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福建诏安,享有“中国青梅之乡”的美誉。梅花,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竞相描绘的对象,那冰肌玉骨、暗香浮动的姿态,令人神往。听闻诏安的梅花已然盛开,我便怀着对梅花的仰慕,从厦门驱车三小时,只为一睹这冬日的精灵。</p> <p class="ql-block">在诏安梅岭镇南门村,有一座明代抗倭古城——悬钟古城,静静地矗立着。古城因地形酷似悬钟而得名,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与龙海镇海卫古城、漳浦六鳌古城、东山铜山古城并称为四座海防古城,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这里是福建省离北回归线最近的一个渔村,有着“沉东京、浮南澳”的传说,现称为南门村。悬钟古城是一片纯净原始的土地,美丽而静谧,城堡古树,碑林庙宇,海涛磐石,神秘传说,交相辉映,宛如一幅古朴的画卷,不断流转。</p> <p class="ql-block">四座海防古城中,镇海为卫,其他三城分别设立千户所。四城等距离排列,犹如四位严阵以待的巨人,日夜守护着海防前线,构成了一道捍卫海疆的坚固防线。我曾去过漳州四座海防古城中的三座,对今天的到访满怀期待,想在这座古城中探寻历史的痕迹,感受古人的智慧与勇气。</p> <p class="ql-block">明朝初年,日本海盗在我国东南海疆肆虐,常以贸易为名,劫掠航船、袭扰百姓。为加强海防、巩固政权,明太祖朱元璋实施严厉的海禁政策,并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命江夏侯周德兴在福建沿海督建卫所。其中,镇海卫统左、右、中、前、后五个千户所及陆鳌、铜山、悬钟三个守御千户所。悬钟城初建时驻军将士1200多名,配备战舰、快艇等各类海军用船数十艘。嘉靖年间,海禁政策加码,一些沿海乡民“结倭互市”,进行武装走私活动,后来发展到勾结倭寇,蹂躏乡土,屠杀同胞。1562年,诏安梅岭人吴平集结倭寇力量,招纳海盗、流氓一万多人,盘踞在梅岭一带。朝廷下令戚继光、俞大猷“严督兵将,协心夹剿”。1565年8月,戚家军进至梅岭,吴平率部南逃,占据闽广交界的南澳岛。戚继光征用大批渔船,载石沉塞港口,调战船封锁南澳岛,切断吴平海上逃路。9月,戚家军在龙眼沙建立滩头据点。吴平遣兵2000人设伏,以小股诱战,被戚继光识破。戚家军击退小股之敌后并未追击。待吴平主动进攻,戚家军一面迎战,一面撒散预制的劝降檄文。吴平党羽军心动摇,戚家军乘势猛攻,大获全胜。吴平遁入森林。10月,戚、俞两军水、陆夹击南澳岛,俘、斩吴平部下1.5万人。吴平遁逃安南(今越南)。次年,闽广官兵追击吴平于安南万桥山澳,会同安南百宁宣抚司发兵征剿,施用火攻焚烧吴平所剩船只。吴平大败赴水而死。至此,东南沿海倭患基本荡平。</p> <p class="ql-block">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东南海防,在全国筑起了六十多座防御工事,悬钟城就此诞生,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悬钟古城西门是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城门。城内至今仍生息着不少人家,他们或许是当年守卫海防官宦的后裔。漫步在古城的石板路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岁月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在抗倭斗争中,悬钟古城成为东南沿海抗倭御寇的一大雄镇而远近闻名。一代名将戚继光、俞大猷都曾屯兵于此,是明清两代东南沿海的要塞之一。民族英雄郑成功之父郑芝龙也曾屯兵悬钟城,抗击荷兰侵略者与沿海一些零星的海上武装集团。清代诏安著名诗人黄开泰的《悬钟怀古》,写出了它所处的重要位置与不同寻常的经历:“平荡倭寇气如虹,故垒当年想戚公。极浦偏舟归夕照,寒山旧楼噪秋虫。吐吞潮汐涛声壮,坐镇东南地势雄。欲叩英魂觅无处,海天怅望动愁肠。”</p> <p class="ql-block">悬钟古城最知名的当属关帝庙。关帝庙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初时在城东北,隆庆四年(1570年)迁至城西门(即现址),由门楼、拜亭、正殿组成,面朝大海,背靠果老山。庙宇虽小而香火旺盛,朝拜者甚众。关帝庙见证了古城的兴衰,也承载着人们对平安与正义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关帝庙规模不大,却颇具特色。庙顶的雨水通过四个水槽流出,水槽设计为龙嘴,象征龙吐水。屋脊用剪瓷雕成两个龙头,显得与众不同。庙里供奉的关帝爷神像,与东山铜陵关帝庙(台湾关帝庙的香缘祖庙)的神像是同一段樟木雕成的,十分有灵感。相传明崇祯六年(1633年)10月,海贼刘香劫掠诏安沿海一带,围攻悬钟城,夜间看到有兵将巡城而不敢进犯,后辗转探知是关帝显灵,惊悚而不再妄动。为泄愤,他们派人扮作香客混入庙中,在帝君圣像上钉了一支铁钉以定住关公,据说这支铁钉至今还留在圣像身上。庙里有一副楹联:“英雄几见称夫子,豪杰于斯乃圣人。”意思是,作为一名武将,关云长死后被尊为“夫子”,当作“圣人”,这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p> <p class="ql-block">古城背后是郁郁葱葱的果老山,山不高,海拔仅61.5米,怪石嵯峨,八峰环拱。山上有明朝嘉靖、隆庆、万历年间驻守的武将、文士及巡查官员留下的题咏石刻几十处,或记载史事,或歌咏山水,或抒发情感,楷、行、隶、篆等各种书体俱全,可谓难得的书法宝库。一方“胜利”石刻,乃民国卅四年的县长钟日兴于抗战后所题,在自古就是抗倭前哨的英雄古城留下这样一方纪念,可谓意味深长。</p> <p class="ql-block">出古城南门,沿着台阶拾级而下,走不远路,眼前豁然开朗。