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走进广东英德市望埠镇龙头山社区(1)……热情接待——高德导航直指“东村”,七拐八拐到达“龙头山”社区楼下,拿起手机正在拍摄,居委会出来一位“大姐”开口就说:北京来的吧,五七干校怀旧,我找个人陪你转转讲讲,中午就在我们社区长者食堂就餐,吃完饭你自由活动,这么安排如何?我一个从未来过干校的人还有啥说的,立刻回答:非常感谢,照您说的办。</p><p class="ql-block">我心想今天我怎么这么顺啊,又一想:那是我们的父辈曾经在这“战天斗地”留下的“恩泽”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进广东英德市望埠镇龙头山社区(2)……寻游社区周边——“大姐”安排的“向导”热情而自豪的介绍着社区周边这几年的发展,我们去了“寺前水库”,“西村”,农贸市场,“尖山”等地,和西村当地六十岁以上的村民回忆当年“五七干校”的故事,滔滔不绝。</p><p class="ql-block">龙头山社区,这里很美丽,</p><p class="ql-block">大姐巧安排,向导很和气。</p><p class="ql-block">寺前水库大,农贸市场美,</p><p class="ql-block">村民忆干校,故事暖心扉。</p><p class="ql-block">(和平)</p> <p class="ql-block"> 走进广东英德市望埠镇龙头山社区(3)……碰到一个说“北京话”的原社区书记——“大姐”告诉我一会吃饭时,你会碰到我们社区的老书记,她是随父母来五七干校的子女,后来五七干校撤回,她留了下来,她是北京人,你们会很有的“聊”。五七干校的子弟,北京人,留在当地?这是什么情况?什么心理?能做出这么重大的决定,我更期待长者食堂尽快开餐,见到这位“老书记”。后来和“老书记”的聊天中我知道:她原驻百万庄建工部大院,69届毕业生,先去的东北兵团,后由兵团调到英德五七干校,干校撤离后她父母回到了北京,因她己和当地水泥厂职工结婚面临二个选择,要么回北京“小家”不保,要么留当地“保小家”放弃北京,她选择了后者,这不老俩口刚从澳大利亚女儿家回英德,满满的幸福感,向这位“扎根英德”会说“北京话”的大姐致敬。</p><p class="ql-block">龙头山社区,有个老书记,</p><p class="ql-block">她是北京人,扎根在这里。</p><p class="ql-block">女儿在国外,心联在一起,</p><p class="ql-block">刚从那里回,幸福在心里。</p><p class="ql-block">(和平)</p> <p class="ql-block"> 走进广东英德市望埠镇龙头山社区(4)……我在社区吃了一顿“长者餐”——“大姐”告诉我社区为社区的老人推出“长者餐”,区內老人每餐自己掏六元,区外人员十二元,我自然是区外人员,每天中午提供两荤一素一汤,主食随便吃,我数了数,中午大概有十个“长者”就餐。我与会说北京话的“老书记”夫妇“边聊边吃”,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中午”……</p><p class="ql-block">龙头山社区,领导真心细,</p><p class="ql-block">推出长者餐,价格很便宜。</p><p class="ql-block">两荤一素菜,主食冒热气,</p><p class="ql-block">边吃边聊天,心里真欢喜。</p><p class="ql-block">(和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进广东英德市望埠镇龙头山社区(5)……英德龙头山社区将在我的内心——“永驻”。</p><p class="ql-block"> 我在社区总共呆了二个小时,在这之前,我没有到过“五七干校”,从未来过英德,不认识任何人,抱着一颗朴素的怀旧心理走进的龙头山社区,是“向导”耐心的讲述,我知道了“东村”“西村”,“水泥厂”和“寺前水库”,是和会说“北京话”的老书记聊天让我对她当年做出“放弃北京,扎根英德”的决定心生敬佩,是居委会热心开放的“大姐”没把我当“外人”并做了精心安排,让我见到了“该见的人”,说了“该说的话”,吃了“该吃的饭”,接着就是和“大姐们”告别,离开,此刻的我是幸福的。“他们”很快会“模糊”我这个“怀旧的陌生人”,然而“龙头山”社区将在这个“怀旧的陌生人”心中……永驻。(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