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东省博物馆

<p class="ql-block">  广东省博物馆的特展《亚美尼亚展》,展出了亚美尼亚的人文、地理、文化等方面的藏品。</p><p class="ql-block"> 女士拖鞋,19世纪,埃夫多基亚,皮革、阔幅布,埃里温历史博物馆收藏。</p> <p class="ql-block">  自青铜时代早期,亚美尼亚高地就是一处重要的珠宝和银器制作中心,至今已经延续了数千年,并成为了亚美尼亚应用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亚美尼亚饰品技艺精湛、审美独特,以乌银镶嵌、花丝技艺等为代表。精美的饰品除了用作装饰之外,还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辟邪作用,体现了亚美尼亚人独特的审美与信仰。</p><p class="ql-block"> 图中是带扣,1908年,舒什,银,埃里克历史博物馆收藏。</p><p class="ql-block"> 带扣由三部分组成,构成一个扣结。每个部分都是一个精美的饰品,装饰着花朵、谷物等图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衣服饰品,19世纪,舒什,银,埃里温历史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胸饰,19世纪,凡城,银,埃里温历史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这件胸饰整体作飞鸟展翅状,器身镶嵌绿松石、红宝石等,间以五角星形装饰。三朵花形和谷物状吊坠既增添了精致和优雅之感,也象征生育理念。</p> <p class="ql-block">  壶,19世纪,伊斯法罕,银,埃里温历史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壶主要用于各种仪式上盛放水或酒,也可作为传家宝珍藏,是亚美尼亚人热情好客传统的象征。此壶刻有精美的石榴与小鸟纹饰,体现了亚美尼亚的银器工艺和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  石榴原产于古代波斯及临近地区,耐旱耐瘠薄,向西传播至地中海沿岸,向东则于汉代经由丝绸之路传入长安,传播到中国各地。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国度发展出既有共性也有差异的艺术传统,“榴花西来”成为不同文化沿丝路传播、碰撞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在亚美尼亚,石榴象征富饶、繁荣和生命的延续,可以榴花、榴实或石榴树的形态作为单独的装饰图案出现,也可与小鸟、葡萄、十字架等图案组合使用。本次展览中,亚美尼亚服饰、地毯、银器上可见形式各异的石榴纹样。</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石榴被民间视为多子多福、团圆吉祥的象征,石榴纹饰广泛用于瓷器、建筑、壁画艺术中,或以榴花、榴实的形态出现,或与莲花、葡萄、鸟、虫等组合出现,既体现出本土的传统观念与审美,也可见异文化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图中是仿成化款斗彩石榴花盘,清雍正,广东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青白玉雕桃石榴带扣,清中期,广东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石榴玉牌,清中期,广东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地毯编织是装饰艺术的古老分支之一。亚美尼亚地毯编织历史悠久,是亚美尼亚文明的活化石。尽管经历了几个世纪的磨难,亚美尼亚人仍然保留了从先辈继承而来的地毯编织技艺,并创新艺术和设计,向全世界宣扬地毯编织艺术。丰富的绵羊毛、山羊毛、骆驼毛、丝绸和价值非凡的胭脂红天然染料,以及亚美尼亚绚烂的文化背景极大地促进了地毯编织艺术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图中是地毯 ,19世纪,羊毛,梅格里,埃里温历史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此件地毯做工精细,设计复杂,图案丰富,饰有花卉、几何和动物图案装饰物,且带有亚美尼亚地毯标志性的钩形装饰,毯面两侧和中央有“生命树”图像。