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让腊时风景闲 七步沟内任恣玩

郭志宏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徒步七步沟景区得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岂让腊时风景闲,</p><p class="ql-block"> 七步沟内任恣玩。</p><p class="ql-block"> 千阶石磴通银谷,</p><p class="ql-block"> 万丈云崖挂晶帘。</p><p class="ql-block"> 策杖喜踏马武寨,</p><p class="ql-block"> 凭阑贪看天门山。</p><p class="ql-block"> 莫语行远多劳苦,</p><p class="ql-block"> 新景荒迹惊俗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岂让腊时风景闲,七步沟内任恣玩。今天是元月11日,农历腊月十二,周六。新年已过,旧岁将至,徒步不止,怡趣依然。武安七步沟景区免收门票,便随“长治市徒步协会”48名驴友欣然前往游玩。</p> <p class="ql-block">  腊月,作为中国农历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份,承载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与节日的筹备忙碌。在这个月份里,民间流传着“腊月不出门”的说法,虽然这一习俗并非普遍严格遵循,但其背后蕴含着人们对岁末年初的特殊情感与考量。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腊月不出门”的习俗已不再像古代那样严格。现代交通的便利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得人们在腊月里依然能够自由出行,无论是采购年货、拜访亲友还是旅游度假,都成为可能。</p> <p class="ql-block">  七步沟景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活水乡境内,总面积20平方公里,由门景区、休闲度假区、百瀑峡、罗汉峡、三棱山、马武寨六个景区组成,集绿色、古色、红色旅游资源和独特地质资源之大成。七步沟景区与东太行景区遥遥相对。</p> <p class="ql-block">  七步沟原名“漆铺沟”,因山里生长漆树、老百姓以开漆铺为生而得名。自唐朝以来,佛教僧众多来此处聚集隐居,取佛家典故“七步莲花”,清朝年间更名为“七步沟”。清朝康熙年间任嗣尹撰写的《罗汉洞碑记》盛赞: “此何境也?非天也,非地也,非人间也。”“山崒嵂兮云苍苍,众圣临兮龙虎藏。佛天咫尺莫徜徉,登斯境兮形自忘!”</p> <p class="ql-block">  “七步沟”,什么是“沟”呢?‌“沟”字的基本定义是指田间水道,泛指水道,具有连通的意义。‌在汉字的形声字中,“沟”从水,冓声,本义指田间水道。那么这‌沟、谷、峡、壑在地理形态和定义上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呢?请教百度老师,还真有答案。</p><p class="ql-block">‌ 沟‌:通常指有流水经过的凹陷地带,河床明显凹陷,可以是死水或活水。例如,地名中有许多以“沟”结尾的地方,如杨家沟、马家沟等‌。</p><p class="ql-block">‌ 谷‌:通常指两山之间的低洼地带,可以是河流或溪流的流经地。谷地通常比沟更宽阔,有时可以形成较大的峡谷‌。</p><p class="ql-block">‌ 峡‌:指两山夹水的地方,通常比谷地更狭窄,水流湍急,常用于描述河流或水道。峡的深度和宽度通常比谷小‌。</p><p class="ql-block">‌ 壑‌:通常指深而宽的山沟或大水坑,也可以泛指山谷。壑的特点是深度较大,有时用于描述地形上的大沟壑‌。</p> <p class="ql-block">  话题有些远了。进入景区,拾阶而上,眼前就是一泊冰湖。在幽深而蜿蜒的峡谷之中,静卧着的冰湖,宛如一颗被时间遗忘的蓝宝石,镶嵌于峭壁与岩石的缝隙间。冬日的寒风,带着刺骨的凛冽,轻轻掠过湖面,却未能在这凝固的宁静中掀起丝毫波澜。湖面早已不再是波光粼粼,而是化作了一片晶莹剔透的冰原,</p> <p class="ql-block">  冰湖中有座三孔拱桥,桥以其纯净无瑕的白色,与周遭的绝壁、寒冰融为一体,却又以它那优雅的线条和精致的构造,在单调中勾勒出别样的韵味。桥身弧度柔和,宛如一条银龙腾空,轻轻掠过冰面,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致敬,也是对和谐之美的颂歌。</p> <p class="ql-block">  之后走进一条窄窄的峡谷。山溪在冬季依然流淌不息,泉水淙淙作响。灵动的清溪犹如玉喷珠溅,滴水击石,<span style="font-size:18px;">仿佛在为游客轻拔琴弦,正在演奏一首动人的乐曲。