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贺提畅获感动省城十大人物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丁书强</p><p class="ql-block">从小身残不自哀,春风给力筑吟台。</p><p class="ql-block">今将诗作支撑点,敢把大唐拎起来。</p> <p class="ql-block">丁书强先生的诗作除了巧妙地运用格律,使作品锵锵有力,便于诵读之外,还有一大特色,就是语言在清晰、明快的基础上,更注重意象的生动、活泼,摒弃了某些作品中故弄玄虚,让人不知所以的艰涩之感。</p> <p class="ql-block">诗作必须注重题目,尤其是绝句,短短四句话,不可能囊括你要表达的全部内容,有些也不适合在诗句中表达。</p><p class="ql-block">丁先生的题目就内涵丰富,交待了不可能在诗中涉及又必不可少的内容。人物是残疾人,有着动人的事迹,获得了某一级别的某个奖项,从而让人一目了然的知道了诗作的写作背景。</p> <p class="ql-block">起句:“从小身残不自哀”,这句近乎白话的文字,写活了人物的经历和思想风貌,浅显明了,一个身残、坚强、乐观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p> <p class="ql-block">承句:“春风给力筑吟台”,这句交待的是社会环境,也是对这个社会的赞咏。即我们这个社会对残疾人特殊的关怀和帮助,在诗词领域,残疾人也毫无例外的得到了这一份特殊的关爱。</p><p class="ql-block">同时,承句承上启下,一个“吟台”,既有对特殊的诗词领域的表述,也为引入下面的内容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这首诗的精彩之处,在于它的转结句。“今将诗作支撑点,敢把大唐拎起来。”</p><p class="ql-block">作者大胆的化用“力学之父”阿基米德的经典语录“给我一个足够长的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并且完全把它变成了诗作的语言。</p><p class="ql-block">现在有了诗作支撑点,有了今天的文化氛围,有了今天作者的努力,什么大唐盛世的诗歌是不可愈越的巅峰,什么诗仙、诗圣、诗魔、诗佛、诗鬼,统统不在话下。</p> <p class="ql-block">阿基米德的经典语言,凡是上过初级中学的人都清楚,但这不是他的自负,更不是他的狂傲,因为他强调了杠杆和支撑点,所以,这个观点,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阐述的是科学领域的力学原理。</p><p class="ql-block">我们的作者在这里,也不是狂傲,而是对社会环境的歌咏,对主人公的赞誉,是对主人公诗歌作品成就和气魄的褒奖。“敢把大唐拎起来”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自信,何等的浪漫!</p><p class="ql-block">用典而无痕,这样通俗明白的语言,清新而典雅的用典方法,是很多诗词作者做不到的,而这些正是丁先生诗作的独到之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