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星古桥始建于五代时期的吴越国,最初名为“南新桥”。在北宋时期,它被正式命名为“南新桥”。在元代和明代,它被称为“朱家桥”,到了清代初期,则改称为“里横河桥”。</p><p class="ql-block"> 南星古桥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横跨杭州龙山河,曾经是当地百姓前往圣果寺、梵天寺和栖云寺进香的必经之路。在南宋时期,南星桥附近形成了热闹的集市,桥的两侧布满了商行、客栈、饭馆和戏院等,人来人往,非常繁华。</p><p class="ql-block"> 南星古桥的建筑风格独特,是一座单孔石拱桥,长约14米,宽约5米。桥柱上雕刻着莲花,桥栏板上则雕刻着奔马和鲤鱼。这些雕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寓意吉祥,象征着富贵和吉祥。</p><p class="ql-block"> 2000年七月九日公布,南星古桥和古泉评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上面三幅图是护栏上莲花,奔马,鲤鱼,象征着当时富贵吉祥的。</p> <p class="ql-block">南宋时期的建筑地图</p> <p class="ql-block"> 沿着龙山河绿道,走过一座又一座古桥,走到一处宽敞的公园时,我停下来拍摄,只见这里东西相对,各有一个柱式门框,一样的大白柱,一样的黑色小瓦盖廊,面东的大门框,中间挂“南星古泉”匾,两边柱子上对称地写着:“古泉回音”和“水波映影”八个大字。</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经过景观设计的现代公园。‘古泉回音’意为古泉的水在此地产生回声。那边通过凿池引水叠石筑篱,水池由南至北自然流淌,池壁南侧是刻有整个杭州古泉浮雕图案。水由壁顶顺流而下,依曲水流向,产生叮叮流水声,池内点缀四个小泉,涌泉外围设置古井架式座凳。两个朴实的门架与园路相通,好似一个独立的庭院。”</p> <p class="ql-block"> 在这组石围栏保护起来的四眼井就是古井。井圈石材成灰褐色,陈旧而沧桑,井圈呈四方形。绕着走一圈,井外壁上都刻有“南星桥古四眼井”七字。</p><p class="ql-block"> 在古泉墙南壁嵌有一块石碑,上面记叙:太平军进攻杭州前,四眼井就已经存在,南星古泉就是四眼井的泉脉。据说清朝时,此泉此井是附近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水质甘甜,久旱不干。解放后,随着自来水的普及,古泉和古井渐渐弃而不用。</p> <p class="ql-block"> 走下台阶,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南星古泉”,泉池呈长方形,为条石砌就,池底铺鹅卵石,有小鱼游弋其间。泉池的西面,隆重地立着一个四柱四角攒顶碑亭,里面的古石碑很有些年头,还是拼接回来的,上面赫然写着“南星古泉”四个大字。这块石碑用亭子专门保护着,就好像古代的大家闺秀,仔细地保护着面子一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