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小记 - 20240712 无锡南长街、灵山大佛

魏果子

<p class="ql-block">周内到无锡参加客户活动,刚好无锡有几位朋友,表弟退伍后选择在无锡宜兴生活,之前单位的小许在此作芯片相关工作,无锡分行的陈总也几年不见,这次借此机会见面聊聊,很开心。</p> <p class="ql-block">住在无锡南长街附近,下午就在这条古街转转。南长街是无锡的一条老街,街内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大运河畔典型的江南水乡,被誉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街区以古运河为轴,寺、塔、河、街、桥、窑、坊众多景观组成特色环境,构筑了独具风韵的江南水弄堂。而始建于明代、飞架运河两岸的“清名桥”则是街区内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穿过城市的古运河</p> <p class="ql-block">先吃碗银丝面,苏州、无锡的面条略偏甜,浇头决定价格,味道不错</p> <p class="ql-block">民居沿运河而建,江南水乡温婉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大窑路,曾经的烧窑地方,留下废弃的砖瓦窑</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古运河</p> <p class="ql-block">大雨磅礴</p> <p class="ql-block">南长街附近的南禅寺</p> <p class="ql-block">参观企业,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很高</p> <p class="ql-block">无锡是荣毅仁老先生的家乡,参观荣氏老宅</p> <p class="ql-block">晚上和表弟、小许在南长街聚聚</p> <p class="ql-block">客户活动结束,再次到南禅寺转转。南禅寺,又名福圣禅院,地处无锡老城南隅古运河畔,始建于南梁太清元年(547年),初名护国寺,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北宋雍熙元年(984年)建塔(后名妙光塔),北宋崇宁三年(1023-1031年)重修寺院,赐额“福圣禅院”,俗称“南禅寺”,有“江南最胜丛林”之称 </p> 去小许公司附近转转,顺路到东林书院看看。东林书院位又称“龟山书院”,由著名学者杨时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顾宪成、高攀龙等人重建书院并在此讲学,他们倡导的“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在明末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使得书院声名大著。明末,东林书院成为东林党人的聚集地,东林党人以顾宪成为代表,主张清正廉明的政治风气。东林学派则是在学术上承袭程朱理学,强调理学的社会功能和道德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东林书院因东林党人和东林学派的活动而闻名于世,成为明清之际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东林书院内悬挂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表现的是读书人既认真读书,又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 <p class="ql-block">和小许吃过中午饭,他推荐宜兴冠璋古道,登临山顶后可以看到灵山大佛,估计一个小时就能登顶,难度不大。听着不错,在无锡还能爬个山,那就这里了。表弟开车走环湖路,太湖美景尽入眼中。</p> <p class="ql-block">忽见大佛矗立半空中</p> <p class="ql-block">冠璋古道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开始登山,下起了小雨</p> <p class="ql-block">约半个小时即登到山顶</p> 雨停,云还在走,远望太湖和灵山大佛,湖光山色,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风景大美,这山爬的太值了,还是要找时间出来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p class="ql-block">灵山大佛是灵山胜境的标志性景观,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马山镇灵山大佛高88米,总共耗用铜725吨。佛体坐落于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1997年11月15日落成开光。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p> <p class="ql-block">下山刚刚15点,表弟把我们送到高铁站,带着陈总、表弟送的紫砂壶和小许送的水蜜桃,晚上顺利回到西安。无锡三日行,既见到好友,又徒步山水间,人好景美,特别开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