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诗文作者:陳子瞻</p><p class="ql-block">引用图片:网络(忱谢原作者)</p><p class="ql-block">美篇编号:570746</p> <p class="ql-block">岁末年初晒书单、说感悟,已经成了我多年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每一年的跨年夜,都是在跨年钟声的躁动与静寂中转瞬即逝的,简直是不由分说地让人倏然迈过惑与不惑的时间结点,仿佛是自己拽着自己的头发,又仿佛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拽着,与时俱进。</p><p class="ql-block">从中国农历看,我们是即将从龙年去到蛇年,好像腾龙驾雾不够,又要去抓一条小龙(蛇),却不知这小龙又很快要演化成一匹马,以致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地轮流一遍又一遍。时间就这样不嫩不老地周而复始,我们却翻来覆去跌跌撞撞地走向衰老。每到年关,小孩子都欣喜而疯狂,中年人都憧憬而感叹,老年人则更像一位哲学家逢人便说时光荏苒光阴似箭生之不易死之必然……。</p><p class="ql-block">这一年走了些地方,A股又火了一把,钻进去很是折腾了一番,所以,书自然就读得少些,算了一下总共才20本,惭愧得很,但读书的所感所悟却有增无减。这一年阅读的书籍主要有三类:</p> <p class="ql-block">第一类是自小就喜爱的中国古典诗词,如《婉约词》《豪放词》等,当然也写了些五言七言旧体诗,填了几十首词,比往年少了些仅180首,所写的诗词确也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感受,作品呈现出来的样子也有自我感觉尚可的,比如《七言•浮生赋》:</p><p class="ql-block">篱边回望半生涯,</p><p class="ql-block">会海文山一把抓。</p><p class="ql-block">海里总浮半个字</p><p class="ql-block">山中全看一枝花。</p><p class="ql-block">雾境看花花犹在,</p><p class="ql-block">昏灯觅字字愈华。</p><p class="ql-block">赋墨缥缈浮生意,</p><p class="ql-block">停罢金樽换紫砂。</p><p class="ql-block">比如婉约的填词《江城子·山城重庆》</p><p class="ql-block">嘉陵夕照洪崖光,壁流香,映苏黄。故宅家翁,言犹在耳旁。夏暑秋寒人未老,俱往矣,泪千行。</p><p class="ql-block">两江波影桥横双,射宵灯,醉海棠。轻轨穿楼,山半绕红墙。梦里再识旧城阙,八分异,二分茫。</p><p class="ql-block">注:洪崖洞内曾留苏轼黄庭坚题跋;金壁流香、字水宵灯、海棠烟雨等均为古巴渝十二景中的名称。</p><p class="ql-block">再比如豪放的填词《六州歌头•恨颂秦腔》:</p><p class="ql-block">年少志远,关河梦断肠。豪气壮,肝胆旷。挽长弓,射天狼,令叫虎贲上。披甲闯,逐声浪,执锐往,颠轻狂,灭嚣张。旗纛指归,鼓号和鸣畅,醉卧沙场。苦难终有结,寄望册史藏,五岳河江,换新装。</p><p class="ql-block">梦回苍莽,跌跟撞,难独抗,祭国殇。官至上,民贱躺,乱丛岗,尘暗箱。富贵王侯样,官袍状,握权章。贪墨账,堆千丈,假虚空,处处升堂,最苦百工匠,作嫁衣裳。剑吼西风劲,恨颂唱秦腔,叹染秋霜。</p> <p class="ql-block">第二类是中外名著,有的是重读再读,如《堂吉诃德》《窄门》《檀香刑》《废都》等,读的是故事,寻的是人物的灵魂轨迹。读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产生了很多联想,还写了一首诗劄:“雄词宏论骑士道,独立苍穹称英豪。扶危济困侠义举,单骑救主谁能效?连篇累牍话救世,翻来覆去说剑鞘。巧言令色掩不住,只言片语引人笑。”这部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余以为,其要义是理想与现实错位引出的怪象。堂吉诃德在激情四射的境遇里高调以骑士道精神去扶危济困,这就很难理性地面对现实,也就不免做出战风车、斗群羊的傻事来,这跟天天喊为人民服务暗地里却贪赃枉法如出一辙。颇似一个难以企及的高远目标要人跂上脚根也够不着,却要人一直嚷着必定会实现一样,迫使人人都装出个二皮脸言不由衷地说假话、做蠢事。如此状况寻不出逻辑,而没有逻辑其实就是这里面最朴素的底层逻辑。</p> <p class="ql-block">第三类是中国现实题材的作品,如《一地鸡毛》《我叫刘跃进》《沧浪之水》《中国制造》《追问》《权力巅峰》等等。读这类书籍最有切身感受,常常与书中人物和场景共鸣,颇有身临其境之感。阅读中经常胡思乱想,我们那样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怎么老是演化出如此不堪的人和事呢?于是,我自然就把制度体系与人的本性作一番关联思考:制度是人制定的,那么制定者受不受制度的约束?