</p> <p class="ql-block">  长柄勺,1872年,埃里温,银,埃里温历史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此件长柄勺体现了亚美尼亚的银器工艺和文化传统,兼具实用性和装饰性。这件长柄勺曾被埃里温市长使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酒杯(6个),19世纪,伊斯法罕,银,埃里温历史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在亚美尼亚,共同饮酒是一种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共享一杯酒意味着友谊、好客。酒杯兼具装饰和收藏价值,杯身上精心设计的图案和符号,反映了亚美尼亚的文化和历史。</p> <p class="ql-block">  白兰地高脚杯,1845年,第比利斯,银,埃里温历史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白兰地高脚杯通常用于宴会或宗教仪式等场合。杯子上的植物叶片纹样,用到了乌银镶嵌的技法。</p> <p class="ql-block">  地毯,1899年,杰拉伯德,布尔纳科特村,锡西安,羊毛,埃里温历史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 此件为龙地毯,以黑色为背景。毯面上的主要装饰是三个大徽章,也被称为盾牌,徽章像造型独特的十字架,象征着世界的四个方向或自然界的四种元素。徽章内有几何化的花卉与龙形图案。整个毯面还饰有造型别致的鹰翼、羽毛和喙状装饰物。地毯上有亚美尼亚文字与明确的制作年份“1899”字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潮州木雕是我国著名的民间传统木雕流派之一,主要流行于粤东的潮州、潮安、饶平、普宁、汕头、澄海、潮阳、揭阳、揭西、惠来等旧潮州府属地区,以此故名。</p><p class="ql-block"> 潮州木雕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以饱满繁复、精巧细腻、玲珑剔透、金碧辉煌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于世。那美轮美奂、造型各异的器物品类,那生活气息浓郁、民俗意蕴深厚的题材纹饰,那惟妙惟肖、纤毫毕现的雕刻工艺,那豪华富丽、流光溢彩的漆金技法,形象地展示着潮汕人的审美情怀和文化风貌,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迷人的风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展厅。</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描金漆画幽风图大寿屏,同治七年。</span></p><p class="ql-block"> 寿屏共分12屏,正面屏心为祝寿序全文,外围设四重方栏,均以金漆画作装饰,其题材由内至外依次为:连枝花卉、回纹拱寿、人物故事及夔龙锦地纹。下屏肚绘人物山水图并围以花卉纹方栏,贺寿文为晚清时期广东著名人物何如璋撰写。寿屏背面分为大小 80 多个装饰面。大屏肚漆画由 10 个条屏式的画面组合而成,以《诗经·豳风·七月》一诗作题意,生动地描绘了耕种、收获、渔猎、纺织、筑屋、制陶、冶铁、郊游、祭祀等生产生活场面,反映了在传统的自然经济制度下,乡村生活一派祥和、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屏肚外围亦设四重方栏,饰以祥禽瑞兽、蔬菜佳果、江海水族、博古瓶花、书卷画册等纹饰。作品取景宏阔,人物神态生动,场景细腻逼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是潮州木雕艺术的杰出之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描金漆画西湖风景图大寿屏,道光三十年。</p><p class="ql-block"> 寿屏共12屏,正面大屏肚以金漆手书贺 Th 寿序并题写寿联一副:“海屋筹添堂上祥开春a 域,云辙乐奏庭前彩戏春风。”大屏肚设内外两层方栏,内方栏为通雕缠枝花卉纹;外方栏由上、下横肚及左右两侧企肚组成,其中上横肚及左右企肚饰通雕人物故事,神态各具,形象生动。下横肚为浮雕梅、兰、桃、菊、牡丹等名花异卉。下门肚则以变形云蝠纹作开光,开光内浮雕博古、瑞兽纹。</p><p class="ql-block"> 寿屏背面装饰尤为精彩。