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东京浅草寺遥望富士山</p><p class="ql-block">我于1992年2月10日赴日,在山梨县北都留郡上野原岛纖色为期一年的研修(半打工半学习),富士山在静冈县与山梨县之间。</p><p class="ql-block">一到日本就发现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无论是广告还是电视,无时无刻都伴随你,小到一个商标,大到东京银座超大屏幕的电视广告,都少不了富士山。</p><p class="ql-block">很多日本企业特将自己的产品冠上富士的名字。如富士胶卷、富士玻璃、富士急行、富士电视台、富士通、富士电机、富士自行车等。好像富士是日本的代名词。</p> <p class="ql-block">日本多山多丘陵,独有富士山是座孤零零的大山,一峰突兀五湖围绕,南麓是一片辽阔的高原地带,它不依赖于苍茫的群山为背景,不依仗于蓝天白云为衬托,它是日本的精神、文化的经典象征之一,在日本人的心中是一座蕴含着自然魅力,优美、庄严的神山。</p> <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富士山一直是日本文学者讴歌的主题,宫廷歌人山部赤人,他赞美富士山的名句为:“出了田儿浦,遥看富士山。皑皑白雪降山巅。”赤人的这首短歌,被日本人视为咏唱富士山最古老的一首。</p><p class="ql-block">就象我国唐代张志和歌颂湖州西塞山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令今人吟诵不息!一首诵山一首吟水。(日本教课书有《渔歌子》这首古诗)</p> <p class="ql-block">富士山是日本人崇敬的圣地,是日本民俗宗教的一部分。富士山山体呈圆锥状,山顶长年积雪。富士山有山有水,山麓周围分布着五个淡水湖,统称“富士五湖”风景优美。</p><p class="ql-block">佐藤社长答应要陪我们去日本富士山游览,前天(七月二十五日)傍晚,社长驾车与我们三个研修生一起到他在富士山的别墅过夜。</p> <p class="ql-block">上野原到富士山只有一小时车程,日本多丘陵,车速一直在一百二十码,临近富士山都是上坡,两耳都有些微微发涨,好像乘坐飞机处在上升阶段那般,下了高速公路后,车进入森林地带,四面绿树成荫空气清新,阳光下看不到一丝尘埃。</p><p class="ql-block">一会儿,社长把车停在一幢乳白色的木屋旁,能听到小鸟悦耳的啼叫声,想来归巢的鸟儿要吵吵嚷嚷闹一阵,趁社长开门的时仔细听了,原来发现自己不懂鸟语也就罢了。</p> <p class="ql-block">跨过短短的石径,由五六层木阶而上,这就是社长在富士山的别墅,有钱真好,好住别墅,住风景区的别墅,住富士山的别墅。脱鞋进门,看到底层是干净的会客室、餐厅等。别墅不大,共两层,顶楼是卧室,大约有三四间吧。</p><p class="ql-block">晚上,美美地吃上一顿烤牛肉等其他菜肴,好像是吃野餐又好像自配的韩国料理,主要是方便可口。社长好喝酒,我们作为宾客也享受了美餐,有德国葡萄酒、日本啤酒、清酒、果汁等等。</p><p class="ql-block">我犯贱,不习惯人生的高级享受,对于吃的要求不高,只要粗茶淡饭不求山珍海味,要求平常生活就行,只想着明天的游览就兴奋不已。</p> <p class="ql-block">在佐藤社长在富士山的别墅前</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佐藤社长在富士山的别墅里用晚餐,里面是佐藤社长,外侧是笔者。1992年7月25日。</p><p class="ql-block">这里是日本的避暑圣地,大片原始森林,交错座落在一些西式、日式小别墅之中,就像家乡的莫干山一样,有众多的别墅,高高低低错错落落掩映在树丛之中,五花八门赏心悦目。</p><p class="ql-block">整个别墅区夜晚极幽静,互相敬酒时,在一声声:“干杯”中,日本的“干杯”只是喊喊而已,並不象山东人一样,喝酒之后把杯子倒过来,实打实的“干杯”。