊取德安劉氏族譜、劉遜公族譜、劉迪公族譜,篡改偽造成劉汾十四子漢字派。<br> 今年初東方墨客在北京走訪了八十六歲的方積六,最近回北京在拜訪方積六教授,他弋陽縣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方積六教授和北京師大游彪教授,我也就是劉萬序劉永序涉及的宋史,請教了宋史學家游彪教授,他們都是當代五代史和宋史學家博士導師。<br> 我依據胡適先生方積六教授和德安劉氏族譜、迪公後裔族譜,劉遜公後裔族譜,發表以上考證結論提供巨容公十七子漢字派的祖譜原本。請弋陽新陂劉氏出示唐朝皇帝七詔書,請弋陽新陂劉氏包括劉漢松不要偽造歷史,用偽造的“劉汾節度使兵部尚書欺騙天下劉氏”,更正亂倫嫁接偽造劉汾十四子漢字派的錯誤,特別被弋陽新陂修譜人亂倫嫁接而把把德安陂溪通公嫁接篡改偽造為“劉汾之子劉漢勝之孫義江之子、把德安第一位進士工部侍郎劉日章兄弟嫁接篡改偽造為劉汾之子劉漢勝之孫義洪之孫”的錯誤,要求弋陽新陂劉氏修譜人在中華劉氏網和世界劉氏總會公開道歉,公開承認錯誤。<br><br>東方墨客代表德安劉氏追訴弋陽新陂2010年以後的所有亂倫嫁接篡改德安劉氏族譜違法行為<br><br></h3> <h3>聲明:看到胡適考證《大赦庵記》的文集,胡適在中華和世界歷史文化和族譜文化的貢獻是,和歷史學家們,揭露揭穿弋陽新陂劉氏修譜人偽造偽造劉汾進士、節度使,兵部尚書的迷底,對《大赦庵記》考證有據,胡適先生考證《大赦庵記》非劉汾所作,同時論證《新唐書》編造劉汾抗巢將領是偽作。是弋陽新陂劉續譜為唐皇帝七詔書。劉汾唐史無載。唐史沒有記載劉汾是劉巨容之子。可笑至極的是弋陽新陂《正源堂》是乾隆三十八年首刊公元177年。而萬年縣劉汾節度祠(七詔寺、大赦庵)是明朝萬年縣成立之後,弋陽新陂劉氏,在劉巨容節度祠和劉巨容之子劉漢平節度祠舊址而重建改成劉汾節度祠(劉巨容節度祠有多處先保存完整的就是陽新小溪劉祠堂劉巨容公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方積六和新中國歷史學家們關於《大赦庵記真偽考》考證是多國語言發佈有據可查。<br>劉巨容十七子漢字派世系。<br>巨容公九室十七子漢字派: 程氏葬叢亭裏。子三;长子汉彬(汾)(3子)汉英,(5子)汉腾(逊)。 宋氏葬丛亭里。 子三:(2子)汉宗(進)(4子)劉汉㫒,(7子)汉兴。 郑氏葬地未详。 子三:(9子)汉吞(通)、(11子)劉汉瑞(迪)、(13子)汉宁( 逵)。 徐氏葬彭城凤凰山。子三:(6子)汉從,(8子)劉汉平(穆),(14子)劉汉匡(逈)。5、黄氏彭城凤凰山, 子一;(10子)汉坚。)6、王氏葬从亭里。 子二:(12子)劉汉胜、(16子)劉汉善。 :张氏葬从亭里。子一:(15子)劉汉广。 女一:名未详。 8、餘氏葬叢亭裏。子一。(17)劉漢用。 9 郭氏葬松结墩。<br>【以上巨容公十七漢字派世系,是宋明清連續續譜記載,劉巨容公之子劉遜、劉通、劉迪族譜也找到弋陽新陂修譜人偽造劉萬序、劉永序劉文鑒序,都是弋陽新陂清朝人修譜人,冒名宋朝人、明朝人作序。把巨容公十七子篡改為三子汾迪逈,把其中十四子漢字派篡改偽造偽劉汾十四子漢字派世系,新陂修譜人主編劉紹渾是偽作的主編之一。弋陽新陂偽造劉汾十四子漢字派世系,是竊取德安劉氏族譜、劉遜公族譜、劉迪公族譜,篡改偽造成劉汾十四子漢字派。<br> 今年初東方墨客在北京走訪了八十六歲的方積六,最近回北京在拜訪方積六教授,他弋陽縣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方積六教授和北京師大游彪教授,我也就是劉萬序劉永序涉及的宋史,請教了宋史學家游彪教授,他們都是當代五代史和宋史學家博士導師。