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祖父:陆纡字叔盘,官至城门校尉。</p><p class="ql-block">父亲:陆骏字季才,官至九江都尉。</p><p class="ql-block">妻子:孙氏孙策之女。</p><p class="ql-block">弟弟:陆瑁字子璋,在吴国官至选曹尚书。</p><p class="ql-block">姐妹:陆氏,顾邵之妻,生顾谭、顾承。</p><p class="ql-block">长子:陆延早夭。</p> <p class="ql-block">次子:陆抗(226年—274年),字幼节,官至大司马、荆州牧,袭封江陵县侯。吴国名将,吴国后期重要的军事将领。凤凰三年(274年),陆抗去世,终年四十九岁。陆抗与父亲陆逊皆是吴国的中流砥柱,并称“逊抗 ”,是吴国最后的名将。</p> <p class="ql-block">赤乌八年(245年),陆抗袭封江陵县侯,起家建武校尉,统领父亲陆逊五千部众。 赤乌九年(246年),迁立节中郎将,把守柴桑。建兴元年(252年),拜奋威将军。太平二年(257年),拜柴桑督,后因功迁征北将军 。永安二年(259年),迁镇军将军,镇守西陵。末帝孙皓即位后,担任镇军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驻防于乐乡(今湖北江陵西南),遥领益州牧 。凤凰元年(272年),击退晋将羊祜进攻,攻杀叛将步阐,加拜都护,累迁大司马、荆州牧。</p> <p class="ql-block">陆抗有六个儿子,分别是长子陆晏、次子陆景、三子陆玄、四子陆机、五子陆云、六子陆耽。陆抗死后,六个儿子都成为东吴的将领,其中长子陆晏、次子陆景都在西晋灭吴的战争中被杀,三子陆玄的情况不详,四子陆机、五子陆云、六子陆耽都在八王之乱中惨遭杀害!特别是陆机、陆云之死,更是让人扼腕叹息。</p> <p class="ql-block">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因祖父陆逊初封华亭侯,亦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西晋官员、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同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在孙吴时曾任牙门将,吴亡后出仕西晋,太康十年(289年),陆机兄弟来到洛阳,文才倾动一时,受太常张华赏识,此后名气大振。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p> <p class="ql-block">历任太傅祭酒、吴国郎中令、著作郎等职,与贾谧等结为“鲁公二十四友”。赵王司马伦掌权时,引为相国参军,封关中侯,于其篡位时受伪职。司马伦被诛后,险遭处死,赖成都王司马颖救免,此后便委身依之,为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太安二年(303年),任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率军讨伐长沙王司马乂,却大败于七里涧,最终遭谗遇害,被夷三族。</p> <p class="ql-block">陆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诗重藻绘排偶,骈文亦佳。与弟陆云俱为西晋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与潘岳同为西晋诗坛的代表,形成“太康诗风”,世有“潘江陆海”之称。陆机亦善书法,其《平复帖》 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原有文集,已佚失,宋人辑有《陆士衡文集》。</p> <p class="ql-block">陆云(262—303年),字士龙,吴郡华亭 (今上海市松江区)人。西晋大臣、文学家,三国吴名将陆抗之子,陆机之弟。性清正,有才理。泰始十年(274年),父亲去世后,与诸兄分领兵马。太康元年(280年),吴国灭亡后,迁居于寿阳,成为扬州(周浚)从事史。陆云善于诗文,精研《老子》,能谈玄学。爱才好士,多所荐达,与陆机齐名,时号“二陆”。代表作有《为顾彦先赠妇》、《答兄机》、《谷风》等。</p> <p class="ql-block">太康十年(289年),进入洛阳。元康初年,担任公府掾、太子舍人,出任浚仪县令,为官肃然,断案明察。元康四年(294年),出任吴王司马晏郎中令。元康六年(296年),征还洛阳,入选贾谧“金谷二十四友”,历任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八王之乱时攻伐,投靠成都王司马颖。永宁二年(302年),出任清河太守,后人称为“陆清河”。太安二年(303年),其兄兵败,受到牵连,被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