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形式与内容</b>——艺术圈里一个永恒的话题。把理论家的文字和实践家的作品相互关照,往往是一头雾水,那些大致吻合的,也基本与正治挂钩。以中国艺术史见长、享有世界学术声誉的艺术史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艺术史教授美国人高居翰曾说:“<b>理论上的偏爱与真正的喜好之间存有偏差</b>。”看来是那么回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美的景观在画家面前都是被动的,他爱怎么画就怎么画,没有画种、形式规定,一任画家自由选择。至于最后的作品怎样?是否被认同?价值如何?当事人、欣赏者说了都不算,评论家的言语也只是一家之言而已,<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后还得是时间老人拍板,</span>体现在日后的收藏、拍卖行情上,最终的结局,也许归属机构、个人收藏,也可能无人问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南水乡,画得象塞北;桂林山水,画得象黄山;黄山,却画得如太行……就算笔墨再好,没有当地特征韵味、精神内涵,即便是出自名家之手,价值也会大打折扣。一个深谙形式与内容的画家作品,本地观赏者一看就知道画面里的景观是他的家乡,那怕现实里根本没有对应的景色。比如吴冠中油画桂林,就是这样的作品。画家通过观察,做足案头功课,理解桂林山水的精神实质,再经笔墨提炼,最终出来的画面形式,怎么看都是恰如其分的美!</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吴冠中《桂林山村》90x90 cm 中国美术馆藏(1972)网络图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吴冠中油画作品 漓江之一 尺寸 600x520cm 网络图片】</b></p> <p class="ql-block">书法也是一样。如果作品让观赏者获得的感觉与作品文字内容无不相干,甚至恶心,纵然笔墨线条早好、章法节奏构成的形式再美,本质上也是白搭,也可能得到一时“好评”,时间最后会给出公允结果——默默无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直认为,书法作品是离不开文字内容,尽管完成后文字有可能不再被关注,但它是作者创作初心想表达的东西,没有它作者就没有精神寄托,<span style="font-size:18px;">笔墨犹如行尸走肉</span>。现实里有些书法家根本不考虑内容如何,拿起笔就写,严格说那不是创作,只是应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具体创作,就行草书而言,如果一件作品中的字的大小、俯仰、轻重、浓淡与内容毫无关联,形成的节奏自然也与内容无关,单纯形式而已,回头再看文字内容,会有莫名其妙之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网上有林语堂《不懂书法,别谈中国艺术!》的帖子,核心观点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b style="font-size:18px;">欣赏中国书法,是全然不顾其字面含义的,人们仅仅欣赏它的线条和构造</b><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实是小编改了林先生的原文题目。它出自林先生</span>《中国人》一书之《中国书法》。文章开门见山说:“<b>一切艺术的问题都是韵律问题</b>”,还说:“<b>在我看来,书法代表了韵律和构造最为抽象的原则,它与绘画的关系,恰如纯数学与工程学或天文学的关系。欣赏中国书法,是全然不顾其字面含义的,人们仅仅欣赏它的线条和构造。于是,在研习和欣赏这种线条的兢力和构造的优美之时,中国人就获得了一种完全的自由,全神贯注于具体的形式,内容则撇开不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写此文时林先生大约不惑,一个不以书法为主业的文化人说出如此精辟的语言,确实让书家脸面尽失。有一点必须指出:书法的创作者与欣赏者都文化人,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观点存在的前提条件</span>。换言之,林先生是处于“文化场”里看书法,传统文化是二者的共同基础,脱离了这一基石谈书法韵律无异于空中楼阁里说嘴经——浮言虚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书法作品的内容究竟是什么?说是文字吧,马上遭怼:金文拓片、汉碑、晋帖、残简的内容是什么?能读得通吗?不照样爱不释手?也有人说:书法不是抄写诗词文章,结字、线条、字势、墨色、留白、章法、节奏等书法本体才是作品内容。又有人不同意了:这些冷冰冰的书写技巧,分明就是“技术控”。还有人会说,书法是抽象美。马上又有人站起说,扪心自问,没有自欺欺人吧?<span style="font-size:18px;">迄今为止,没见一位古人、一本书家、一篇文章具体说清书法作品的内容是什么?古人没有这个概念,今人也才刚刚起步,何况还是极少数人的步履蹒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展厅里有人形象地说,悬挂的作品仿佛就像条条的腊肉。三十年前还能有地域风格区别,今天除了字体,几乎尽是雷同的长篇多字小字径,线条形态、章法节奏、墨色变化和整体风格大多雷同。就算</span>有了古人笔墨,却无古人学识涵养,更无古人孤傲风姿,除了重复古人再无其它。<span style="font-size:18px;">近几届的国展,展前官宣无不精彩,一旦开放,大多失望,吐槽一片,甚至连“死亡“这样不祥的词汇都出来了:“</span><b style="font-size:18px;">书法正在走向死亡</b><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b style="font-size:18px;">书法早已死亡</b><span style="font-size:18px;">”……虽说有些偏激,但绝不像组织者所说的“代表……最高水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究竟何为书法作品的内容?当过滤掉文字内容、形式技术,一幅作品最后还能剩什么?其实也只有情绪!就是带给欣赏者的内心感觉:或平静,或痛苦,或烦躁激昂,或波澜起伏、优雅陶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代孙过庭《书谱》里说:“<b>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则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时代的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里有这样的描述:“<b>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宋欧阳修读罢古法帖说:<b>所谓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哀侯病、叙睽离、通讯问,施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盖其初非用意,而逸笔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披卷发函,烂然在目,使骤见惊艳,徐而视之,其意态如无穷尽,使后世得之,以为奇玩而想见其为人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怎么看都像是看透了技法及其背后蕴藏的情绪。换句话,内容与形式的结晶就是情绪。<b>如果把书法美的根本归于节奏,那它的灵魂便是情绪</b>。看千年以来推崇的《兰亭序》《祭侄稿》《寒食帖》,怕是最具说服力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兰亭序》局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祭侄稿》局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寒食帖》局部</b></p> <p class="ql-block">蓦然回首,想起了那句老话——<b>艺术是不能解析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