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九零年,我陪同厂领导前往山东兖州参加华东地区肉联系统的企业思想政冶工作研究会。那年我三十九岁,正值人生的盛年。</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已过去,弹指一挥间。</p><p class="ql-block"> 当年听报告交流,看兖州厂容厂貌。游览青岛海滨风光,参观孔府孔庙孔灵以及登上泰山之巅一览众山小的情景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伟大祖国的雄伟壮观和万紫千红让我为之震撼,为之骄傲,为之自豪。</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次开会的兖州正是抗日战争时期铁道游击队与日本鬼子周旋和战斗的地方。兖州厂有的离休老干部还是当年的游击队员。</p><p class="ql-block"> 让我难忘的还是游览泰山的情景。与其说是登泰山到不如说是下泰山更为贴切。</p><p class="ql-block"> 我们上泰山是乘电缆车轻松而上,下泰山是靠两条腿走下来的。人说下山容易上山难,经过这次下山的经历我体会比上下庐山的三叠泉不知要困难多少。走不完的台级,看不见的山底。可以说那一次下泰山是我有生以来最难最累的一次。那会儿我在参会人员中数比较年轻的,我不仅要负责自己的安全,还要护送年纪稍大同志下山。</p><p class="ql-block"> 南京肉联厂有一个老同志朱耀祖是江西高安人,和我这个书法爱好者以老乡相称。在那次泰山之旅时他就已古稀之年,下山难度可想而知。我对这老者怎能不管不顾,我只有一路搀扶着他下山。</p><p class="ql-block"> 何况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我更责无旁贷。</p><p class="ql-block"> 约莫经过三个小时的折腾才到达山底。在山顶还有耳鸣感觉,我厂领导因去过泰山而在山下等候。</p><p class="ql-block"> 会后会议主办方还给我寄来数十張会议拍照作留念。</p><p class="ql-block"> 在暮年之际偶翻当年照片,激动兴奋之情油然而生。眼下自已蹒跚的步履,迟缓的反应怎不让我对往昔岁月充满着久久的眷恋。</p><p class="ql-block"> 那次离别后南京厂的朱耀祖同志还给我寄来好几幅书法和美术作品。</p><p class="ql-block"> 因为他是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成员,其书法水平造诣极高。我至今仍然珍存收藏。</p><p class="ql-block"> 一看到它我就会想起那次会议的经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者:南昌市作协会员、南昌肉联厂退休职工游和生2025.01.12.21.00。</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