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岁末滇中滇南行迹 王晓冬</p><p class="ql-block">这次的滇中南行,我们一落地便踏上了这条成于汉,兴于唐,盛于明清的茶马古道,它被岁月的长河一遍遍冲刷,每一个沧桑古镇,每一座静谧山寨,每一段青石板路,每一抹斑驳石墙,无不见证着往昔的兴盛与繁忙,让我无法不站在这条长河里去触摸它,在马蹄声声,茶香悠悠的古韵中去回望它,这便有了此行唯一的寻古篇章——与茶马相逢。</p><p class="ql-block">与同为主要来自于人的行走,踩踏和人力自觉开辟的丝绸之路不同,茶马古道自诞生以来从没发生过战争流血和杀戮,是一条和平之路,商贸之路,文化交流之路,以及各民族融合发展之路。它的滇藏线穿越了哀牢山脉,无量山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跨越了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砻江和雅鲁藏布江,一路切入南亚次大陆,把中国的茶叶传递到世界各地。这条穿越了雪山大河峡谷原始森林的古道,是挂在悬崖上的神秘天路,是中国大西南高原的生生血脉。</p> <p class="ql-block">昆明下了飞机,直接赶赴嘎洒,途径抚仙湖,最深处达到160米,据说水下有个神秘的古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哀牢山上的芒果树。</p> <p class="ql-block">哀牢山云端耀南村行车进入哀牢山,便仿佛踏入了绿色的海洋,连绵的山峦像是大地涌起的波涛,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着每一寸土地,成片的橘林在薄雾中泛着金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植被交织在一起的旺盛气息。</p><p class="ql-block">耀南村是茶马古道翻越哀牢山的重要关隘,是我们一路穿越了迷雾,历经了九曲十八弯,要去壮志凌云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石门峡的苍翠葱茏里,我仿佛听到淙淙山泉,伴着驮满茶包盐包山货的马蹄声渐行渐远;观景台的磅礴日出云海里,我仿佛看到另一个微微显露的山头上,渐渐远去的马帮队伍又依稀可见;土司庄园的神秘壮观画面里,我仿佛看到了长途跋涉风餐露宿的马帮队伍在庄园里歇脚,补给,交易山货,历史的痕迹是那么清晰,他们的吆喝声似还在山间回荡。</p> <p class="ql-block">南恩瀑布若隐若现。</p> <p class="ql-block">每到冬天,哀牢山的云海总是那么迷人。</p> <p class="ql-block">哀牢山的山腰上,偶遇一个彝族大姐,热情的带我们去她家里参观。</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散落的都是彝族村落。</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钟看到的云海。</p> <p class="ql-block">石门峡景区门口,惊现佛光。</p> <p class="ql-block">哀牢山的石门峡,水质清澈见底…</p> <p class="ql-block">每逢一六日,是戛洒的赶集日,这里的傣族是花腰傣,贵族后裔。</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百姓很纯朴,女性牙齿是黑色的,她们从小咀嚼一种类似花椒模样的植物来保护牙齿。</p> <p class="ql-block">在集市上,一位大姐在手工制作花腰。</p> <p class="ql-block">石屏是我们此行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城市,有“文学南滇第一州”,“滇南明清民居博物馆”之美誉。</p><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文化发展的背后一定是经济发展做支撑,而石屏经济发展的源头便是马帮的兴起。</p><p class="ql-block">从明代中叶开始的石屏人“走西头”,人踩马踏出茶马古道的部分路段,到民国初期,石屏建水等地实业家为抵制法国殖民者的路权扩张,自筹资金,合股修建个碧石铁路,这一切交通运输方式的进步,都促进了石屏对外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时光静静地从青石板路上流过,风雨无声地将斑驳石墙冲刷。