外方栏饰浮雕博古炉瓶,内方栏则嵌饰通雕缠枝花卉,大屏肚内以黑色推光漆为地,绘饰精细的铁线描金漆画,其中首尾两屏为八仙骑八兽,其余10屏全景式地描绘了杭州西湖的山光水色,风景名胜,其娴熟精湛的金漆画工艺令人赞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屏风的背面。</p> <p class="ql-block">  厅堂是潮汕民居的重点装饰部位,富裕人家的厅堂,雕梁画栋,装潢华丽,多以潮汕地区特有的金漆木雕作装饰,并配以屏风、牌匾、几案、桌椅等家具陈设,显得豪华气派,满堂生辉。本处场景以民国时期潮州林氏的“西河旧家”为原型进行复原,厅前回廊以刚劲有力的木雕夔龙方曲作支撑,其间穿插、点缀着人物、花卉、瓜果等纹饰。厅堂内悬挂“永庆堂”牌匾。厅内的大神龛,规模宏大,精工细作,气派非凡,龛门、龛楣的雕刻尤为精致细腻,龛门肚以王茂生进酒、郭子仪贺寿为雕刻题材,人物众多,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房是一家之主生活起居的地方,一般位于正厅的左侧,以示尊贵。富裕之家的大房,多陈设以精致的雕花眠床、梳妆台、书柜、衣橱、几案、春凳等潮式家具,做工精致,色彩华丽,金碧辉煌,充分体现了主人的财富和地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木雕小件。</p> <p class="ql-block">  金漆木雕人物花卉嵌书画小围屏,清代。</p> <p class="ql-block">  金漆木雕博古人物故事小神龛,民国。</p> <p class="ql-block">  金漆木雕菱形馔盒,清代。</p><p class="ql-block"> 盒盖外表作黑色推光漆处理,以金漆绘饰“汾阳世美”图、人物山水风景和喜上眉梢图,并以娴熟的铁线描工艺刻划细部,层次分明,人物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金漆木雕博古人物故事菱形馔盒,清代。</p> <p class="ql-block">  磨金漆画菱形馔盒,清代。</p> <p class="ql-block">  磨金漆画菱形馔盒,清代。</p> <p class="ql-block">  端砚又名端溪砚,因产于古端州(今广东肇庆市)而得名,其色紫质润,素有紫石、紫玉、紫云、紫英之美称。端砚石质细腻、石品绚丽、易发墨且贮水不耗,因赏用兼优,被誉为群砚之首。千余年来,制砚艺人利用端州石材,巧妙构思,精雕细做,成就无数名品佳砚;历代文人镌诗题铭,言志抒怀,彰显诗、书、画、金石造诣,赋予端砚丰厚的文化内涵。从实用至上到赏用并重,由书写良友到案头清供,端砚的艺术价值被逐步提升,堪称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一朵奇葩。</p><p class="ql-block"> 端石质地细腻温润、致密坚实,贮水不耗、磨之无声,是得天独厚的制砚佳材。石品花纹名目繁多,形态万千,秀雅多姿,引人遐思,是独具特色的天然美石。因实用性与观赏性兼优,故历史上端砚曾与宣纸、徽墨、湖笔并称为“文房四宝”,又与歙砚、澄泥砚、洮河砚 或红丝砚 )共誉为“四大名砚”。</p><p class="ql-block"> 图中是石渠式漆砂砚,清嘉庆至道光(1796~1850年)。</p><p class="ql-block"> 漆砂砚是以一种轻细金刚砂调和适度的色漆髹涂于木质砚胎上制成,具有轻便的特点。漆砂制砚始于宋代。</p> <p class="ql-block">  端石荷花长方砚,明代(1368~1644年)。</p><p class="ql-block"> 宋坑石,朴拙大气的雕刻,颇具时代风格。</p> <p class="ql-block">  端石蝉形砚,明代(1368~1644年)。</p><p class="ql-block"> 坑仔岩石。古人认为蝉“饮露而不食”,寓意品德高洁,蝉形砚自宋元开始流行,深受文人喜爱。</p> <p class="ql-block">  端石桐叶砚 </p><p class="ql-block">Inkstone in form of leaf</p><p class="ql-block">清光绪(1875--1908年)</p><p class="ql-block"> 老坑石。古人评价老坑石有“八德”: </p><p class="ql-block"> 历寒不冰,质之温也;</p><p class="ql-block"> 贮水不耗,质之润也;</p><p class="ql-block"> 研磨无泡,质之柔也;</p><p class="ql-block"> 发墨无声,质之嫩也;</p><p class="ql-block"> 停墨浮艳,质之细也;</p><p class="ql-block"> 护毫加秀,质之腻也;</p><p class="ql-block"> 起墨不滞,质之洁也;</p><p class="ql-block"> 经久不乏,质之美也。