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窑院 世外桃源

张盛友

<p class="ql-block">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p><p class="ql-block">窑院渊源四千载,烟火悠长至今传。</p> <p class="ql-block">  五千年文化中原,八百里锦绣河南。从古韵悠悠的众多历史遗迹,到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可谓丰富多彩,令人着迷。三门峡的万余座地坑窑院,仿佛能让人穿越历史时空,感受那几多沧桑与神秘。</p> <p class="ql-block">  新年伊始,我们慕名来到了河南省三门峡市,沿着陕塬的黄土地寻找失落的地下古村落,游历了陕州地坑院及附近的曲村地坑院。</p> <p class="ql-block">  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地坑院有多个别名,包括“天井院”、“地阴坑”和“地窑”等。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景区所在村被授予“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已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人类最早的居住方式就是穴居式,也是窑洞最初的形式。陕州地坑院见证了穴居式民居的发展演变过程,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带形成的最古老、最独特的民居样式之一。是古代人类穴居方式的遗留,又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主要是受到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地坑院民居与土地连成一体,透过建筑与自然两者的有机结合,表达了人们对黄土地的深情,彰显着人类的聪明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  4000多年前,陕塬先民们遵循八卦,道法自然,融天地人和水土命为一体,在黄土塬上平地挖坑,四壁凿洞,依穴而居,世代繁衍,薪火相传,形成了“地平线下古村落”,造就了“人类穴居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每一座地坑院都有这样的出入口。</p> <p class="ql-block">  地坑院的建造过程共分为四个步骤,可以简单通俗的概括为“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营造技艺与传统的阴阳八卦方位密切结合,又和宅主的命相息息相关。院子的东西南北分别称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以及“北坎宅”。</p> <p class="ql-block">  地坑院村落风貌的显著特点是地上看不到房舍,家家户户藏于地下。地坑院还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冬季窑内温度在摄氏10度以上,夏季保持在摄氏20度左右,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p> <p class="ql-block">  我们游览了著名的陕州地坑院(张汴乡北营村)景区,随后前往曲村地坑院参观。曲村地坑院是生活着的原生态地坑院。</p> <p class="ql-block">  曲村这座地坑院的主人叫李贵良,今年72岁。据这位淳朴善良的老人介绍,他们家五代人都曾在这里居住,这座地坑院老宅有近200年的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  地坑院不仅流淌着历史时光的记忆,更是民族民俗文化传承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  每一座地坑院都有一通向下斜挖的通道,由此出入地坑院。</p> <p class="ql-block">  民俗奇观地坑院,只有你来了才能够更深刻的感悟什么是:“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进村不见房,见树不见村”之绝妙。三门峡市陕州区像这样的古村落现存200多个,有地坑院12000余座。</p> <p class="ql-block">  穿山灶,地坑院特有的炉灶,灶台呈斜坡状依次向上,灶心相通,热气往上走的原理,可以同时放置7个或9个锅。往上炉温逐减,可根据火候烹饪地坑院的特色美食“十碗席”。游览地坑院可以顺便品尝当地的美味佳肴。</p> <p class="ql-block">  一座座地坑院,如一幅幅动人的立体画卷,将我们的思绪带到那遥远岁月的历史时空。</p> <p class="ql-block">  地坑院是人类居住发展史上的实物见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活化石。沉淀千年的院落,如今得到了重点保护,唤醒了民俗文化的灵魂。我想用地坑院景区的一幅楹联作为本篇的结束语:“陕塬其上,大地之中,孕育神奇凝厚重;闻则喜来,叹而观止,品评绝妙话沧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