</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便来到根书处,这是平生第一次看到根书。根书是在掌握传统根艺的基础上,以具有一定天然美的根材,按照笔墨书法的用笔和章法,创作出各种书体的书法艺术。根书艺术巧籍天然,与天同创,是天然美与创作美的完美结合,是大自然和人类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  据说,它是选用优良灌木小根系,经浸泡、去皮、打磨等工序后,根据根系不同形状,用胶水将其粘贴在木板上而制作成的字画。它采用具有一定天然美的根材,按照传统根艺的制作基础和传统书法的用笔要求,创造出各种字体的汉字书法作品。看来根书,不是根的简单堆积,它集工艺、美术、书法为一体,是华夏民族古今技艺中的一朵奇皅。</p> <p class="ql-block">  走出窄窄峡谷,眼前豁然开朗了许多,庙堂大多集中在这个区域。‌白云禅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据说清乾隆帝曾亲赐匾额,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右手方向是罗汉洞,它是矗立在悬崖峭壁上的一个寺院,目前属于邯郸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罗汉洞距地面的高度足足20米,洞内供奉着18罗汉等雕塑。</p> <p class="ql-block">  徒步的人,大多钟情于山水风光,对于庙堂殿宇,多半走马观花。当然也有进香拜佛者,往往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白云禅寺一侧人工冰瀑还是吸引了大家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  无雪冬日,这里算是一片晶莹剔透的世界了。七步沟没有换上银装素裹的华服,只有人造冰瀑,引领着游人步入一个梦幻般的冰雪世界。抬头仰望,一侧悬崖上,水在低温的魔法下凝固成了壮观的冰瀑,宛如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定格了流水奔腾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这些人工造设的冰瀑,晶莹剔透,层层叠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共同编织的璀璨艺术品。每一块冰凌都记录着冬日的故事,每一道光芒都诉说着寒冷的温柔,让人在赞叹之余,也不禁沉醉于这份静谧而壮美的冬日美景之中。</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游客摩肩接踵,人头攒动。游客们或驻足凝视,或用镜头捕捉这份震撼与美丽。孩子们则更加兴奋,他们小心翼翼地触摸着冰瀑边缘,感受着那份既冰冷又神奇的触感。人们在人造冰臼中嬉戏,冰臼有一米多深,四周光洁,滑落下去休想靠自已徒手上来。有游客不服气,下去后一试,任何努力都是徒劳的,因为冰壁太光滑了,必须借助外界的力量把你拉上来。人在冰臼里滑稽百出的样子,引起周围观看者一阵阵哄笑。</p> <p class="ql-block">  本视频由驴友久登拍摄</p> <p class="ql-block">  这里俨然布置成了一个小东北的世界,木屋、篱笆小院、玉米棒子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祥和的画面。木屋体现的温暖与篱笆外的冷凝交相辉映,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关于冬日、关于家、关于收获的故事,让人驻足浏览,沉醉不已。</p> <p class="ql-block">  本视频由同行驴友东方拍摄制作</p> <p class="ql-block">  离开冰雪世界,继续向山顶攀爬。台阶两旁,树木以它们独有的姿态站立,没有雪的覆盖,枝干裸露,更显苍劲有力,仿佛是在向过往的行人展示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在地面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随着步伐的移动,光影也随之起舞,为这无雪的冬日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趣味。</p> <p class="ql-block">  松柏,经历了无数个季节的更迭,依旧苍翠欲滴,仿佛是冬日里的一抹翠绿火焰,不仅照亮了四周的景象,也点燃了人们对生命力的无限敬畏。松柏每一根针叶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在微风的轻抚下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那是大自然最质朴也最动听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  远山,在这无雪的冬日里,更显沉稳与深邃。