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撰稿 :冯晓平 </p><p class="ql-block">编辑 制作:紫 槐</p>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回忆文章《跟着外婆熬娘家》中,曾提及童年时前往回坊小皮院——外婆娘家的情景。外婆每次回娘家,舅舅、舅母和表亲们都会早早守候在东口,热切期盼她的到来,争相迎接,那份亲人间的深情厚谊,至今仍铭记于心。</p> <p class="ql-block"> 今日,我特别想讲述我的八舅兰宗良。他生于1928年5月17日,于2007年12月14日离世,虽已近十八年,但我们的思念从未减退。</p> <p class="ql-block"> 八舅身材中等偏胖,常穿深蓝色中山装,头戴标志性帽子,笑容温暖如春。年轻时,他历经多种职业,尤其难忘他在场房子宰牛的坚韧身影。在那狭小空间内,他凭借力量、智慧与技术,将庞大的牛分解得井井有条,只为让家人生活得更好。他勤劳朴实,无论是卖羊杂碎还是青柑果,都能做得有声有色。</p> <p class="ql-block"> 八舅母则默默承担家务,照料病中的婆婆。她常穿月白色上衣,围着蓝布围裙,在厨房忙碌,日复一日,无怨无悔。八舅与八舅母用勤劳的双手,将生活过得红红火火,给我留下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 某年,八舅担任北院门公社三产办主任,负责招工。1979年,他为我送来了西安市第四建筑公司的招工表,使我得以成为正式员工,结束了临时工生涯。这份恩情,我倍加珍惜。</p> <p class="ql-block"> 八舅任职期间,常来探望外婆和母亲,从不空手,总带着水果或点心。他与外婆、母亲的温馨交谈,让人感受到往昔岁月的纯真美好。</p> <p class="ql-block"> 虽有人说八舅脾气大,但我从未见过他发火。他的乐观态度感染着每个人,深深烙印在我心中。如今,八舅虽已离世,但他的勤劳善良、乐观豁达,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激励我们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