</p> <p class="ql-block">我依旧能在那些岁月痕迹中,依稀找寻到当年的非凡盛景。哐当哐当的米轨小火车似是踏着历史的脉搏,缓缓将我们带入时光隧道,为我们开启了一段回溯之旅。</p><p class="ql-block">车窗外,如诗如歌的山水画卷里,农田错落有致,村落古朴典雅;车厢内,漂亮大方的彝族列车员,海菜腔唱起,民歌小调嗨起来......恍惚中,我仿佛看到当年的马帮归来,与老百姓一起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唱歌跳舞的欢乐场景。</p> <p class="ql-block">石屏豆腐是当地最有名的小吃,微微发酵,韵味悠长。</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石屏走街串巷,仿佛回到了以前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世外桃源那柯里那柯里原名“马哭里”,是一个完全为马帮而生的村落,位于普洱市宁洱县南部,是茶马古道北上南下的必经之地和重要驿站,马帮往来频繁,客栈马店林立。</p><p class="ql-block">最出名的当属荣发马店,其门口写有“关山难越谁为主,萍水相逢我做东”,尽显昔日之辉煌豪气。今日的那柯里,静静地依偎在213国道和昆磨高速公路旁,与昆曼国际大通道隔河相望,遗世独立,卓尔不群。你看它,宁静得如同世外桃源,全然无视耳边飞驰而过的现代工业产物——汽车,就那么默默地让清澈的溪流穿镇而过,让细细的垂柳水边依依,随风摇曳出温婉的姿态。</p><p class="ql-block">石板路上,马蹄印清晰可见,马铃声叮当回旋;镇中的马店,房舍依稀沧桑,老物件古朴斑驳。当你走进一家老店,品一杯香浓的普洱,抚摸一下残破的马槽,石水缸,昔日热闹的场景似眼前重现——几碗热气腾腾的普洱茶驱散了周身的疲惫,茶香中弥漫着家的温暖和对远方的憧憬,勇敢坚毅的马帮人在这浓浓茶香中再次汲取力量,理好行囊,备好马匹,便重又走上远方的路......</p> <p class="ql-block">大理马又称滇马,其短小精干,行动灵敏,耐力较强的特点,让它被广泛使用于各个马帮队伍中。</p> <p class="ql-block">石屏的母亲湖——异龙湖。</p> <p class="ql-block">普洱的小粒咖啡有名,我们去体验手冲咖啡,品尝了十二种不同口感的咖啡,同事也学习了不少咖啡知识。</p> <p class="ql-block">景迈山的茶香幽梦“中国的普洱茶,世界的景迈山”,行车进入景迈村,迎面而来的便是这句话,几个醒目的大字,生动体现了景迈山在普洱茶领域以及世界野生山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合的气候条件,让景迈山既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又是马帮采购普洱茶的货源之地。</p> <p class="ql-block">景迈山的日落,是非常有名的,震撼的美。</p> <p class="ql-block">景迈山当地共十四个古寨,六个民族,以两个千年古寨糯干古寨的傣族和翁基古寨的布朗族为主,他们世代守护着这片茶园,沿袭着古老的制茶工艺,那杀青,揉捻,晒青的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古法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景迈山现有五片栽培型古茶树林,面积共约1180公顷,我们参观的大平掌古茶林面积310公顷,是景迈村唯一开放展示的古茶林。该片区的“茶树神”每年春茶季都会受到村民的祭拜。大平掌古茶林紧邻景迈大寨村口还保留了一段茶马古道遗迹,反映了其先民对外交往与开展茶叶贸易的历史。漫山遍野的茶树绿意盎然,与古村寨相偎相依,山谷间争奇斗艳的东樱如粉色红霞,为绿色海洋般的景迈山增添了一抹抹绚丽。</p> <p class="ql-block">千年的蜂王树。</p> <p class="ql-block">这位布朗族的姑娘落落大方,热情的为我们介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她平时在这里学习茶艺。