山峦层层叠叠,轮廓分明,被一层淡淡的蓝灰色雾气轻轻环绕,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既有着朦胧之美,又不失其雄浑之气。</p> <p class="ql-block">  松柏与远山共同编织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景致,它们以无声的语言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让人在寒冷中感受到一份别样的宁静与美好。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嚣,只想沉浸在这份宁静与和谐之中,静静聆听大自然的心跳。</p> <p class="ql-block">  惊喜岭,是一幅用温暖阳光、质朴山色、清新空气与顽强生命共同绘就的画卷。它以其独有的韵味,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惊喜与感动。走过惊喜岭,踏上一条下山路。</p> <p class="ql-block">  七步沟景区不仅有壮美景色,而且还有红色印迹。‌七步沟景区内的抗日英雄纪念碑矗立在百瀑峡的上游,峡谷顶端的平台上。纪念碑高耸入云,象征着无数革命先烈在这里出生入死、挥洒热血‌‌。七步沟抗日烈士纪念碑坐落在群山怀抱中,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牺牲的武安冀和牺牲在武安大地上的烈士而筑建的。</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不仅是七步沟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抗日战争历史的见证。它提醒着后人,无数的革命先烈在这里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纪念碑的设立,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激励后人珍惜和平,奋发向前‌。</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下方,是一处太行人家,据说,这个院子约建成于150年前的马家院。体现了依山而建、临水而居的太行山民居特点。此院的内外生活场景均按上个世纪40年代初期太行山区的原始风貌恢复布置。</p> <p class="ql-block">  在抗日英雄纪念碑前用过午餐后,没有直接下山参观一二九师野战医院,而是在太行人家右侧的一条山路继续向马武寨方向前行。标识牌显示,这里到马武寨2200米。</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条山林之下的台阶路,通向山顶。踏上铺满石阶的小径,每一步都踏出了季节特有的沉静与清冷。阳光虽不炽烈,却也努力地穿透稀薄的云层,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给这冬日的午后添了几分温柔。没有了雪花的点缀,四周的一切都显得格外清晰而简洁,树枝裸露着它们或粗或细的枝干,以一种不屈的姿态指向苍穹,仿佛在诉说着关于坚韧与等待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起初是石头台阶,后又是水泥台阶,不知道这样的台阶路要走多长时间。汗水,在额头汇聚成珠,沿着脸颊缓缓滑落,滴落在石阶上,无声无息。呼吸,随着高度的攀升而逐渐变得急促,胸膛里像是有团火在燃烧,每一次吸气都像是从紧绷的弦上奋力一挣,只为多汲取一丝氧气,维持这艰难却坚定的前行。</p> <p class="ql-block">  双腿,肌肉在不断地抗议,仿佛每迈出一步都是对意志力的极限挑战。四周的景色无暇顾及,而在这一刻,所有的山崖树木都成了最遥远的背景,无法分散丝毫的注意力。只能专注于脚下的路,一步步,一阶阶,用毅力支撑着自己前行。</p> <p class="ql-block">  台阶路上,落满了枯枝败叶,景象荒凉而破败,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消逝。‌这些枯枝败叶覆盖了整个台阶,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仿佛这里已经成为了自然的弃置之地。寒风轻拂,偶尔带起一阵阵落叶的沙沙声,更增添了几分凄凉的气氛‌。感觉这条路走的人不多。</p> <p class="ql-block">  台阶路的尽头,是一条钢架铁梯。铁梯静静地伫立着,仿佛是时间的囚徒,如同见证了无数风雨与沧桑。它的身躯依旧倔强地支撑着,但那些曾经给予它稳固与安全的木质护栏,却已不复当年的风貌。