这问题似乎太浅显,但现实的回答又常常是否定的。我们在讴歌人性的光辉时,又常常忽视了人性的盲点。</p><p class="ql-block">人们总是高谈阔论人应有的公义和美德,而不屑于谈论人本有的自利和自私,这就本末倒置颠三倒四了二者的“主客体”位置。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羞于示人的地方,又都高度的同一,而又极其的异样,然而本质上却是一致地以己之利(私)去衡量事物的正误与做人做事之得失的。某人从个人利益出发去看待问题显然没有道理,而这“没有道理”其实才是最深刻的道理。人的情感、信念与理想等,统统具有浓厚的感性色彩,若以理性之光去映照,必然会显现出虚幻、激荡与脆化的一面。如果真要去直直地质询与追问,那么,任何神圣高尚的精神堡垒都禁不住这样的催化而坍塌。所以,我的思考结论是,只有尊重人性的自利,设置共鉴的道法,才能普渡众生,建设和美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此外,还阅读了一些哲人的传记和代表作,如《真理的殉道者——苏格拉底》《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历史的遗憾》《通往奴役之路》等等,鉴于上述书籍涉及一些敏感问题,这里就不便叙述了,只是把哈耶克先生在《通往奴役之路》中关于市场经济、民主自由的精妙警策之语复述出来供诸君鉴赏思考:</p><p class="ql-block">1、自由思考铸就灵魂的翅膀;盲目跟风却成思想的囚徒。</p><p class="ql-block">2、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或许是通往奴役最隐蔽的路。</p><p class="ql-block">3、民主是保障自由的手段,但自由不是无限的,你准备好承担这份责任了吗?</p><p class="ql-block">4、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选择的权利与能力。</p><p class="ql-block">5、奴役之路,始于思想禁锢,它悄然蔓延,于无声处剥夺自由。</p><p class="ql-block">6、法治政府采取形式规则,这种规则不涉及任何特定的目的、特定的人群,政府与行政人员是在法律框架下工作的,不存在任何特权。</p><p class="ql-block">7、市场经济是最有效率且较为理想的一种资源配置体制,同时是唯一能参与民主的机制。</p> <p class="ql-block">好了,言归正传,还是晒晒书单吧:</p><p class="ql-block">1.《婉约词》张燕/注译 1月</p><p class="ql-block">2.《豪放词》韩凌/注译 2月 </p><p class="ql-block">3.《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著 3月</p><p class="ql-block">4.《走向质变的中美关系》彭晓光/著 </p><p class="ql-block">3月</p><p class="ql-block">5.《窄门》(法)纪德/著 3月</p><p class="ql-block">6.《一地鸡毛》刘震云/著 4月</p><p class="ql-block">7.《沧浪之水》阎真/著 4月</p><p class="ql-block">8.《废都》贾平凹/著 5月</p><p class="ql-block">9.《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周国平/著 5月</p><p class="ql-block">10.《我叫刘跃进》刘震云/著 6月</p><p class="ql-block">11.《中国制造》周梅森/著 6月</p><p class="ql-block">12.《高智商犯罪1 设局》/紫金陈 7月</p><p class="ql-block">13.《堂吉诃德》(上)(西班牙)</p><p class="ql-block">塞万提斯/著 杨绛/译 7月</p><p class="ql-block">14.《堂吉诃德》(下)著译同上 8月</p><p class="ql-block">15.《真理的殉道者——苏格拉底》 9月</p><p class="ql-block">16.《历史的遗憾》姜半夏/编著 11月</p><p class="ql-block">17.《追问》丁捷/著 11月</p><p class="ql-block">18.《檀香刑》莫言/著 12月</p><p class="ql-block">19.《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p><p class="ql-block">任语丁/著 12月</p><p class="ql-block">20.《通往奴役之路》英•哈耶克/著 12月 </p> <p class="ql-block">甲辰2025年1月12日于山城•虚谷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