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展览延展1月16——25日)</p> <p class="ql-block">为时2天的《时光的回声:欧洲古典铜版画收藏展》,今天是最后一天,虽气温骤降,却还是坚持着驱车2小时,赶往北京昌平寶隆藝術區。无疑,这是一场稍纵即逝的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不仅有难得一见的梵蒂冈博物馆的拉斐尔挂毯完整的铜版画;乔瓦尼·巴蒂斯塔·皮拉内西和他的老师朱塞佩·瓦西的几组铜版画之外,更值得围观的还有稀缺的大尺幅欧洲老铜版画原件。</p> <p class="ql-block">欧洲老铜版画,作为影像技术出现前的文献复制与推广,多是由雕版师刻出版后与活字版拼版而成图文版。因此,欧洲人都明白,如果是一本旧版图书,其中的插图,都是版画原拓。古罗马时代的雕塑、绘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绘画,能够得以流传,与雕版师的版画刻录与印刷的结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欧洲人习惯于看到有插图的老版图书,都要小心地把图取下来,用玻璃纸包起,拿到文物市场去卖。中国没有这样的工业传统,也就没有这样的意识。即便是铜版画得到重视的乾隆盛世,其以《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平定台湾战图册》为代表的铜版画战图系列,也多由乾隆皇帝御制,委托法国铜版画师经数年雕版制作而成。但代价昂贵仅限大臣和皇室内部少量流传,民间根本见不到。即便这样的图书,或与文字拼印在一起的欧洲老铜版画出现在国人眼前,也多认为是印刷品,无力给以重视。殊不知,这样的老铜版画,都是有迹可循的文献与古董。都是影像技术以前今已失传了的巅峰级别的绘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幸运今天这样的一次出行,除却认识了策展人(藏家)余根晖先生,还真切地看到了在国内极为罕见的这场浩繁的欧洲老铜版画展事。时间虽短,却蔚为壮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