</p> <p class="ql-block">  端石天蝠云龙砚,清代(1644~1911年)晚期。</p><p class="ql-block"> 麻子坑石。传说乾隆年间高要县有一位名叫“陈麻子”的人发现了此坑,并冒险开采,所以将此坑洞命名为“麻子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端石云蝠砚,清代(1644~1911年)晚期。</p><p class="ql-block"> 梅花坑石。砚面石眼较多,色青黄,眼中有点,具有梅花坑石的特点。梅花坑石质略粗糙,下墨较快。</p> <p class="ql-block">  端石云海旭日砚,清乾隆(1736~1795年)。</p><p class="ql-block"> 绿端石。除端州之外,我国其它地区亦出产绿石砚,吉林松花石砚,甘肃洮河石砚。</p> <p class="ql-block">  端石灯笼池砚,清光绪(1875~1908年)。</p><p class="ql-block"> 宣德岩石。石质幼嫩,色如猪肝,一片红润。</p> <p class="ql-block">  端石雕荔枝摆件,当代。</p><p class="ql-block"> 绿端石。以端石雕刻的摆件和生活用品在当代较为多见。</p> <p class="ql-block">  端砚展厅。</p> <p class="ql-block">  历经一千三百余年的沧桑岁月,今人眼中的端砚不仅是文房清玩,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宝贵遗产。2006年,“端砚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其文化价值愈发为世人瞩目。通过展示广东优秀的端砚工艺,唤起民众保护端石资源,继承制砚技艺,弘扬中华砚文化,传承民族文化血脉,是此次展览的目的所在。</p> <p class="ql-block">  剔红山水人物图书箱,清代,长38cm 、宽19cm 、高27cm。</p><p class="ql-block"> 匣正面门上作长方形开光,内雕天、水、地锦纹为地。湖岸的楼阁内,两位文人相谈甚欢,一边品尝杯中美酒,一边欣赏窗外的苍松峻岭。匣的顶盖盖面、两侧及背面均雕刻缠枝花卉纹图案, 富丽堂皇。匣内髹黑漆,附屉多个。此种漆器的造型始见于清代。</p> <p class="ql-block">  剔红描彩漆花蝶绵绵图四足方几,清代,长42cm ,宽42cm ,高21cm。</p><p class="ql-block"> 杉木胎。几面四角为如意造型。如意内彩漆描绘蝙蝠。中心彩漆绘缠枝莲纹。边沿、束腰、牙条及腿部均剔红雕刻云蝠纹。象鼻式足。该方几气势恢宏,敦实浑厚,推断为宫内铜胎珐琅大香炉底座。</p> <p class="ql-block">  剔红人物故事图六角形花盆,清代,直径15cm, 高20cm。</p><p class="ql-block"> 花盆呈六角形,内嵌铜镀金攒刻缠枝花卉纹内胆, 底髹黑漆,六足。花盆口沿雕缠枝花卉六组, 每组之间以各种锦地间隔。盆外壁以龟背锦地和缠枝花卉纹为地,内设六面四方倭角开光,每个开光内均饰人物故事图。</p> <p class="ql-block">  剔红山水人物图盖盒,清代,直径24cm ,高11cm。</p><p class="ql-block"> 盒形呈花瓣状。外髹朱漆, 内髹黑漆。盖面剔刻山水人物图案。器壁设倭角长方形开光,开光内剔刻缠枝花卉纹装饰。</p> <p class="ql-block">  剔红嵌画珐琅花卉纹盖盒,清代,直径18cm,高6.5cm。</p><p class="ql-block"> 盒呈六瓣形,平顶,子母盖。通体髹红漆。盖顶以回文和方胜锦地做装饰间隔。中心一圆形开光,四周以六个扇形开光环绕,开光内嵌饰画珐琅花卉图案。盒壁以大回文和小回文做锦地装饰。盒内及底均髹黑漆。</p> <p class="ql-block">  剔彩,是漆雕的一种,又叫剔彩漆或雕彩漆。有重色雕漆和堆色雕漆之分。重色雕漆是在做好的器物胎骨上分层髹涂不同颜色的漆层,当漆层达到一定厚度,根据图案色调的要求,需要那种颜色,就将它以上的颜色剔掉,露出所需色漆,并在其上雕刻花纹。堆色雕漆采用局部填漆的做法, 即先涂一种色漆到一定厚度,根据图案要求,将需配色的花纹轮廓内原漆剔掉后,填上所需色漆,再在其上剔刻花纹。</p><p class="ql-block"> 图中是剔彩麻姑献寿图海棠盒,清代,长17.5cm ,宽13.5cm,高7cm。</p><p class="ql-block"> 盒呈海棠形,平顶,孤壁, 字母口,圈足。盒表面自底至面髹黄、赭、红、黄、绿五层色漆。盖面海棠形开光内雕麻姑献寿图。