<br> 我依據胡適先生方積六教授和德安劉氏族譜、迪公後裔族譜,劉遜公後裔族譜,發表以上考證結論提供巨容公十七子漢字派的祖譜原本。請弋陽新陂劉氏出示唐朝皇帝七詔書,請弋陽新陂劉氏包括劉漢松不要偽造歷史,用偽造的“劉汾節度使兵部尚書欺騙天下劉氏”,更正亂倫嫁接偽造劉汾十四子漢字派的錯誤,特別被弋陽新陂修譜人亂倫嫁接而把把德安陂溪通公嫁接篡改偽造為“劉汾之子劉漢勝之孫義江之子、把德安第一位進士工部侍郎劉日章兄弟嫁接篡改偽造為劉汾之子劉漢勝之孫義洪之孫”的錯誤,要求弋陽新陂劉氏修譜人在中華劉氏網和世界劉氏總會公開道歉,公開承認錯誤。<br><br>東方墨客代表德安劉氏追訴弋陽新陂2010年以後的所有亂倫嫁接篡改德安劉氏族譜違法行為</h3> <h3>唐史臣目錄學之祖知己公,就把自己的祖先,世系考證清楚了。我們當代劉漢史學學者北京劉汝和先生和劉學江先生 都把劉巨容公以上世系考證清楚了:劉一峰先生也是把天用世系考證清楚了【→1世刘清→2世刘荣→3世刘煓→4世刘邦→5世刘恒→6世刘启→7世刘彻→8世刘据→9世刘进→10世刘询→11世刘嚣→12世刘衍→13世刘纡→14世刘般→15世刘恺→16世刘茂→17世刘道→18世刘瑾→19世刘甝→20世刘讷→21世刘畴→22世刘宪→23世刘羡→24世刘敏(慧)→25世刘谌之→26世刘靖→27世刘庆→28世刘轸→29世刘烈(通,子將)→30世刘德威→31世刘审礼(长子刘佺寿,次子刘侍庶,三子刘易从)→32世刘佺寿→33世刘承庆→34世刘巨敖→35世刘诵(又名刘材中)→36世刘昌裔→37世刘元一 →38世刘巨容…】弋陽新陂、聚館,都昌修譜人竊取德安劉氏族譜,《彭城堂》以及把巨容公之子劉迪從、劉逵、劉遜族譜記載的巨容公以上世系篡改劉交、劉發、中山王、劉肥祖源等把巨容公十七漢字派世系改成巨容公三子劉汾十四子漢字派,篡改偽造嫁接,欺世盜名偷樑換柱。弋陽新陂修譜人 ,與墨莊、廣傳修譜收編性質不同,弋陽新陂修譜人是亂倫嫁接,並偽造劉汾公的官職進士節度使兵部尚書,欺騙天下劉氏。行為動機何在?為什麼劉英華和劉蔭樞到弋陽不支持新陂劉氏的訴訟,新陂劉氏劉汾節度祠被民眾汪邵族人燒燬,劉汾墓被挖掘?為什麼劉蔭樞劉英華不支持新陂裏劉氏訴訟?造假無德,失去民心。</h3> <h3>公讳巨容字德量唐时仕至银青光禄大夫其脉出西汉楚孝王嚣公先世居洛阳后因军功徙家徐州公自幼颖悟博学多才及壮武勇兼备胸怀大志识见度量远超常人<br>初应进士举未售然公不以为意隐于徐谒道士轩辕氏研习仙家秘术得长生之方能化汞为银炼丹成金遍游名山大川与方外高士交游后游经汴卫谒见宗人龙武统军大将军刘从劲从劲公见公奇之劝曰以子之才何不仕进展鸿鹄之志公闻返徐喟然叹曰李靖言大丈夫当以功名垂世何必困于章句之间于是文武兼修韬光养晦以待天时<br>唐宣宗大中八年公武科拔萃授临河尉旋迁宣州宁国县令到任伊始恤孤寡劝农桑正风俗官清如水百姓安居乐业时藩镇割据公于农事之余讲武练兵以防不测<br>懿宗咸通元年春正月浙东裘甫作乱攻陷象山浙东大震三月朝廷以安南都护王式为浙东观察使发诸道兵讨之公以邻境之责募民兵助王式式公询平贼之策公对曰莫若间道先行诱其别将归降贼势自孤破之易也王式从其计果有贼将洪师简许会昌等率众来降六月公与王式合兵进击擒裘甫送京师伏法浙东遂平八月公以功擢明州镇遏使<br>僖宗乾符四年闰二月王郢肆虐浙西节度使裴璩不能制反降其党王郢率众侵扰明州公严阵以待翌日交战大破之杀伤甚众公亲率精锐数十人乘胜追击射杀王郢余党悉平五年公再