木头在风雨的侵蚀下变得脆弱不堪,有的地方甚至已经断裂,连接不起来,场景无不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如今的衰败。</p> <p class="ql-block">  踏板同样未能幸免于难,它们曾是人们脚步的依托,承载着上下往来的重量与希望。然而,如今这些踏板也开始了它们的腐朽之旅。有的木板间出现了细小的裂缝,如同大地的纹路,蔓延开来,逐渐扩大,直至整块踏板变得酥脆,轻轻一踩便可能碎成木屑。有的梯阶已经没有了木板,空留钢架方框,<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护栏不敢扶携,有梯阶未敢踏实,颤颤巍巍考验平衡能力了。</span></p> <p class="ql-block">  虽然护栏、踏板腐烂,但钢骨架依然坚实,视觉上并没有给人带来危险感觉,只要注意力集中即好。</p> <p class="ql-block">  过了这段台阶路,就是一条平切山路。指示牌显示,这里距离马武寨1100米,如此算来,大家登攀了1.1公里的台阶路。不过两处标识相距不足10米,却有100米的误差,不知是工作人员的失误,还是有意而为之。</p> <p class="ql-block">  这段土路比较宽阔,悬崖边上有铁架、钢丝绳修筑的护栏。路面几乎被杂乱的蓬草覆盖,荒草间有一条行人踏成的路径。这条路径在蓬草的覆盖下显得格外明显,仿佛是唯一被踏出来的光明之路。路径上,在阳光的照射下,使得这条路在周围茂密的蓬草中显得格外明亮‌。</p> <p class="ql-block">  站在崖边,可以看见远处天门山上的天门洞以及红石崖。红石崖,因石崖上有片片红斑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到达一垭口处,眼前是残垣断壁,看上去不是岁月的洗礼,而是人为的损毁。为什么会出现这般模样,网上资料介绍:天门山只能说是一个野线景点,或是说一个废弃搁浅的景区,处处可以看到半拉子工程的痕迹。东向的盘山旅游道路面没有硬化,差不多已被路边荒草淹没,已安装的护栏也东倒西歪,有的地方已被滑坡淤积,树木横倒在路面上。西去木作村的路是驴友蹚出来的崎岖曲折时隐时现的小道,由此判断此景点原来是七步沟景区的一个景点。据说建造还没完工,上部便被划为青崖寨森林自然保护区,因而终止了开发,建好的建筑物被捣毁,留下一堆废墟。往上运料的钢丝缆绳还凄楚的横亘在山腰,路边各种指示牌、垃圾箱、以及道路台阶好就好着,坏便坏了,无人看管料理。真是规划失误,浪费钱财。</p> <p class="ql-block">  此处就是马武寨了,这里称作马武寨和陵川马武寨不可同日而语,空有其名,未见其寨。据说,七步沟的马武寨也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景点,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活水乡境内。马武寨海拔1566米,是东汉大将马武的练兵场,峰顶开阔平坦,周围环境优美,适合徒步和观光。‌马武寨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当时马武在此屯田练兵,为刘秀建立东汉立下汗马功劳。马武寨不仅是一个历史遗迹,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故事。</p> <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有一个观景台, 石碑上写有“天门咫尺”。天门山(天门洞)坐落在武安管陶乡木作村的马武寨(此马武寨非山西陵川的马武寨)境内的高山之巅,最高处海拔一千五百多米,山的东麓可俯瞰七步沟景区,西面紧邻木作村。从东面上需买门票穿过七步沟景区,从此处上的人寥寥无几。据说,从西面可穿过木作村沿着西流河直上,顺着驴友留下的红布条路标,拔高七百多米便可到达,徒步近十公里的路程。我们这次则走七步沟景区台阶而来,因景区免门票。</p> <p class="ql-block">  远眺天门洞和情侣峰。</p> <p class="ql-block">  过了“天门咫尺”观景台,继续沿着一段土路行进。土路旁有丢弃的路牌标识,倒伏的树木横亘在路面上,挡住人们的去路。不长路程便来到天门洞下,向上探去,这是一段有300个台阶的登山路。</p> <p class="ql-block">  到得天门山脚下,仰望那道天门倒也十分有趣。什么是洞天大开,天门洞,宛若天地间的一扇巨门,傲然矗立于峭壁之上,其壮观之处在于那洞天大开的震撼景象。洞门高耸入云,两侧崖壁如削,直插云霄,仿佛是大自然用无尽岁月雕琢出的杰作,展现着鬼斧神工的壮丽。透过洞口,可以仰望深邃的蓝天,光影交错间,更添几分神秘与庄严。</p> <p class="ql-block">  此时,站在洞前仰望,只见洞顶高远无际,仿佛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户,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人在洞前,显得何其渺小。据说,山体属于寒武纪石灰岩构成,风化厉害,摇摇欲坠随时都有落石的危险,可能这也是废弃这个景点的理由吧。