</p> <p class="ql-block">布朗族</p> <p class="ql-block">傣族</p> <p class="ql-block">佤族</p> <p class="ql-block">傣族</p> <p class="ql-block">拉祜族</p> <p class="ql-block">您可千万不要认为拉祜族人只会喝酒唱歌,其实他们民族的智慧数不胜数,比如闻名遐迩的根雕,他们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其艺术境界可见一斑;比如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一部集合拉祜族集体智慧的旷世巨著,采用的却是独特的说唱方式广泛流传,堪称拉祜族的《荷马史诗》。</p><p class="ql-block">老达保的拉祜族人信仰基督教,我们到达那天正值圣诞节,恰逢村民们在小广场举行游戏活动,我们便受邀欣然参与其中。穿针引线,石子版保龄球,简单的游戏,简单的快乐,透过每一张洋溢的笑脸,我看到的不仅是由衷的幸福与满足,更是他们心灵手巧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拉祜族村寨老达保,这里的百姓非常的热情,能歌善舞,她们的节目上过央视。</p> <p class="ql-block">此行我们虽经过八九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但真正探访过的主要有傣族,布朗族,拉祜族,佤族和彝族。</p><p class="ql-block"> 印象最深的当属拉祜族老达保和佤族翁丁古寨。老达保以其全民能歌善舞的传统著称,擅长芦笙舞,吉他弹唱,被美誉为音乐小镇,曾多次登上央视舞台,并是电影《芦笙恋歌》的诞生地。我们一行到达时已是正午时分,餐席间忽闻不远处有吉他乐音,寻声前往,原来是一队拉祜族乐手歌手在表演。其音高亢嘹亮,欢快洒脱,山野味浓郁,又不乏现代气息,还不时与客人们互动,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于拉祜族老人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孟连的风情万种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地处云南西南边陲,是普洱市的下辖县,与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接壤。明清茶马贸易发展繁荣以来,孟连重要的地理位置让它逐渐发展成为茶马古道对东南亚贸易的重要口岸,蓬勃的商贸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物资的充分交换,更促进了文化习俗的交流融合。</p> <p class="ql-block">傣族小食品,类似于糯米做的,味道口感好极了。</p> <p class="ql-block">来到边境孟连,仿佛到了东南亚。</p> <p class="ql-block">大金塔,娜允大桥,总佛寺,让我彷佛置身缅甸仰光,泰国曼谷,相似的飞檐斗拱,精美雕刻,相似的金碧辉煌,匍匐信徒,尤其对金色如痴如狂的夸张使用,都让我难以分辨自己究竟身居何处。</p><p class="ql-block">大象这个吉祥物不管是在街心花园的雕塑,壁画,还是礼品店里的玩偶,品牌logo,亦是随处可见。相似的美食更不必赘述,菜包鱼,鸡肉烂饭,叶子米干,泡鲁达......都似乎在各自的餐桌上见到彼此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景迈山到沧源的路上,注意,红色的不是花,是树叶。</p> <p class="ql-block">您见过甘蔗开花吗?</p> <p class="ql-block">娜允古镇由“三城两镇”组成,即上中下城和芒方岗,芒方冒,上城是土司及家奴居住的地方,中城是官员和家属的居住地,下城是下级官员的住处,芒方岗和芒方冒是林业官和猎户居住的寨子。</p><p class="ql-block">作为傣族主要聚居地,今日的娜允古城依旧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傣家风情,竹楼错落分布,庭院花木葱茏,孔雀昂首开屏,芭蕉葳蕤含羞。漫步在古镇的街巷,那老旧的商号,零落的银器店,虽已不现往日的繁忙,却依稀保留着旧时的风貌,依然能让我们看到曾经各族商人讨价还价,交易往来的热闹场景,马帮的铃声与傣家的象脚鼓声交织在一起,奏响的是沧桑古道上最灿烂的多元文化交融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娜允大桥。</p> <p class="ql-block">阿瓦人民唱新歌,这是山顶上的佤族新寨,对面就是缅北佤邦。</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沧源永和口岸,对面就是缅北的佤邦,缅甸的小村庄清晰可见。