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冲锋陷阵,披甲枕戈,百战显忠贞,忍看勋章犹璨璨;</b></p><p class="ql-block"><b>岁月无言,战伤有迹,一身著义勇,欣怀信仰总殷殷。</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滨海县新四军研究会 戴训鹏联悼111岁老红军闵敬德前辈/2025年1月13日</span></p> <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11日,老红军闵敬德在南京辞世,享年111岁。</p><p class="ql-block"> 1935年10月,红25军老战士闵敬德长征到陕北。1940年秋转战苏北,曾任八路军阜宁大队1营营长、新四军3师8旅旅部通讯科科长。闵敬德是红25军老战士辞世最后一位,八路军阜宁大队老战士辞世最后一位。</p><p class="ql-block"> 他在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5年7月,在海军第2航空学校副校长岗位上,经上级批准因病离职休养。</p><p class="ql-block"> 闵敬德同志离休后,仍然关心下一代的教育工作,积极讲授红军故事,支持并鼓励志愿者发掘整理红色历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p><p class="ql-block"> 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如果战伤会说话,它会说:“普通一兵”闵敬德,把当年的那面“红旗”扛了一辈子,用半生伤痛,用一生信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闵敬德革命老前辈,永垂不朽!</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1940年秋,在阜宁县天赐场(今属滨海县),老乡们戏说:“家乡八路军队伍一公一母”!“公”指天赐场人,龚寿昌,阜宁大队1营1连连长,103岁在台湾去世);“母”指闵敬德(滨海谐音“母”连“闵”同音)。</span></p><p class="ql-block"> 1944年任阜东独立团副参谋长期间,在阜东县战斗中身负重伤,经女军医孙玉冰一年的精心治疗,恢复健康,他俩相恋相爱结婚,是《亮剑》李云龙爱情滨海版。</p><p class="ql-block"> 1944年,闵敬德调任新四军阜东独立团副参谋长。那天,苏北地区阜东县一场战役打响。子弹射来时,闵敬德正在一线指挥作战。“砰!”一枚子弹从他一侧肩胛骨穿过,透过肺部,直直地从后心穿出。“砰!”又一枚子弹射来,击中他的右腿。胸膛上那一枪,距离闵敬德的心脏只有几厘米。</p><p class="ql-block"> 在后方医院接受治疗后,闵敬德保住了性命。养伤期间,他认识了医生孙玉冰——一位读过书、学问高、医术好的姑娘。出于对英雄的仰慕,孙玉冰对闵敬德一见倾心。第二年,他们结为夫妻。</p> <p class="ql-block">相濡以沫的闵敬德夫妇。</p> <p class="ql-block"> 从1930年参军入伍起,他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参谋长、团长……猛将发于卒伍。</p><p class="ql-block"> 一路行军,闵敬德在战斗中总是身先士卒。任阜东县团副参谋长肩胛骨中弹那次,“鲜血浸透了两层棉被”;任阜东县副团长脸颊中弹那次,“血从口腔里哗哗地流,兜都兜不住”。</p><p class="ql-block"> 资历老、杀敌勇、负伤多,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有人为被授予上校军衔的闵敬德“抱不平”。闵敬德不为所动:“一场场战斗下来,无数战友倒在我身旁,有人连姓名都没留下。我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有什么权利向组织提要求?”</p><p class="ql-block"> 1963年,闵敬德响应组织关于干部队伍建设年轻化、知识化的号召,主动从海军第二航空学校副校长的岗位离休。</p><p class="ql-block"> 家人明白,闵敬德离开热爱的工作岗位,主要原因是战争年代落下了病根。</p><p class="ql-block"> 4处枪伤,2枚弹片。岁月流逝,这些伤疤刻在百岁老兵的身躯上,仿佛留下一道道时光的裂缝。</p><p class="ql-block"> 家人们问闵敬德:一次次出生入死,没感到过害怕吗?闵敬德回答:“我是军人,没什么好怕的。”</p><p class="ql-block"> 2019年,闵敬德将国家发给他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送给了孙子闵斌,同时相赠的还有8个字:好好努力,建设国家。</p> <p class="ql-block"> 闵敬德(1915—2025年1月11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四军一三一师参谋长。河南省商城县鲢鱼山乡石牛村人。 </p><p class="ql-block"> 1930年参加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方面军战士,红二十五军战士,交通队班长,红十五军团交通队排长,军部通讯参谋。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灭”作战,开辟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长征。</p> <p class="ql-block"> 1929年5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商城起义,建立了河南境内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闵敬德兴奋地跟着红军到处跑,去地主家扛粮食,看着红军为民做主,15岁的他选择加入了红军。</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旅部警通排排长、通讯科连长、八路军冀鲁豫支队通讯连长、支队司令部通讯参谋、新四军三师八旅旅部通讯科科长、阜东独立团副参谋长,新四军三师警卫营营长。参加了反“扫荡”反顽斗争。</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二十一师六十二团参谋长,第七纵队六十三团副团长,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四十四军一三二师三九五团团长。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四军一三一师参谋长、海军航空兵三师参谋长、海军第二航空学校副校长等职。1988年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p><p class="ql-block"> 1950年11月至1952年7月期间,先后在武汉军政大学和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学习结束后任第131师(海军航空兵第3师)参谋长。</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