为了安全,爬往山门洞的地方都用铁丝网拦起,或砌起半截子墙。但仍有大胆驴友爬上去激动的拍弄姿势,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天门山近前建有左右两个观景平台,铁质骨架,木板铺设。因年久失修,木板有的已经腐朽,踏上去也有危险。山的后面是近七八十度的陡坡,无路可走,没有站脚的地方。左右也是悬崖陡坡,因此观看天门山只有一个角度,没有一步一景、曲径通幽的感觉。若有无人机,可以从不同角度拍摄天门洞,给人带来的感觉更为震撼。</p> <p class="ql-block">  山体左侧,有驴友攀爬出来的脚把宽的一条小道,小心翼翼登上去便到了情侣峰。在蔚蓝的天际线下,矗立着两座相依相偎的山峰,它们被当地人深情地唤作“情侣峰”。山峰的一侧,陡峭而峻拔,宛如男子坚毅的脸庞,轮廓分明,似乎在诉说着不屈与守护;而另一侧,则柔和婉转,线条流畅,宛如女子温婉的身姿,轻轻依偎,洋溢着无尽的柔情与依恋。无论是远观还是近赏,情侣峰都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温馨与浪漫,让每一个驻足凝视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超越时空的爱恋,以及大自然赋予的无限遐想与感动。</p> <p class="ql-block">  山的另一侧,有一座孤峰,颇有孤石成峰意味。这孤峰,历经千万年的风霜雨雪,雷电交加,却依旧屹立不倒,其表面被岁月雕刻出斑驳的痕迹,每一道裂痕都记录着时光的故事,每一块剥落的碎片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它不言不语,却以一种无声的语言,诉说着坚韧与不屈,孤独与自豪。或许,正是这份孤独与坚持,成就了它不凡的气度,使之成为群山之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吸引着无数旅人前来瞻仰,感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也在这份孤独之美中,寻找到心灵的一片净土。</p> <p class="ql-block">  看完孤峰、情侣峰,复又回到天门洞前,依然有同行驴友在艰难攀爬着那条300阶台阶路。是啊!每一步都伴随着脚底与石阶间坚定的碰撞声,那是决心与毅力的交响。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抗争,挑战着你的体能极限。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石阶上,瞬间被干燥的地表吞噬,只留下一道道斑驳的痕迹,记录着不懈的努力与坚持。</p> <p class="ql-block">  天门洞的右侧是一条下山路,若是夏秋季节,这里一定是树木葱茏,绿茵如盖。这是冬季,只有松树针叶还留有一些绿意,其它植物处于一种苍凉之中。林下山路,蜿蜒静谧。也有一段木质栈道,在风雨的侵蚀中业已腐朽化为尘埃。</p> <p class="ql-block">  走出林下小路,眼前又是一处观景台。山下的七步沟景区一览无余,远处遥遥相对的是东太行景区,远处一景区两座山峰间的吊桥依稀可辩。</p> <p class="ql-block">  站在峰顶之巅,俯瞰着那延绵不绝的太行大山,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怀。群山如巨龙般蜿蜒,层峦叠嶂,仿佛是大自然用最雄浑的笔触,在这广袤的大地上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太行大山,见证了无数岁月的沧桑变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巍峨挺拔,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广袤无垠,让你体会到了世界的浩瀚与自身的渺小。在这一刻,所有的烦恼与忧愁似乎都随着山风飘散而去,只留下心灵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  下山的路,是钢架铁梯。扶手采用钢制,整个楼梯的结构也都是钢制的,因此看上去非常耐用且耐磨,安全性极高,实用性非常强。钢结构梯子根据山势修筑于绝壁之上,走在其上,每一步踏上去都能听到清晰的金属撞击声,这声音在空旷的空间里回荡,让人感到的是征服大山的美妙节奏。</p> <p class="ql-block">  下山的路基本上是在山脊之上,有的路段借助原始的山石而修筑,有的路段则垒砌台阶供人通行,遇到小断崖则通过梯子上下连接,若有绝壁则有悬空栈道相连。下山路七拐八拐,就像是景区建设者不经意间挥洒的一笔,又似是景区设计者精心布局的迷宫。这山路,时而紧贴峭壁,让人心惊胆战,仿佛一步之遥便是万丈深渊;时而又豁然开朗,穿林而过,阳光斑驳地洒在路面,带来一丝丝难得的温暖与慰藉。