回纹、水波纹、钱纹分饰天空、水和地纹。盖与器壁以回纹锦地,雕刻各式花卉。盒内与底髹黑漆。</p> <p class="ql-block">  剔犀,源于战国、两汉时期的锥刻和堆漆工艺,即在漆胎上以黑、红两色或朱、黄、黑三色的厚料漆有规律地交替髹涂,前一道表干便髹下一道,逐层积累到数百层,趁漆层软干且深浅一致,深雕出云纹一类的规则图案,雕过的漆层断面出现回环往复的色漆线。厚料漆使漆层柔韧,便于深进刀。剔犀在刀口断面才可见不同颜色的漆层,表面则只可见黑面或朱面。</p><p class="ql-block"> 剔犀如意云纹圆盘,明代,直径17cm。</p><p class="ql-block"> 盘呈七瓣花型, 弧壁, 圈足亦为七瓣花型。乌面剔犀, 间朱漆三道。盘面中心雕变体柿蒂纹, 外围两圈如意云纹。盘外壁雕七组流云纹。</p> <p class="ql-block">  剔犀如意云纹六角形捧盒,明代,直径28cm,高21cm。</p><p class="ql-block"> 捧盒为木胎,子母口。表面为黑紫色漆面,刀口内可见红色漆线, 属于“乌间朱线”一类。通体雕如意云气纹。</p> <p class="ql-block">  螺钿镶嵌是用螺、蚌的外壳在漆器表面进行装饰的工艺, 有厚螺钿和薄螺钿两种类型。厚螺钿镶嵌始于西周时期,至唐代乃臻妙境。宋元时期螺钿工艺精进,钿片渐薄,佳作迭出。明代螺钿名目更多,纹彩皆繁,呈现五彩缤纷、光彩夺目的视觉效果。清代螺钿精益求精,尤其善于区分壳色,钿片薄如蝉翼, 细若秋毫。</p><p class="ql-block"> 图中是黑漆嵌螺钿西厢记故事茶盘(2件),清代,直径12cm,高2cm。</p><p class="ql-block"> 纻胎,黑漆地。盘心嵌螺片加金银片饰《西厢记》人物故事图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图中是黑漆嵌螺钿葵瓣盘,清代,直径13cm,高1.5cm。</p><p class="ql-block"> 盘为六瓣葵形,髹黑漆, 盘内壁和盘心以嵌螺钿工艺制成细密的花瓣、锦地纹图案,盘心中央为太极造型,周围呈六棱形和六瓣叶片结构;盘口镶铜扣;盘外壁及盘底均髹黑漆,仅在盘底中心描金写“心”字。漆盘表面镶嵌细小的银白色、绿色、藕粉色蚌壳细材,图案富有装饰效果,外观更具立体感。</p> <p class="ql-block">  黑漆嵌螺钿人物故事图倭角盘,清代,长11.5cm,宽11.5cm,高1.2cm。</p><p class="ql-block"> 茶盘呈方形,倭角,黑漆地,口沿扣银口。盘内四壁嵌饰软螺片四条夔龙。盘心嵌螺钿庭院人物故事图案。</p> <p class="ql-block">  黑漆嵌螺锢出巡图官箱,清,长20cm,宽17cm,高14cm。</p><p class="ql-block"> 木胎、黑地、镶嵌螺钿片装饰。箱平顶,以各色螺片加金银细屑嵌饰高宫厚禄图 箱体正面饰出巡图,两侧饰婴戏图。打开箱门,内有五个大小不一的抽屉,均带有把头。抽屉表面饰花卉及婴戏图案。</p> <p class="ql-block">  黑漆嵌螺钿狮子戏球图小香几,清代,直径21cm,高37cm。</p><p class="ql-block"> 木胎,三弯腿。平顶,口沿一圈几何纹边饰, 圈内嵌三狮戏球图案, 束腰, 膨牙外翻,嵌饰博古图。香几腿下有托泥,嵌饰各种折枝花卉纹装饰。</p> <p class="ql-block">  黑漆嵌螺钿仕女教子图箱,清代,长19cm,宽10cm,高6cm。</p><p class="ql-block"> 箱呈长方形,木胎,通体髹黑漆。箱顶盖盖面嵌螺片描金锦地开光,内用螺钿片饰奇石花卉蝴蝶图。柿蒂形锁面饰双龙赶珠纹,如意形锁扣饰团寿图。箱体正面嵌饰螺钿庭院仕女教子图。两侧分饰花卉蝴蝶图案。</p> <p class="ql-block">  黑漆嵌螺钿人物故事图插屏(2件) ,清代,高24.2cm,宽13.5cm,厚0.5cm。</p><p class="ql-block"> 插屏呈长方形,通体髹黑漆。两面皆有装饰。其中一块一面嵌螺钿山水人物图案,背面饰诗文;另一块一面饰加官进爵图案,背面饰博古图。</p> <p class="ql-block">  填漆即填彩漆, 做法是在漆地上阴刻花纹图案,然后在花纹内填入色漆,干后研磨,使花纹与漆面平齐。明万历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描述填漆:“宣德有填漆器皿,以五彩绸漆堆成花色,磨平如画……”。</p><p class="ql-block"> 乌木框填漆御制诗白莲图挂屏,清代,长89cm,宽54cm。</p><p class="ql-block"> 乌木框。屏板髹红漆为地,绿漆填饰龟背菊花锦纹。挂屏一隅有如意馆书法家曹文植为乾隆皇帝题写的御制诗,并添加矿物质彩料达到笔墨的效果。