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静思 墨香满盈 ‍——访苏州静思书院

祁峯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座落在苏州十全街滚绣坊41号的静思书院的前身是(吴氏继志义庄)创建于明代,清宣统三年(1911)购置庄房于此。这里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从义庄到书院,它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如今的静思书院,宛如一位静谧的老者,在喧嚣的城市中保留着一片宁静的天地。现在它为台湾慈济慈善志业基金会所属,更名为《静思书院》。成为人们心灵栖息之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踏入静思书院的大门,仿佛踏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这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那是书籍散发的气息,也是文化传承的味道。书院里的人们或驻足观赏,或轻声交谈,他们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传统文化的敬意来到这里。这里的一砖一瓦都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静思书轩是书院里的一颗明珠。店内的书籍琳琅满目,每一本都像是等待有缘人的青睐。那佛像静静地伫立仿佛在为每一位读者祈福。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心灵的慰藉,可以在墨香中寻找生活的真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静思书轩里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图书,鲜花盆栽点缀其间,为书轩增添了几分生机。这里安静得只能听到翻书的声音,那是一种心灵与文字对话的声音。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能有这样一个地方让人静下心来阅读,委实难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书院还是一个充满禅意的地方。提醒着人们要懂得知足常乐,要以善解人意的心去面对生活。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力量,能让浮躁的心平静下来,让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书院的墙上挂着一幅幅书法作品,这些作品如同无声的老师,向人们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书法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文化的传承,它们让书院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书院的茶室里,竹帘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窗台上的圆形垫子和方形托盘,还有那精致的茶具,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雅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里,透过窗户可以看到街边,仿佛是现代与传统的交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里,人们可以品一杯香茗,让茶香在口中漫步,让思绪随着茶香飘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里,茶室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那是宁静与惬意的味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里,人们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享受片刻的清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后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台湾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于1966年在中国台湾花莲成立,其创始人为证严上人。证严上人原名王靖云,号静思,生于1937.5.11。1963年正式削发出家。1993年被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2012年被马来西亚槟城州元首封予拿都斯里勋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基金会成立后以“克已,克勤,克俭,克难”为宗旨。以慈善,医疗,教育,人文为四大志业。另有骨髓捐献,环境保护,社区志工,国际賑灾项目,统称为“四大志业八大法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证严上人出家之初,就以“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精神,自耕自食。秉持“诚实守信”的原则,经历六十年辛勤耕耘,先后对全球七十多国家和地区进行援助。并在北京,苏州,厦门等地以“静思书院”名义开办慈善机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慈善志业——“济贫教富,教富济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医疗志业——“以人为本,以病为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教育志业——“教之以德,育之以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人文志业——“人品典范,文史流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骨髓捐献——“捐髓救人,无损已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环境保护——“用鼓掌的双手做环保,用爱心变黄金,让黄金变爱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社区志工——“里仁为美,守望相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国际救援——“大爱地球村,真情扶苦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6年被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又于2008年1月14日更进一步被民政部颁定为首家境外团体在内地设立的全国性基金会。</span></p> <p class="ql-block"> 2025.1.12摄于苏州静思书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