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世纪20、30年代,著名建筑大师邬达克在乌鲁木齐南路与永嘉路沿线地区留下很多作品,其中最受关注的作品之一当属乌鲁木齐南路64号。2018年8月,乌鲁木齐南路64号修缮工程正式启动。修缮人员反复研究了邬达克当年的建筑图纸,在“修旧如旧”的大原则下,结合当下实际,对老房子来了一番“内外兼修”。取名“66梧桐院·天平邻里汇”。</p> <p class="ql-block">一号楼历史建筑中的“梧桐解忧坊”“汇治理议事厅”“志愿者服务站”“影厅”“书吧”等空间各具特色,既是社区邻里沟通、协商之地,也是老少咸宜的文化体验空间。二号楼由著名商家星巴克入驻。三号楼一层为社区食堂。</p> <p class="ql-block">一号楼始建于1932年,设计严谨、布局合理,细部装饰和处理恰到好处,体现了乌达克设计师的个人设计理念和技巧。建筑的屋顶陡峭,覆有红色机制瓦,开有棚式老虎窗为阁楼吸纳采光,这些都是英式乡村住宅明显的形象特征。</p> <p class="ql-block">此次保护修缮去除了建筑的后期搭建和历史添加物,尽可能地恢复了初建时的历史风貌。通过清洗和修复,恢复了清水红砖墙的原有色调和质感,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外立面木构件。</p> <p class="ql-block">为复原建筑室内环境,修缮中还对设计师邬达克其他同类型作品进行了大量调研,按照原样式、原工艺、原材料恢复地坪、木踢脚线、天花线脚、木门,并和历史原物加以区别。</p> <p class="ql-block">为协调现状建筑与文物建筑,在现状建筑立面改造时,以不改变现状轮廓线为前提,采用了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重新设计建筑立面,使其简洁、富有韵律感,与文物有一定区别。</p> <p class="ql-block">同时,充分汲取周边历史建筑的特征,采用泰山砖、水刷石等上海传统材料,提升建筑品质,与衡复风貌区历史风貌相符。</p> <p class="ql-block">三号楼一层为社区食堂,因菜品丰富、价廉味美,迅速成为全市著名“网红食堂”,每天的排队长龙已成为街区一景。</p> <p class="ql-block">对乌鲁木齐南路64号的活化利用之举,成功的保护了文物建筑,让不可移动文物,在基本历史风貌不改动的前提下,从面向特定群体到服务万千市民,从“犹抱琵琶半遮面”到完全“拆除围墙”,是一个充分紧贴时代的成功例子。</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乌鲁木齐南路的衡复艺术中心,这座充满优雅气息的百年洋房原名为美国共济会堂。解放之后作为徐汇区政协礼堂沿用数十载。</p> <p class="ql-block">衡复艺术中心历史街区就坐落于此,包括乌鲁木齐南路178号。如今,该区域经过整体保护修缮提升已然成为了“魅力衡复”最重要的文化地标和艺术高地。</p> <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南路180号外墙面为清水红砖,陡峭的屋顶上点缀老虎窗,局部半露木构架使其带有明显的英国乡村风情;这里也是由乌达克设计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外墙面采用浅黄饰面,与红色机平瓦屋面和红砖拼砌的拱形门斗搭配在一起,不矜不盈,十分典雅。</p> <p class="ql-block">都说梧桐深处最上海,而掩映在梧桐浓荫之中,有着一幢极美的老房子,这就是衡复艺术中心。</p> <p class="ql-block">这座充满优雅气息的百年洋房,修建于1929年,原名为美国共济会堂,1949年1月在本建筑内成立了中国美生总会,又名“美生堂”。</p> <p class="ql-block">步入室内,原有的地坪、天花、木制楼梯也一并得以保留,走过原装木楼梯上到二楼,层高7米的大展厅映入眼帘。高挑的敞开式屋顶、大气的半圆花格窗尽显衡复艺术中心的神韵与气派。</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徐汇区政协礼堂使用。解放之后作为徐汇区政协礼堂沿用数十载,经徐房集团整体修缮后打造为衡复艺术中心,2019年11月重回大众视野。</p> <p class="ql-block">去年11月重回大众视野,可以一览法国水晶世家BACCARAT巴卡拉传奇大展,也可体验巴卡拉特制上海限定鸡尾酒与法式下午茶!</p> <p class="ql-block">无论是在花园里欣赏洋房全貌,还是在老建筑里欣赏园景,都像在体验一幅幅画作。</p> <p class="ql-block">九十载往昔风云消散在滚滚红尘中,我们仅能触摸着木扶手感受岁月变迁所留下的余温。</p> <p class="ql-block">衡复风貌区成为了顶级品牌集聚地、时尚新品首发地、高雅艺术首展地、精品活动举办地,以此助力徐汇区打造历史与当代完美融合的“全球城市的衡复样本”。今天只是参观了衡复风貌区的一部分建筑,上海的发展就已经是令人感慨令人陶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