屏心以矿物质和珍珠粉髹填映水荷花, 以矿物彩髹填水藻纹。挂屏主题纹饰恣意曼,生气盎然,意蕴清逸。</p> <p class="ql-block">  戗金彩漆工艺可分为戗金填彩和戗金描彩两种。明代以戗金填彩漆漆器为主,将戗金与填彩漆工艺相结合,装饰效果华彩绚丽;清代以戗金描彩漆器为主,把戗金与描彩漆工艺相结合,装饰效果流光溢彩,更具宫廷皇家气息。</p><p class="ql-block"> 图中是戗金彩漆双龙赶珠纹菊瓣盘,明嘉靖,直径21.5cm。</p><p class="ql-block"> 木胎,朱漆地戗金, 圈足。菊瓣式盘,又称凤尾盘。盘弧壁刀刻羽毛状纹饰, 戗金加强装饰效果。盘心刀刻江崖海水双龙赶珠图,乃皇家御用之物。盘底刀刻戗金“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楷书款。</p> <p class="ql-block">  家具陈设组合场景 :</p><p class="ql-block"> 彩漆框嵌丝绣山水楼阁图五联屏风,清代,高235cm,宽255cm,厚25cm。</p><p class="ql-block"> 屏五扇,中间高,两边低。屏风边框黑漆描金,上下横板以朱漆为底色,复上描金纹饰。中间饰以织绣群仙祝寿图。</p><p class="ql-block"> 朱漆描金彩漆五龙图宝座,清代,长96cm,宽65cm,高118cm。</p><p class="ql-block"> 木胎罩朱漆。三屏式座围。靠背及两侧扶手透雕瑞兽装饰。座面描彩漆五龙图。面下有束腰,分段镶绦环板,莲瓣纹托腮,鼓腿膨牙,外翻足,作龙爪抓珠状。下承须弥座。</p><p class="ql-block"> 黑漆描金扶手椅(8张),清代,高105.5cm,宽60.6cm,厚 48.5cm。</p><p class="ql-block"> 木制。通体髹黑漆,座面、扶手及靠背描彩漆折枝花缠枝花纹。</p> <p class="ql-block">  戗金彩漆夔龙夔凤履带盒,清代,直径57cm,高13cm。</p><p class="ql-block"> 卷木胎。盒为“夔龙夔凤”环抱造型, 器型复古。盒平顶, 以黑漆间朱漆戗金回纹作锦地,复压刀刻夔龙夔凤纹,戗金。器壁以朱漆为地,刀刻夔凤游弋于缠枝莲之中, 填漆戗金。</p> <p class="ql-block">  戗金彩漆缠枝莲纹四方盖盒(2件) ,清代,长25cm,宽25cm,高6.5cm。</p><p class="ql-block"> 木胎, 子母口。外髹红漆, 填漆戗金纹饰。盖面回纹开光,开光内以花卉如意纹装饰。盒内髹黑漆,装有四件内红外黑漆小方盘。盒外底朱漆描写“卢葵生制”方印款。</p> <p class="ql-block">  描金又称泥金画漆, 在漆地上加饰描金花纹。一般的做法是:在退光漆地上画出花纹,待干后在花纹上打金胶,然后描金粉或贴金箔。描金漆器中以黑漆描金和朱漆描金两种为多见,也有少量的紫漆描金。</p><p class="ql-block"> 图中是黑漆描金龙纹捧盒,清代,直径42cm,高33cm。</p><p class="ql-block"> 木胎,通体髹黑漆,矮圈足。盖平顶, 上以朱漆线描云龙捧寿图后描金装饰。双龙在祥云中遨游,身姿矫健,龙爪孔武有力。盖壁一圈朱漆加描金彩,绘山水人物故事图。盒壁饰各种植物瓜果图案。上下口沿处描金缠枝莲纹。盖内仿洋彩描彩漆花卉纹装饰。</p> <p class="ql-block">  彩漆描金福寿连绵纹花瓣口捧盒,清代,直径43cm,高13.5cm。</p><p class="ql-block"> 捧盒菊瓣式。通体髹朱漆,盖面彩漆描绘缠枝莲花纹饰。盖与器壁彩漆描金缠枝莲纹。盒内髹黑漆,彩漆描金花蝶纹。</p> <p class="ql-block">  黑漆描金五福捧寿纹寿字形盒,清代,直径52cm,高13.5cm。</p><p class="ql-block"> 木胎,盒呈寿字形。通体髹黑漆, 内髹朱漆。盖平顶, 饰回纹开光,开光内祥云间饰多组团蝠捧寿图。器壁龟背纹锦地上描金寿字纹装饰。</p> <p class="ql-block">  上为内编银丝黑漆描金福寿延年纹茶盘一对,清代,直径12cm,高2cm。</p><p class="ql-block"> 盘口外撇,呈花瓣状,微圈足。盘内仿藤编风格以银线编织成席纹,精细缜密。盘外壁髹黑漆打底,缠枝莲纹以金漆描绘轮廓,莲纹内保持黑漆原色,轮廓之外复髹朱漆描金。圈足内朱漆髹边,描金蝙蝠灵芝花卉点缀, 寓意福寿延年。</p><p class="ql-block"> 下为黑漆描彩嵌玉板云蝠纹倭角盒,清代,长38cm,宽22.5cm,高8cm。</p><p class="ql-block"> 木胎,子母口。通体髹黑漆。盖面中央嵌玉板,五蝠捧寿纹。盖面、器壁描金彩云鹤捧寿纹。