只见蓝天之下,大海无涯。远眺,碧波万顷,汹涌澎湃;近看,潮起潮落,气象万千。素有“钟门巨浪”之称,乃诏安二十四景之一。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仿佛在诉说着古城的往昔与今朝。</p> <p class="ql-block">距离悬钟城不到两公里处,有天然巨石如镜台般巍然屹立在海滨:其中一块高大竖耸如屏,其余石块接连横置其下如平台,宽可容纳数十人。巨石上镌刻着气势磅礴的三个大字:望洋台,每个字约有1.5米见方,笔力雄浑。它出自明代福建布政司右参政蔡潮之手。蔡潮于明嘉靖年间分巡沿海郡县,漳州境内处处可见他的题刻。登临其上,果见海天一色,波涛滚滚涌来,令人不由生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p> <p class="ql-block">登临城后的望洋台,放眼望去,海天一色、烟波浩渺。那无垠的海面,仿佛与天相接,令人心旷神怡。在这片浩渺的天地间,古城的历史与自然的壮丽完美融合,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望洋台下,几十米远处有两块风动石。其中一块很像邻近东山铜陵镇关帝庙前的那块,因此有“兄弟石”的说法。这两块石头静静地守护着古城,见证着岁月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另一块因海水的不断侵蚀,表层形成了密密麻麻、状似蜂窝的纹路,显得尤为奇特。风动石历经千百万年来的风吹雨打依然纹丝不动,让人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逛了古城一圈未能寻到梅花踪迹,一打听要看梅花,还得驱车50分钟去到红星乡。</p> <p class="ql-block">紫梅山庄位于乌山西南部,每年的寒冬腊月,满园的梅花竞相绽放,可谓“乌山藏古道,峻岭飘梅香”。</p> <p class="ql-block">曲径通幽处,梅花次第开。</p> <p class="ql-block">“紫梅山庄”原称“煮粥坑”,在闽南话中“煮粥”与“紫梅”谐音,由此得名。紫梅山庄占地面积800亩,主要种植白粉梅、青竹梅,山上梅树种植呈梯田式。每到寒冬腊月,可谓“乌山藏古道,峻岭飘梅香”。</p> <p class="ql-block">应接不暇的梅花林,层层叠叠呈梯田状分布漫延线条和色块的完美组合,疏密之间的绝妙搭配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的积淀和清新典雅的气质。</p> <p class="ql-block">红星乡的寒冬腊月,可谓“乌山藏古道,峻岭飘梅香”。走进紫梅花海,你一定会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上有蓝天白云做基调,下有白梅做衬托,如果这个时候再加上你,真是应了那句“人在花中笑 花在人旁俏”。</p> <p class="ql-block">美景短暂只想邀您千山暮雪处,登高望梅</p><p class="ql-block">与您梅语芳菲间,画里品梅和您花间寻梅中,遇见良缘。</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年春来早,在诏安紫梅山庄,难见“梅雪争春未肯降”的银装素裹,却在“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的千亩梅林中尽窥春意。元旦刚过十天,这里的梅花已缀满枝头喜报春信,迎来盛放花期。</p> <p class="ql-block">在紫梅山庄的赏梅亭、吟梅阁中一览这梅山壮阔,千亩梅林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p><p class="ql-block">望无边梅园,银装素裹</p> <p class="ql-block">紫梅山庄的梅林,或是翠鸟独立枝头报春,或是蝴蝶徘徊偷尝花蜜,或是蜜蜂迷恋盛开白梅的花粉,或是花枝摇曳投影在蓝天之下……秀篆的“梅”好瞬间惊艳了时光。</p> <p class="ql-block">在白色茫茫的梅海中好不容易发现了两棵红梅。</p> <p class="ql-block">领略了紫梅山庄的无滤镜、原生态花海,踏过流水小坝,镜头来到了梅园。 溪水潺潺,鸟语花香。梅园是金溪环绕而成的三角洲,占地约130亩,建有漫步道及木栈道、休闲小木屋、革命历史展览馆、青梅博物馆、休闲凉亭、观光长廊等。梅园凸显当地梅花主题,据说,每年的这个时候引来各地游客前来观赏,最高峰每日达一万多游客。梅园与溪对岸的梅花观光园、古榕树公园连作一片,打造成一个集梅花观光、休闲度假一体的特色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同车人归心似箭,又听工作人员说梅园位于乌山脚下,今年天气尚热,梅花开得不多,我们就压缩行程在这里只待半个小时,没有远涉小湖对岸,登山赏梅。</p> <p class="ql-block">可以告慰的是,在梅园入口的马路对面闻到了一阵梅香,一片梅花引面而来,算是弥补了在梅园“没”花可见的缺撼。</p> <p class="ql-block">“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古诗的意境跟诏安的梅花非常配!</p> <p class="ql-block">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香扑鼻来,梅花喜欢在寒冬里绽放,越是寒冷,开得越起劲,也因此梅花自古就被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品质,是多少文人墨客的钟爱!</p> <p class="ql-block">在冬日里赏梅是一种享受,赏的不只是梅花的美,梅花的香,更是一种对梅花精神品质的景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