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秦淮河,古称龙藏浦。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其名称来源于秦始皇为破除南京的“王气”而开凿的传说。越王勾践就曾在秦淮河上建造城池。六朝时期,秦淮河两岸成为名门望族的聚居之地,隋唐以后逐渐衰落,到宋代又复苏为文化中心。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富贾云集,人文荟萃。</p> <p class="ql-block">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干道四年(1168) 东起桃叶渡,西至状元楼,南临秦淮河,北抵建康路,占地约30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居中国各省贡院之冠,创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仅明清时期全国就有半数以上官员出自江南贡院,被誉为“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吴敬梓纪念馆坐落在夫子庙秦淮河边,毗邻古桃叶渡,也因为当年吴敬梓搬来此地时自称“秦淮寓客”,所以吴敬梓纪念馆亦名为秦淮水亭。</p> <p class="ql-block">鹫峰禅寺:有着一干六百多年历史,建于明代天顺五年,相传为纪念唐朝名僧鹫峰而得名,寺内鼓楼黄墙古香古色,香炉青烟袅袅,可以静静欣赏独具一格的古建筑和石雕。</p> <p class="ql-block">东水关是南京明城墙的两座明代京城水关之一,与西水关相对,位于南京市秦淮区龙蟠中路通济门大桥西侧,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是秦淮河流入南京城的入口,也是南京明城墙唯一的船闸入口。东水关旧称上水门,始建于杨吴筑城时期,明朝修建明城墙时在此基础上扩建。</p> <p class="ql-block">南唐城墙遗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江宁路东侧秦淮花园小区内,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五代十国时期杨吴、南唐在金陵府(后改江宁府)所修城墙的现存遗址。南唐城墙在宋、元时沿用为建康府府城。明朝初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在金陵城的基础上扩建为南京城。</p> <p class="ql-block">泰山寺位于南京市浦口区,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55),由僧德缘重新募建,当时只有中殿和后殿,没有前殿。泰山寺供奉大、小金装菩萨27座和16幅尊者画像,还有质地缅玉的高1.2米坐佛1尊,泰山老姥和使女神像各1座,其中以泰山老母碧霞元君为主。农历三月二十八,是泰山庙会的正式期。清光绪五年(1879),浦口防军提督黄士林命人从山脚到庙门口铺有132级台阶。</p> <p class="ql-block">古瓦官寺位于秦淮区花露北岗,愚园附近。始建于东晋兴宁二年(公元364年),已经有一干七百年的历史,瓦官寺寺址原为官府管理陶业机构所在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