</p> <p class="ql-block">  识文描金圆形多宝阁,清代,高57.6cm,宽39.6cm,厚17.7cm。</p><p class="ql-block"> 多宝阁呈上圆下方造型。正面以识文描金为装饰, 内部背景描金山水,各式开光将空间分割成六个部分,可分别存放不同小件工艺品。方形底座,有围栏装饰。束腰和牙条描金。四外撇足支撑。</p> <p class="ql-block">  展厅。</p> <p class="ql-block">  侨批、银信,民国。</p> <p class="ql-block">  清代中叶,广式家具是与"京式"、"苏式"齐名的三大家具流派之一。广式家具在传统硬木家具结构基础上,效仿西式家具的造型结构和装饰纹样,款式新颖,做工精湛,风格独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8、19世纪,广州制扇业发达。外国商人和水手喜欢购买折扇作为赠送亲友的纪念品。在法国,宫廷贵妇无论冬夏都以手持中国式绢扇为时尚。</p> <p class="ql-block">  广雕指在广州地区生产的具有岭南特色的雕刻工艺品,包括牙雕、木雕、贝雕、砖雕、骨雕等。清代以来,广雕融入西方文化元素,形成构图新颖别致,造型生动逼真,雕工精巧细腻的艺术特色。</p> <p class="ql-block">  牙雕石榴,清。</p> <p class="ql-block">  贝雕狮虎鱼龙摆件,清。</p> <p class="ql-block">  玳瑁六角形镂空花樽,清。</p> <p class="ql-block">  广州是清代珐琅器的重要生产基地。珐琅工艺常见有掐丝珐琅、錾胎珐琅、透明珐琅、画珐琅等四大类。广珐琅品种齐全、技艺精妙。</p><p class="ql-block"> 铜胎掐丝珐琅花卉纹兽耳瓶,清。</p><p class="ql-block"> 清代广州得风气之先,为当时中国画珐琅、誓胎珐琅的最大产地,能做出国内独一无二的硬透明珐琅,技压群芳的掐丝珐琅,甚至精妙绝伦的复合珐琅。</p> <p class="ql-block">  铜胎画珐琅花卉纹碗,清。</p><p class="ql-block"> 底足以红彩手书“广东省城濠畔西约义和祥造”双框款。濠畔街是清代广州著名的手工业中心,该碗是了解当时广州金属胎珐琅器生产情况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画珐琅花卉福寿八宝纹双层盒,清。</p> <p class="ql-block">  开平碉楼与村落源于明朝后期,鼎盛于20世纪初,20世纪20~30年代,开平碉楼,达到高峰,鼎盛时期有3000多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稳定,国泰民安,较多数开平碉楼逐渐闲置。开平碉楼集居住、防御盗匪与防洪防涝功能于一体,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楼,是中国乡土建筑一个特殊类型,是华侨文化的典型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骑楼普遍存在于南亚、东南亚各国,以及中国的海南省、福建省、台湾、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沿海侨乡地区。</p><p class="ql-block"> 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Beniapukur)地方,是英国人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当地的方言叫eranda。接着,新加坡的开埠者莱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设计中也使用这种外廊结构的建筑,称之为“店铺的公共走廊”,闽南话称为“五脚基”,其实是闽南话的“五”和马来语的KAJI(尺)拼合而成。</p><p class="ql-block"> 后来,“下南洋”的闽南华侨把这种建筑带回故乡,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将南洋的“五脚基”传回闽南故乡,并深度融入闽南侨乡社会的建筑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传入中国华南地区后开始称为“骑楼”。1849年,海口市的四牌楼街建起了第一座骑楼,由从东南亚返乡的琼籍商人所建。海口骑楼老街是中国现今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的骑楼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1875年以后,骑楼出现于厦门市的部分街道,由当地侨商所建。