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五谷丰登(谷秀英)</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62754827</p><p class="ql-block">封面及图1:我1958年進初一照片</p><p class="ql-block">图2:未名拍摄提供</p><p class="ql-block">图3:侄孙女剧照</p> <p class="ql-block"> 1958年我在芜湖市安师大附中上初一。那年的期末考试一结束,班主任黄永绥老师就在班上宣布,由于国家交通紧张,要求家在外地的同学留校过革命化春节。黄老师的动员令一结束,我就知道是特指我,田大均和贺计萍三人的。</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班上本市的走读生在家休息。家住附近农村的住校生陆陆续续离校回家。唯独我们三人留校过革命化春节。</p><p class="ql-block"> 我,1958年父母所在单位大别山工程一竣工,全部人马就被调到皖南山区建没一个新的国家重点工程。工程在深山老林里,距离县城还有一百多里。那时没有公路,不通车。学校动员留校过革命化春节,就是给回家过年我也没办法回去呀!我是1958年7月初路过芜湖在芜湖参加小升初升学考试的,考试结束我就一人留在芜湖,我根本不知道家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田大均跟我一样,是抗日战争反攻阶段出生的。他的父母是东北抗联战士。他一出生母亲就把他丢在长白山养父母家,母亲义无反顾地奔向抗日战场。之后解放战争,从东北打到海南岛,接着赴朝参战。朝鲜战爭一结束,他的父母第一批回国,要把他接回。无奈他死活不肯跟父母走。东躲西藏赖在养父母家。直到1958年前后他的养父母相继去世他才无可奈何来到父母身边。可是来到父母身边仅仅几个月,他的父母又被派到祖国的大西北。他每次接到父母来信,信封都是写着兰州xx信箱。他更不知道父母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贺计萍是地地道道芜湖人。她的父母是芜湖行署工作人员。1958年在我们初中开学前调到屯溪(现黄山市)工作,把她一人丢在芜湖上学。她是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她和我们不同,那时芜湖到屯溪有公路,乘汽车可以直达。学校动员是动员,但只要她执意要回去还是可以离校回家过年的。但那个时代孩子听党的话,学校动员留校过年就留校过年,绝对服从。</p><p class="ql-block"> 我们三人不分男女,天天在一起,形影不离。田大均想他长白山养父母。我想淮安老家,贺计萍想她屯溪父母。有时贺计萍还跟我们絮絮叨叨讲起芜湖过年的特色小吃八宝菜、酱肉、薰鱼……我们俩土老冒就像听天方夜谭,听得一楞一楞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年三十早上,语文老师胡克英给我们送来三十个热气腾腾的饺子。胡老师是山东人。她待我们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接过三盒饱含深情的饺子,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三十个饺子我们没舍得吃,送到厨房請师傅蒸蒸,中午我们拿到饭厅和同桌留校过年的高三大哥哥们分享,大哥哥们夸我们懂事。</p><p class="ql-block"> 大年三十晚上年夜饭。总务主任胡德渊来到大礼堂(兼饭厅)要我们不要想家,吃好!玩好!年夜饭除了一桶白米饭外,有一钵红烧肉,一盆三鲜汤,一钵炒三絲,一钵绿油油的青菜。大哥哥们照顾我们,把菜往我们碗里一个劲的搛,搞得我们怪不好意思的。</p> <p class="ql-block"> 晚上七时,春节晚会准时开始。住在本市的走读生基本上都回来陪我们过年了。节目都是住在本市的髙年级大哥哥大姐姐们为我们准备的,唱歌跳舞,吹拉弹唱热闹极了!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活报剧(类似于现在的小品)叫什么名字我记不得了,我现在就临时编一个名子叫巜崇洋媚外》吧!只见台的左边一个穿中山装的青年一边唱“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髙……”,兴高采烈地一蹦一跳上台。右边一个假洋鬼子仿照美国喜剧演员卓别林留着卓别林式八字胡子,头戴卓别林式帽子,身穿卓别林式西装,脚蹬卓别林式皮鞋,手持卓别林式文明棍,迈着卓别林式步子,哼着我们听不懂的西洋曲子摇摇晃晃走上台。他们俩在台上蹦蹦跳跳,做鬼脸出洋相,不时引得我们哄堂大笑。一个说中国好,一个说外国好;一个说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一个夸两河流域文明;一个夸中国四大发明,一个夸西方科技;一个夸屈原《离骚》,司马迁《史记》,四大名著,一个夸西方薄卡丘《十日谈》,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一个夸全国人民大团结,要把社会主义中国建设好,一个夸……。最后假洋鬼子说不过穿中山装的青年,把文明棍向天上一指,身子向后一仰,趾髙气扬阴阳怪气地吹嘘“外国月亮比中国圆”。也不知他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竟然仰八叉跌倒了,把我们笑得肚子疼,连说“活该活该”。</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一次留校过年。过得愉快且有意义。有打油诗为证:</p><p class="ql-block"> 三个小伙伴</p><p class="ql-block"> 留校过新年</p><p class="ql-block"> 附中就是家</p><p class="ql-block"> 天天乐哈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