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磨记

赵力 zhaoli

<p class="ql-block">各位看官朋友 :下午好!🌹🌹</p><p class="ql-block"> 余周末,又去修文阳明书院,观看藏书,拓片,字画。突然墙角的一盘石磨,吸引了我,仔细观看琢磨,浮想联翩,记录在此,与君分享。</p><p class="ql-block"> 此石磨,估计有年头了,有的地方留有使用过的痕迹。当年石匠可是费了不少功夫,将他在众多石料中选中,运回家里,精雕细琢,光说那磨盘中间漏粮食的细孔,没有个几日功夫,可是打不穿的。再就是那圆圆的上下两层的磨盘,既要磨合的严实和缝,里面的磨牙还要互相交叉,粮食才能顺着磨的旋转,从磨牙里流出来,这想法就透着古人的聪明和智慧。</p><p class="ql-block"> 这磨应该是中国人发明创造的,在国外旅游视乎没见过。</p><p class="ql-block"> 这在当时的农村好多家里都有,以便磨粮食,解决吃饭问题。我记得东北老家的院子里面,就有一盘石磨,小的时候,和小伙伴们经常爬在上面玩。</p><p class="ql-block"> 记得最清楚的是,每年磨黄豆做豆酱,毛驴拉磨,慢慢的转,还有我的一位叔叔或哥哥站在上面,用木棍往磨心里压,要不是这样,黏黏糊糊的豆子,流不出来,那时候,非常佩服站在上面的叔叔,哥哥,好像英雄一样,高高的站在上面,在大家的赞美声中,一下一下非常费劲往里压着黄豆,不一会就是满头大汗了,同时他还要克服磨在旋转时给人带来的眩晕,磨完豆子,他们很疲劳了。既羡慕他们的能力,心里又为他们的辛苦而不舒服。这是我儿时最深刻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乡的老宅,已经被城市化改造的浪潮给冲毁了,老宅已经没有了,石磨也不知去向,现在老宅的地址上盖起了10多层高的大楼。吃粮食也不用现磨了,到超市或者网上购物就解决了,真的十分方便!</p><p class="ql-block"> 今天看见这盘磨,得感谢阳明书院院长的细心,以及对过去事物的怀念。他把这磨,放在这,告诉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的艰难,不忘初衷方得始终啊!可谓用心良苦!</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