骑楼是闽南文化魅力的所在,厦门是闽南骑楼的发祥地。汕头小公园开埠区拥有我国建筑面积最大的近代骑楼建筑群,多数是早年"下南洋"的华侨返乡投资建设的,是海内外潮汕人共同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  木船。</p> <p class="ql-block">  龙舟,当代,番禺龙舟,素色,长41米,宽1.14米,船身为坤甸木,龙头龙尾用樟木雕刻,能容纳 80个桡(桨)手。猎德龙舟,因船身画满龙眼、荔枝、杨桃等被称为“花龙”。此龙舟曾荣获2004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传统龙舟冠军。</p> <p class="ql-block">  广州茶楼。</p> <p class="ql-block">  广州十三行是清乾隆实施“一口通商”政策后,政府特许的唯一经营管理对外海路贸易的商行。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政策,广州成为清朝全盛时期中西贸易的中心、政府税收的重要来源地、通晓西学人才的中转站。</p> <p class="ql-block">  私塾。</p> <p class="ql-block">  潮汕“工夫茶”一枝独秀于中国茶艺之林,它以用具精细、冲饮讲究、茶味严香而远近闻名,以“和、爱、精、洁、思”的文化内涵深入潮汕人的日常生活中,不管是红白喜事、宴客答谢、纠纷调解还是商业活动,凡事都离不开“工夫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厅堂。</p><p class="ql-block"> “香街十里一城春,笑语喧声如彩门。疑是层峦采蜜使,幻成百万赏花人。”</p><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度的羊城迎春花市形成于19世纪中叶,从花田、花渡头到花街,鲜花给人们带来无限吉祥和商机。</p> <p class="ql-block">  泥塑一组,展示广州的风土人情。</p><p class="ql-block"> 年晚煎堆,煎堆,是用糯米粉、爆谷、糖等炸成的节日食品。年晚(除夕)家家炸煎堆是广州的年俗,寓意家族兴旺发达。</p> <p class="ql-block">  新年大吉,广州话“桔”、“吉”同音,故广州人常在逛花街时买回盆桔贺新年,希望来年大吉大利。</p> <p class="ql-block">  波罗鸡,用纸札和鸡毛粘成的工艺品,在波罗诞上售卖。据传在十万只波罗鸡中,有一只会像真鸡一样啼叫,买到的人会好运连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唱龙舟,“龙舟”,或称龙舟歌,是一种民间说唱形式,也是粵曲、粤剧的曲牌。说唱艺人手持木雕小龙舟,用广州方言演唱,内容多为神话故事或平安祝福语。</p> <p class="ql-block">  苦口良药,凉茶,是指用药性寒凉并能消暑解热的中草药煎煮的饮料。喝凉茶是广州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鸡公榄,广州地区的一种零食。卖榄人用竹和纸制成外表鲜艳、腹背中空的大公鸡模型,将模型套在身上,并用唢呐模拟公鸡叫声,边走边叫卖,尤其吸引小孩子。</p> <p class="ql-block">  晒腊肉,“秋风起,食腊味。”广州人将本地腌制肉食的方法与海外传入的灌肠食品相结合,创制出风味独特的广式腊味。</p> <p class="ql-block">  煲仔饭,用小砂煲煮饭,并加入排骨、腊味等,饭热菜香,是流行于广州等地的传统美食。</p> <p class="ql-block">  艇仔粥,广州著名粥品。原水上人家以艇为家,抓到河鲜后马上加工做粥,供来往游客享用,故名“艇仔粥”。</p> <p class="ql-block">  书在肚里,清末民初,家长会在小孩开学时用糯米粉做成薄饼,置于板凳上,把书扎在小孩腹部,希望小孩专心读书,把知识装进“肚”里。</p> <p class="ql-block">  钉木屐,木屐是用木质较轻而又不易爆裂的苦棟木、松木等做底,用布或皮做鞋面,可避暑纳凉,防湿防滑,曾在广东地区被广泛使用。</p> <p class="ql-block">  开面,是用细线绞去脸部汗毛的传统美容方式。</p> <p class="ql-block">  虽然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重器不多,但很有岭南特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