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风光绮丽的西陵峡,西起秭归县香溪河口,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后一个同时也是最长的峡谷。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也就是现在的宜昌市的西边,故称西陵峡。西陵峡以“险”出名,以“奇”著称,奇险化为西陵峡的壮美。</p><p class="ql-block"> 国家5A级景区“三峡人家”就位于西陵峡境内的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以弯急、石奇、谷幽的特色,组成了完美的山水画卷和民俗风情。江转峰回明月湾,妙趣横生灯影峡,万仞之势石令牌,古老部落巴王寨,古朴幽深龙进溪,以及散落其中的烟火人家,无处不胜绝,无处不神奇,是摄影人出佳片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1943年5月21日至6月3日,这里发生了一场中国军队对日本军队以弱胜强的石牌保卫战役,这场迫使日夲侵略者停下进入四川脚步的著名战役意义极其重大,1943年7月9日的《新华日报》,将石牌保卫战中国军队英勇作战的精神比作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如今,当地在战斗过的遗址上恢复和建立起了一些纪念设施。供后人缅怀这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从宜昌出发前往三峡人家景区,车行一段之后,三峡大坝这个巨大的水电站建筑群就映入了眼帘。它与美丽的天空和山脉构成了另一幅壮丽的画面。三峡大坝不仅代表着现代工程的伟大成就,也与周围的自然景观和谐共存,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目睹三峡大坝横跨长江两岸的壮观景象。我感受到了人类智慧与自然力量相结合所产生的震撼力,这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敬畏,也是对人类创造力的赞叹。</p> <p class="ql-block">沿着江边前行,路过一个宁静美丽的地方。左侧是雄伟的山峰,右侧是平静碧绿的河流。河面上停泊着一艘蓝色的小船,远处山坡上的房屋若隐若现。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美好,我情不自禁地停了下来,享受这片刻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抵达三峡人家风景区,巨大的石碑两侧各有两个小亭子,其中一个挂着红色灯笼,为这个秀美的地方增添了些许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景区入口处,几条扬帆待航的帆船,与蓝天白云碧水青山,构成了一幅天然秀美的国画。</p> <p class="ql-block">当两艘船从眼前驶过时,一艘白色的游轮载满了游客,在碧绿的水波上留下一道道涟漪;另一艘货船上装满货物,正朝着前方驶去。背景中的悬崖峭壁更让景色显得壮丽无比。看着这些船只穿梭于山水之间,仿佛自己也成为了这幅画卷中的一员。</p> <p class="ql-block">在景区内漫步,左侧一座红白相间的灯塔矗立于山崖之上,右侧则是一排传统的木质吊脚楼依偎在青山绿水间。这个充满地方特色和历史韵味的场景,让我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举目四望,三峡人家的标识牌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远处山峦叠嶂,天空湛蓝无云,一艘红白相间的游轮正在江面上航行,与几条帆船相互衬托。此时此刻,所有的烦恼都被抛诸脑后,只剩下眼前的美景和内心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一位老者将江上的美景和心中的宁静描绘到画中。</p> <p class="ql-block">来到摄影人的心仪之地龙进溪。</p> <p class="ql-block">不露痕迹的场景设计犹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一位身穿当地民族服饰的人站在竹筏上吹笛子,那悠扬的笛声仿佛穿越了时空,将我带回到了纯情的慢生话里。在这个快节奏的年代,这样的场景显得格外珍贵,它让我体会到重新审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放慢脚步去感受身边的点滴。</p> <p class="ql-block">眼前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周围的一切都变得那么安静祥和。这种田园诗般的样式令人向往,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幅描绘渔家生活的画面,穿着红色衣服的美女站在船上撑着伞,船下挂着鱼网,背景是郁郁葱葱的竹林和清澈见底的小溪流。在这里,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自然怀抱,享受最纯粹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身着当地民族服装的小伙子,以舞蹈的方式还原了当年背纤拉船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几位身穿粉色古装服饰的女子,在一座桥上翩翩起舞。她们优美的舞姿与周围的景色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那一刻,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中,被这美好的景象所感染,内心充满了别样的甜美。</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这些天人合一的画面,且上行且拍摄,不断都有可以入镜的景物。</p> <p class="ql-block">两位身穿民族服饰的姑娘正在河边洗衣服,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让我感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真实生活状态。</p> <p class="ql-block">一座石拱桥横跨小溪之上,两侧绿树成荫。一对当地的青年男女正在以独特的方式倾述着相互的爱慕之意。</p> <p class="ql-block">沿着龙进溪上行,来到一座村寨。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婚礼,乱点鸳鸯谱的媒婆将一个老外游客强行撮合成了新郎,</p> <p class="ql-block">离开龙进溪,转道登山去探访石令牌和巴王寨周边的风物。</p> <p class="ql-block">上山的步道,按当地的建筑风格修成了这样的样式,也是匠心独运。</p> <p class="ql-block">满目青山都是好风景。</p> <p class="ql-block">左侧的这块巨石,就是大名鼎鼎的石令牌。</p> <p class="ql-block">雄踞江边悬崖之上的石令牌,真是威风凛凛。</p> <p class="ql-block">石令牌后面的几块巨石,被当地人命名为灯影石和孙悟空与猪八戒。</p> <p class="ql-block">离石令牌不远的地方,是当地的一个叫巴王寨的村落。</p> <p class="ql-block">这里虽然远离城市的喧嚣,但也有一些商业化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再次转回到长江边,这里有一个大拐弯叫做明月湾。</p> <p class="ql-block">在明月湾旁边,座落着一个十分清静闲适的的小镇,这就是上世纪40年代的抗日战争中,曾发生过惊天动地战斗的石牌古镇。</p> <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1943年,日本出动10万兵力,欲突破这道天险直扑重庆。中国军人凭借天险拼死抵抗。以伤亡1万余人的代价,伤亡日本军人2万余人。最后逼使日本人不得不放弃了进攻重庆的企图。</p> <p class="ql-block">当年共产党办的《新华日报》都称赞:这是一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战役。</p> <p class="ql-block">如今在古镇的旁边,矗起了一座纪念碑和抗日将士的群体雕像。</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驻军的碉堡和岗楼也大致按原样复原。</p> <p class="ql-block">街边凉亭上的标语,仿佛让我窥见了当年抗日将士的雄姿。</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当地在这里新建了一座忠烈祠。</p> <p class="ql-block">一座当年遗存的纪念石碑重新放置在忠烈祠前面,</p> <p class="ql-block">这段文字说清楚了重建忠烈祠的来龙去脉。</p> <p class="ql-block">在此时此地,我不禁联想,同样是这支军队,在1943年能够英勇抗战抵御住日寇的进攻。6年以后面对解放军却不堪一击兵败如山倒。为何会如此?答案的正解只能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向背决定一切。</p> <p class="ql-block">天然图画的三峡人家和具有深邃历史的石牌古镇,就此与你告别了。</p> <p class="ql-block">返程途中,又经过了葛洲坝水电枢纽建筑群。下一篇,我将用画意摄影的技法,呈现我对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所见、所摄和感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