以功拜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山南东道节度使<br>时黄巢肆虐天下屡为西川节度使高骈所挫遁入岭南士卒多染瘴疫十存三四贼党劝其北还再图大举黄巢遂转至荆门与江西招讨使曹全晸相持公与曹全晸定计伏兵林中诱贼入伏四面围攻贼众大败俘斩一十七万众擒贼将十三人获资财无数黄巢渡江遁去公率军穷追复获甚众迫黄巢退往江南转掠饶信池宣歙杭袁瑞吉赣等十五州<br>僖宗光启三年诏削中官小马坊使田令孜官爵长流端州田令孜素闻公家有异士申屠生能炼丹成金遂与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合谋遣使至山南东道求之公坚拒不与是年冬月十二日田令孜与陈敬瑄诬奏公与王建通谋不遵朝命及己亥年不力追贼之事十五日疏上朝廷竟遣使赐公死公饮鸩而亡享年六十四葬于岘山之首以彰其忠烈<br>公室九楹有子十七人依次为汉彬汉宗汉英汉昇汉腾汉宁汉兴汉平汉吞汉瑞汉膳汉广汉勝汉匡汉用<br>公生于唐敬宗宝历二年丙午季春之月十一日终于龙纪元年己酉嘉平之月廿一日<br>赐进士第大司徒李建勳书</h3> <h3>刘巨容公行状<br> <br>公讳巨容,字德量,唐时仕至银青光禄大夫。其脉出西汉楚孝王嚣公,先世居洛阳,后因军功徙家徐州。公自幼颖悟,博学多才,及壮,武勇兼备,胸怀大志,识见度量远超常人。<br> <br>初应进士举,未售,然公不以为意,隐于徐。谒道士轩辕氏,研习仙家秘术,得长生之方,能化汞为银,炼丹成金。遍游名山大川,与方外高士交游。后游经汴、卫,谒见宗人龙武统军大将军刘从劲。从劲公见公,奇之,劝曰:“以子之才,何不仕进,展鸿鹄之志?”公闻,返徐,喟然叹曰:“李靖言,大丈夫当以功名垂世,何必困于章句之间?”于是文武兼修,韬光养晦,以待天时。<br> <br>唐宣宗大中八年,公武科拔萃,授临河尉,旋迁宣州宁国县令。到任伊始,恤孤寡,劝农桑,正风俗,官清如水,百姓安居乐业。时藩镇割据,公于农事之余,讲武练兵,以防不测。<br> <br>懿宗咸通元年春正月,浙东裘甫作乱,攻陷象山,浙东大震。三月,朝廷以安南都护王式为浙东观察使,发诸道兵讨之。公以邻境之责,募民兵助王式。式公询平贼之策,公对曰:“莫若间道先行,诱其别将归降,贼势自孤,破之易也。”王式从其计,果有贼将洪师简、许会昌等率众来降。六月,公与王式合兵进击,擒裘甫,送京师伏法,浙东遂平。八月,公以功擢明州镇遏使。<br> <br>僖宗乾符四年闰二月,王郢肆虐浙西,节度使裴璩不能制,反降其党。王郢率众侵扰明州,公严阵以待。翌日交战,大破之,杀伤甚众。公亲率精锐数十人乘胜追击,射杀王郢,余党悉平。五年,公再以功拜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山南东道节度使。<br> <br>时黄巢肆虐天下,屡为西川节度使高骈所挫,遁入岭南。士卒多染瘴疫,十存三四。贼党劝其北还,再图大举。黄巢遂转至荆门,与江西招讨使曹全晸相持。公与曹全晸定计,伏兵林中,诱贼入伏,四面围攻,贼众大败,俘斩一十七万众,擒贼将十三人,获资财无数。黄巢渡江遁去,公率军穷追,复获甚众,迫黄巢退往江南,转掠饶、信、池、宣、歙、杭、袁、瑞、吉、赣等十五州。<br> <br>僖宗光启三年,诏削中官小马坊使田令孜官爵,长流端州。田令孜素闻公家有异士申屠生,能炼丹成金,遂与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合谋,遣使至山南东道求之。公坚拒不与。