</p><p class="ql-block">尽管假戏真做自己还是多灌了一些酒,原本酒量不大的我,有点儿迷迷糊糊,象是进入了神话的世界,回想起一些小时候所钟情的民间故事,类似于七勇士与白雪公子、釆蘑菇的小姑娘等,这世界真神奇,中年还做“少年梦”!</p> <p class="ql-block">社长夫人安子赶来,天南海北闲聊了一会,谈起日本的风土人情,讲起日本人重男轻女的现象,比中国人还要中国人。</p><p class="ql-block">举案齐眉不过是日常工作罢了,主要是做日本女人那样不准这样不行,心理上日本男人处处凌架于女人之上,就象登富士山,以前是剥夺女性的登山权利,一直至明治时代,“公元1868年--1912年”(相当我国清末),女性的山顶登山终于被解禁。</p><p class="ql-block">与国人解放女性缠足时间差不多,不知是巧合还是其他原因?</p> <p class="ql-block">安子夫人在二楼帮我们料理好睡场,日本一般不用床,在塌塌米上放上被就行,安子夫人临出房门前,知心的说:“良い梦を见られますように!祝愿大家今晚做个好梦!”</p><p class="ql-block">然后深弯腰鞠躬道一声;おやすみなさい!(晚安)。许是今天喝了酒,到了兴奋期,一倒在塌塌米上就呼呼大睡,一觉睡到大天亮,连好梦也不做!喝酒误“梦”又一例。</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昨天),吃好早餐,告别安子夫人,社长驾车送我们到富士山五合木,海拔二千三百米,富士山总高是三千柒佰柒拾陆米,一路上我以“三脚猫”植物学家自居。</p><p class="ql-block">注意到富士山上植物分布情况,先是阔叶林、其次是针叶林,然后针叶树(松树)越来越稀,而且弯曲成奇形的怪状,好像此处脱离了地球引力,很神奇,后是稀稀拉拉的高山草本植物,最后呈现出山体是一片暗紫色的火山灰。</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五合木玩了好一会儿,海拔2305米,山上凉快气爽,五合木游览场所很大,社长陪我们玩了一会儿就到车上休息去了,养精蓄锐为下午开车作准备。</p><p class="ql-block">说实在的我们不需要导游,反正风景广告词中都有汉字,用日语读起来困难理解却易,再说大白天不需要“电灯泡”,尽管我们三个研修生都是“雄气英发”。</p><p class="ql-block">这样一来我们更自由了,想怎么飞就怎么飞,抓紧时间,时而登高时而望远,我们穿梭于五合木的遊览场,留止在五合本的望远台上,照了相、留了影,留下永久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富士山五合木满是云雾,我高举左手,手指做了“V”字形,以示胜利!这胜利有多种解读,其中有痛苦、心酸、失忘、愉快、成功等。佐藤社长摄,1992年7月26日。</p><p class="ql-block">现在正是游客登顶的好时光(7~8月),只见几个壮年背着双肩包,提着小木棍相伴而行,看他们打扮就能看出就是登顶的人。因为登顶还得七八个小时,我们适可而止不作他望。就近照一张古代登山人的相,以留纪念。</p> <p class="ql-block">在祈愿架前有个人形的古代登山者像只要配上脸形就是一张照片,日本类似的形像很多,我当仁不让的弯腰照一张(因为日本人普遍个子稍矮,不然抗战时国人称:“矮子东洋兵”,自己的身高是175厘米。)。1992年7月26日。</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放着两双木屣的神社前,1992年7月26日。</p><p class="ql-block">里面是小神社,门口有二双木屣,弄不清是祈祷登山者的顺利登山呢?还是其他什么意思?日本神社的神道真让人费解,穿上木屣登山够冷而且不便,富士山顶终年有雪。</p> <p class="ql-block">再一想刚才照相时,古代的登顶者像也是穿了木屣,这下疑问就不辩自明了。中国人穿木屐的历史至少有三千多年历史。汉、隋、唐时期,木屐是非常普遍的物品,后传入日本,并流行至今。</p><p class="ql-block">我们小时候夏天还穿过,式样有些不同,后来由塑料拖鞋代替,之后木屐(屣)逐渐消声匿迹了,而日本人在节日时,不忘传统,穿和服和木屐。