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言</p> <p class="ql-block">中国当代水墨,一直以来就没有相对确定的时间界限,它是行进中的一种创作状态,也是在当下不断变化与延伸的泛艺术的概念。艺术史中诸多流派、风格、门类的产生,多数依托于新技术的产生,重要作品的诞生,团体与个人的宣言,艺术评论(批评)或文学、哲学著作的发表等等, 因此在“中国当代水墨四十年1985-2024”的展览命名中,以“1985”为拟定的起点,以“四十年” 为研究范围,更多是回溯与归纳自“85新潮美术”以来多元的中国当代水墨状态,而不是宣言式的总结一项概念。 </p><p class="ql-block">自“85新潮美术”开始,中国当代艺术与中国当代水墨一直是一种并行且偶尔相交的复杂状态。其一:由于两者共处于同一个时代背景、思想氛围、知识结构,因此有着相同的问题意识。有区别的是现当代艺术在当时有着逐渐丰富的全球模板,不论从图像、文本还是艺术资源都有着一种相对稳定的价值参照。所以在作品的面貌上当代艺术的行进更为迅速,表达方式也显得更加多元, 其行进方向是由外至内的。而当代水墨是从中国画的内部衍生而出的当代概念,中国画上千年的发展历史让其本身就有着相对稳定的评价体系,所以它的行进方向是由内而外的,是对自身语言系统的选择性继承与反思。两者通过不同材料选择了不同的“当代”。其二:两者在各自展中, 当代艺术与当代水墨的命名是滞后的,我们是先有了明显的艺术发展轨迹,多样的创作样本,才可被总结与归纳。在没有明确提出与普遍沿用“当代”概念之前,中国当代艺术由先锋艺术、现代艺术、新潮艺术、前卫艺术等概念交织成。而中国当代水墨则由新水墨、实验水墨、新新水墨、后水墨等概念交织组成。在此不做过多的考据与分析,我们要表达的是二者在并行的过程中有着 相对复杂的思考、创作与演变的过程,且符合每一种新的艺术形态的发展逻辑。直到“当代” 概念后来被普遍沿用,“当代”已经从艺术语言系统扩展到有时间性的社会系统之中。其三:当代水墨中,材料(毛笔、墨、纸)不再局限,因此用材料划分水墨艺术家与当代艺术家的界限被打破。全球化艺术体系中,西方的博物馆、美术馆对中国当代水墨也给出了西方视角下的解读,再加上艺术市场体系中,尤其是拍卖专场对于中国当代水墨的另一种解释,导致了中国当代水墨概念的多义性,也使得中国当代艺术与中国当代水墨并行发展中呈现出一种复杂交织状态。 </p><p class="ql-block">在这种交织状态下,回到艺术家的选择问题。特别是面对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是否一次大规模的艺术家集结就是中国当代水墨的全貌?我认为不是。因为当代水墨至今仍然是一个行进中的命题,中国当代水墨的概念可以狭义到严格恪守笔墨纸材料关系的当代性表达,也可以广义到涵盖中国符号与东方美学、哲学的多媒介表达。在这个命题中,有先驱者,有实验者,有实践者,有未被定义的人,也有离经叛道的人。个人创作历史与中国当代水墨发展历程交织在一起,加上诸多未被边界化的解释与概念,“中国当代水墨四十年”展览需要做的是概念减负而非扩容。因此在艺术家的选择上,在保持作品多元面貌的前提下,需要具体的研究角度与对象。那么“中国当代水墨四十年”的展览项目中艺术家与作品的挑选需要符合三点要求:第一作品需要在绘画的本体范畴中探讨;第二展览的作品需要在艺术家创作历史中寻找到从传统向当代转型的变化过程;第三作品中对当代与传统的关系处理,不是一种割裂状态,艺术家的表达上需要呈现明显的时代性与土壤性。基于这三点考虑,51位艺术家的作品将共同构建一种既具体又丰富的展览研究样本。 </p><p class="ql-block">近年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持续对中国当代水墨的关注与研究,从2020开始已经将“中国当代水墨年鉴”被列为美术馆重要例展项目,并逐年以不同的主题研究与回应中国当代水墨的传承与发展的问题。2020年“档案:逐渐形成的闭环-一中国当代水墨年鉴五周年特展”,展览以“档案”与“闭环”为标题,探讨了中国当代水墨的真实现状与国际传播中的机遇与困顿。2022年“进退--中国当代水墨年鉴六周年学术邀请展”,在一个展览中同时将“传统”与“当代”以一种擂台的方式进行展出,在发展的前提下提出了“进退”的思考命题。2023年“一个群展中的五个个展ABCDE”邀请了5位艺术家用个展的方式共同回应与反思我们当下水墨群展的生产方式。每一次的展览实践与文献出版,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的策划团队都希望在当下的水墨生态中找到具体的问题,并在展览工作中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面对“中国当代水墨四十年”相对宏观且有着更长的时间线索,对于文献的积累与出版也将是这次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重点。 </p><p class="ql-block">主题之下,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成就?我们寻找中国在全球化艺术语境之中的独特性,将中国特色的当代水墨作为重要作品以四十年的时间线索集中展示。在传统中国画与当代艺术之间,中国当代水墨通过作品语言与构建了一座可以互鉴与交流的桥梁。因此在“中国当代水墨四十年”展览中,策展团队希望在繁杂的水墨概念中,抽取一条可被讨论与展示的线索。以自己的角度来一次重要的表达?创作独立、思想自由、表达当代,“中国当代水墨”希望不迎合全球化固有的价值判断的情况下,给予一次有着民族自信的表达。 </p><p class="ql-block"> 林书传2024.10.23</p> <p class="ql-block">刘庆和1961 </p><p class="ql-block">肢解的水</p><p class="ql-block">230×90cm,纸本水墨,2004</p> <p class="ql-block">田黎明1955 </p><p class="ql-block">都市之音</p><p class="ql-block">70×102cm,纸本水墨设色,2006</p> <p class="ql-block">林海钟1968 </p><p class="ql-block">山雨欲来风满楼</p><p class="ql-block">136.8×69.7cm,纸本水墨,2023 </p> <p class="ql-block">周京新1959 </p><p class="ql-block">2023鱼-3 </p><p class="ql-block">300×380cm,纸本水墨,2023</p> <p class="ql-block">谷文达1955 </p><p class="ql-block">简体词系列--唐诗对联之一:白居易与王之涣诗句178×48cm×2,纸本水墨,2023 </p> <p class="ql-block">徐华翎1975 </p><p class="ql-block">粉红色暮霭</p><p class="ql-block">120×118cm,绢本水墨设色,2024</p> <p class="ql-block">潘汶汛 1976 </p><p class="ql-block">遛鸟的小孩</p><p class="ql-block">75×50cm,纸本水墨设色,2024 </p> <p class="ql-block">毛冬华1971 </p><p class="ql-block">多云转</p><p class="ql-block">200×195cm,纸本水墨,2009</p> <p class="ql-block">王东龄《乱书》</p> <p class="ql-block">徐乐乐1955 </p><p class="ql-block">京剧脸谱系列</p><p class="ql-block">69×35cm×2,纸本水墨设色,2021 </p> <p class="ql-block">徐乐乐1955 </p><p class="ql-block">开脸集系列</p><p class="ql-block">70×34cm×2,纸本水墨设色,2015 </p> <p class="ql-block">秦修平1973 </p><p class="ql-block">游园</p><p class="ql-block">210×70cm×3,纸本水墨设色,2004 </p> <p class="ql-block">王劲松1963 </p><p class="ql-block">水墨人物</p><p class="ql-block">72×53cm,纸本水墨,1984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魏青吉1971 </p><p class="ql-block">有一只鹅的风景</p><p class="ql-block">240×250cm,46×70cm,纸上综合材料,</p><p class="ql-block">20 18-20 19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邢庆仁1960 </p><p class="ql-block">天水</p><p class="ql-block">68×130cm,纸本水墨设色,2024</p> <p class="ql-block">朱建忠1954 </p><p class="ql-block">教堂印象</p><p class="ql-block">49×47cm,纸本水墨,199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