是年冬月十二日,田令孜与陈敬瑄诬奏公与王建通谋,不遵朝命,及己亥年不力追贼之事。十五日,疏上朝廷,竟遣使赐公死。公饮鸩而亡,享年六十四。葬于岘山之首,以彰其忠烈。<br> <br>公室九楹,有子十七人,依次为汉彬,汉宗,字進;汉英;汉昇;汉腾,字逊;汉宁,字逵;汉兴;汉平,字穆;汉吞,字通;汉瑞,字迪;汉膳;汉广;汉勝;汉匡,汉用。<br> <br>公生于唐敬宗宝历二年丙午季春之月十一日,终于龙纪元年己酉嘉平之月廿一日。<br> <br>赐进士第大司徒李建勳 书</h3> <h3>刘巨容公行状<br> <br>公讳巨容,字德量,唐时仕至银青光禄大夫。其脉出西汉楚孝王嚣公,先世居洛阳,后因军功徙家徐州。公自幼颖悟,博学多才,及壮,武勇兼备,胸怀大志,识见度量远超常人。<br> <br>初应进士举,未售,然公不以为意,隐于徐。谒道士轩辕氏,研习仙家秘术,得长生之方,能化汞为银,炼丹成金。遍游名山大川,与方外高士交游。后游经汴、卫,谒见宗人龙武统军大将军刘从劲。从劲公见公,奇之,劝曰:“以子之才,何不仕进,展鸿鹄之志?”公闻,返徐,喟然叹曰:“李靖言,大丈夫当以功名垂世,何必困于章句之间?”于是文武兼修,韬光养晦,以待天时。<br> <br>唐宣宗大中八年,公武科拔萃,授临河尉,旋迁宣州宁国县令。到任伊始,恤孤寡,劝农桑,正风俗,官清如水,百姓安居乐业。时藩镇割据,公于农事之余,讲武练兵,以防不测。<br> <br>懿宗咸通元年春正月,浙东裘甫作乱,攻陷象山,浙东大震。三月,朝廷以安南都护王式为浙东观察使,发诸道兵讨之。公以邻境之责,募民兵助王式。式公询平贼之策,公对曰:“莫若间道先行,诱其别将归降,贼势自孤,破之易也。”王式从其计,果有贼将洪师简、许会昌等率众来降。六月,公与王式合兵进击,擒裘甫,送京师伏法,浙东遂平。八月,公以功擢明州镇遏使。<br> <br>僖宗乾符四年闰二月,王郢肆虐浙西,节度使裴璩不能制,反降其党。王郢率众侵扰明州,公严阵以待。翌日交战,大破之,杀伤甚众。公亲率精锐数十人乘胜追击,射杀王郢,余党悉平。五年,公再以功拜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山南东道节度使。<br> <br>时黄巢肆虐天下,屡为西川节度使高骈所挫,遁入岭南。士卒多染瘴疫,十存三四。贼党劝其北还,再图大举。黄巢遂转至荆门,与江西招讨使曹全晸相持。公与曹全晸定计,伏兵林中,诱贼入伏,四面围攻,贼众大败,俘斩一十七万众,擒贼将十三人,获资财无数。黄巢渡江遁去,公率军穷追,复获甚众,迫黄巢退往江南,转掠饶、信、池、宣、歙、杭、袁、瑞、吉、赣等十五州。<br> <br>僖宗光启三年,诏削中官小马坊使田令孜官爵,长流端州。田令孜素闻公家有异士申屠生,能炼丹成金,遂与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合谋,遣使至山南东道求之。公坚拒不与。是年冬月十二日,田令孜与陈敬瑄诬奏公与王建通谋,不遵朝命,及己亥年不力追贼之事。十五日,疏上朝廷,竟遣使赐公死。公饮鸩而亡,享年六十四。葬于岘山之首,以彰其忠烈。<br> <br>公室九楹,有子十七人,依次为汉彬,汉宗,字進;汉英;汉昇;汉腾,字逊;汉宁,字逵;汉兴;汉平,字穆;汉吞,字通;汉瑞,字迪;汉膳;汉广;汉勝;汉匡,汉用。<br> <br>公生于唐敬宗宝历二年丙午季春之月十一日,终于龙纪元年己酉嘉平之月廿一日。<br> <br>赐进士第大司徒李建勳 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