它像一条游龙,灵活地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每拐过一个弯,都像是揭开了大自然神秘面纱的一角,展现出不同的风景与风情。</p> <p class="ql-block">  走下台阶,来到景区水泥公路上。提示牌显示,这里是属于青崖寨自然保护区。河北青崖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武安市西北部的太行深山区,2006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建立河北青崖寨省级自然保护区;2012年1月,经国务院批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  据资料介绍,河北青崖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存有大量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资源,有说明太行山南段的重大地质历史事件的吕梁、蓟县、怀远三大不整合面,即中太古界变质岩与中元古界石英砂岩的角度不整合面,元古界长城系串岭沟组页岩与古生界寒武系馒头组页岩的平行不整合面,中奥陶系与石炭系中统不整合面;有长城石英砂岩形成的嶂石岩地貌;长城系石英砂岩层面形成的波痕、泥裂、交错层构造遗迹等。这些地质遗迹有深厚的地质内涵,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上述介绍,描述太专业了。不过,这番说明让人明白了马武寨、天门山为什么被废弃的原因了,原来这里已被划为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  复又来到七步沟景区,选择了另一条沟下山。下山的沟同上山的沟一样星罗着几处景观,唯一不同的是一条沟内有水流淌,一条沟内干涸枯竭。水,这自然界中最柔韧而又最富生命力的元素,一旦开始流动,便仿佛赋予了周遭世界以无尽的灵动与生机。它轻盈地穿梭于山谷之间,如同细语呢喃的精灵,用那潺潺的流水声编织出一曲曲悠扬的自然之歌。若山谷中失去了水的流淌,那将是一幅何等沉寂、缺乏灵魂的图景。山川不再因溪流绕膝而显得温婉多姿,它们会变得生硬而冷漠,仿佛失去了与时间的对话,静默地矗立于苍茫之间,缺少了那份因水而生的柔情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  两条沟最终汇合于景区天镜湖。据说,天镜湖,其名便预示着其超凡脱俗之美。湖面平静如镜,倒映着四周连绵起伏的山峦,仿佛天地间最纯净的镜像,将山水的灵秀与高远,一丝不苟地呈现于世人眼前。不过现在是冬季三九天,湖面结冰,只能按文字中的描述发挥想象力了。</p> <p class="ql-block">  之后,沿景区公路回到停车场,一天徒步到此为止。回忆今天的行程,多爬了一座山,多看了几处景,虽然路程有点长,登攀有点累,此行值得。在这次悠长而充满挑战的旅程中,意外地多爬了一座山,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路线选择,而是一场心灵与自然深刻对话的意外馈赠。</p> <p class="ql-block">  然而,正是这份不期而遇的“多余”,让眼前的风景变得异常珍贵。多看的这几处景,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盛宴,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领悟。它们教会了你,有时候,生活中的“多余”与“不期而遇”,往往藏着最宝贵的礼物。虽然路程因此变得漫长,登攀的过程也增添了几分艰难,但正是这些经历,让这次旅行变得独一无二,让心灵得到了满足与升华。</p> <p class="ql-block">  回望攀登过的大山,虽然脚步蹒跚,汗水淋漓,但心中却充满了感激与满足。因为知道,正是这些看似多余的攀登与探索,让人的世界变得更加宽广,让人的人生旅途因此而丰富多彩。此行,无疑值得。</p> <p class="ql-block">  本人照片来自同行驴友拍摄,部分图片与视频取自同行驴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用虔诚和敬畏欣赏自然,</p><p class="ql-block"> 用双腿和脚板丈量山野,</p><p class="ql-block"> 用文字和图片记录旅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行有趣的人,</p><p class="ql-block"> 记录有趣的事,</p><p class="ql-block"> 拍摄有趣的景。</p><p class="ql-block"> 有趣皆脱俗,</p><p class="ql-block"> 相知方觉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01-11 晚</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