1992年7月26日。</p> <p class="ql-block">日本人在节日时,不忘传统,穿和服和木屐。</p><p class="ql-block">富士山是日本精神、文化的经典象征之一,在日本人的心中是一座蕴含着自然魅力,优美、庄严的神山。自古以来一直是日本文学者讴歌的主题,同时也是日本人崇敬的圣地,是日本民俗宗教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在五合木瞭望台上看山下的景色,有富士五湖、漫长的坡地,绿草如茵的高原。1992年7月26日。</p><p class="ql-block">富士山在日本是一山独大,並没有天朝大国除世界第一的珠穆朗玛峰外,中原地区还拥有三山五岳、佛教四大名山、道教四大名山等等,数不胜数!</p> <p class="ql-block">富士山山体呈圆锥状,山顶长年积雪。富士山山麓周围,分布着五个淡水湖,统称“富士五湖”。</p><p class="ql-block">我实在想象不出日本人有神山感觉,沒有幽深的山谷凸写不出神秘,不过远观这座孤零零的突起山峰,远观、美不胜收!特别是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不相同,各有各的妙处!(从广告上看的)近看比远观逊色多了。</p> <p class="ql-block">此次真的到了五合木,反不如没有到过的好,消除了神圣感,只见光秃秃山没有任何植被,只有暗紫色的火山灰。同是过之物近看远观差别很大,所以亊物都是两面性的,你看它好激发你的灵感,为它画画为它讴歌!反之也行。(我捡了两粒火山灰回来)</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1992年7月26日。登上了富士山,日本人心目中的神山,格外兴奋,特别快意。</p><p class="ql-block">我们一直玩到下午,渐渐的雾散云开,玩够了湖光山色,看够了山的壮观与湖的柔美,今天全靠佐藤社长和安子夫人精心安排,促成我们舒舒服服地游了富士山。</p><p class="ql-block">到了停车场,社长陪我们吃了中饭,开车送我们到上野原岛纖色,一路风景如旧。游玩也须劳闲结合,该我们休息了,三个中国人系上安全带,东倒西歪闭上了眼睛,心满意足别无所求的到了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记到这里该划上句号了,但我想自己游了日本的神山之后,总有点感想吧!俗话说:“男人是山,女人是水。”,富士有山有水,日本人富于想象,如藤原忠行的诗句:“与君相见面,能否不分明。富士山头火,常燃是我情。”,把富士山描写成燃烧爱恋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有“樱花歌人”之称的西行,有一首生涯中最为自信的和歌:“富士起云烟,随风飘天边。不知逝何处,宛若吾遐念。”。这两首诗较直白,不用解释也能看懂,日本人虽然与国人个性上、文化上有些差异,但文人在大同小异伯仲之间。你看呢?</p> <p class="ql-block">唯美的富士山是人间绝无仅有的景象,世人向往,留恋惆怅,它似乎可以代表了世间所有的爱情,有火热也有冰冷,有长久也有短暂,就像爱情处处藏着隐患一样,富士山是死火山也一直存在着危险,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你说呢?</p> <p class="ql-block">(右二是佐藤安子,岛繊色会社社长的佐藤吉美社长夫人,右四是佐藤吉美社长,右三是笔者。) </p> <p class="ql-block">1993年2月4日,下午,我从奈良乘新干线回东京途中经过富士山照的。</p><p class="ql-block">1992年7月26日,记于山梨县北都留郡上野原。</p><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25日,修改于湖州爱莲居。</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