</p><p class="ql-block">我们在下午六点之前抵达永和佤族新寨,欣赏了完美的黄昏日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与老达保相比,佤族人的翁丁古寨虽商业化趋浓,但因其十分独特的风俗文化,极具特色的建筑和丰富的自然景观,依旧吸引了大批的游客纷至沓来。水洒秀于十点钟正式开启,十几个高射水枪散落寨子各处,三百六十度旋转喷洒,所行之处水帘如巨大扇面般喷洒而下,整个村庄顿感水淋淋的,预示三年后的翁丁古寨浴火重生。</p> <p class="ql-block">永和口岸。</p> <p class="ql-block"> 沧源翁丁古寨是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有四百年历史,三年前被全部烧毁,这次我们去看的是在原址依旧貌重建的佤族古寨。寨门口有欢迎仪式,游客可住步观赏,也可参与其中,唱跳打鼓随意尝试。道边还有纹面化妆,上好妆的游客相互对望,仿佛看到的是那个野性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而后进行的是拉木鼓祭祀仪式,先由族人在山中千年神树下跪拜祭奠,然后现场所有人随长老一起脱帽向神灵致敬,以往的杀鸡滴血驱邪仪式现已改良,只象征性的由一壮汉在木桩前用刀抹一下鸡的脖子,并无杀生见血,然后族人们齐呼一声,象征礼毕。</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所有人唱着歌,听着站在木鼓上的魔巴的统一指挥,分列两队,像拔河样把木鼓从山上拉回村寨。木鼓被佤族人视为通天神器,只有敲响它才能和神灵对话,故而在佤族文化中享有极高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原生态的原始佤族翁丁古寨。</p> <p class="ql-block">傣族舞蹈象脚舞。</p> <p class="ql-block">这次在临沧遇到文化节,我们亲自体验了云南各个少数民族的打跳,没想到临沧文旅办的活动这么好!</p> <p class="ql-block">南诏遗风之巍山古城 巍山是南绍国的发源地,位于云南西部哀牢山麓的红河源头。</p> <p class="ql-block">滇藏线滇西线茶马古道线路经过巍山辐射四方,使其成为重要的交通节点。巍山古城,作为最具南绍国文化传承的历史遗迹,它犹如一座活着的历史博物馆,沉淀着南诏古国的风华遗韵。</p><p class="ql-block">棋盘式纵横交错的街道,布局严谨庄重的建筑,古色古香的精致民居,如今的古城,传统扎染店,手工艺品店琳琅满目,而茶馆,以及汇聚南北各地元素的特色小吃店更是鳞次栉比,穿梭其中,总有那么一瞬间,让你仿佛置身当年热闹的盛景之中,身后是挥汗如雨的马夫,眼前是与掌柜们讨价还价的马锅头......</p> <p class="ql-block">听说临沧的章驮地方不错…</p> <p class="ql-block">澜沧江</p> <p class="ql-block">沿着茶马古道的足迹,从哀牢山到大理,这一路走来,我越发感觉茶马古道就仿佛一条宽广深远的河流,而一个个行走在这条河流里的马帮队伍,就像是河里游动的小鱼,到处不停地游弋,寻觅,繁衍,他们对云南各民族的生存,迁徙与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他们的智慧勇气与坚韧,也在岁月的长河中似不朽的光芒,照耀着一代又一代的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你看,蓝天白云下,洱海的波光粼粼里是苍山十九座山峰的连绵起伏;你听,茫茫田埂间,白墙青瓦的粉黛里道出的似是江南水乡的吴侬软语。大理古城内,五华楼的庄严大气,洋人街的异域风情,让所有人在这里都能找到各自的归属,它就如一本厚重的史书,让喜欢追古溯今的人一读再读,它又如一首恬淡的诗,让浪漫诗意之人去尽享它的现代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不知名的海子。</p> <p class="ql-block">沙溪古城</p> <p class="ql-block">非常热爱、且一直从事旅游业近三十年的我,这是第数十次进入云南,记于2025年1月12日午夜。</p><p class="ql-block">微信号18678979618(青岛飞鱼户外),欢迎加入我们,一起走遍中国的大好河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