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夕阳红”圆了“追星梦”(散文)</p><p class="ql-block"> 文/王仁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交响乐诞生于西方,属于舶来品。交响乐在九州大地上得以普及,呈现出“姹紫嫣红”的风光来,也仅仅只有几十年的时光,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平地春雷、裂岸惊涛。</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打开了封闭多年的国门,让炎黄子孙跨入前所未有的睁眼看世界的新时代。文化包容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通过拨乱反正,“洋为中用”为国人所自觉认同与遵循,付诸于行动。CCTV推波助澜,划时代地转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加速了中国融入“音乐世界”的进程。于是,交响乐的天籁之音在中华大地上处处荡漾;交响乐爱好者的队伍年年壮大。交响乐团如雨后春笋般地新生于黄河两岸、大江南北。</p><p class="ql-block"> 八年前的11月18日,苏州交响乐团诞生于工业园区的金鸡湖畔。从此,文化积淀极其深厚的华夏“状元之乡”,除了缠绵千载的吴地丝竹不绝于倾心悦耳之外,又有了雄浑磅礴的管弦乐章萦绕“小桥流水人家”;《蓝色多瑙河》“千里波涛”与《平湖秋月》“风平浪静”演绎中西合璧、荣耀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 苏州交响乐团(简称“苏交”)的起点高,乐手的国际化程度在国内职业交响乐团中首屈一指。仅仅八个春秋,她就跻身于国内一流交响乐团的行列,其在国内的美誉度、在海外的影响力,都得到显著提升。去年,蜚声世界的意大利指挥大师里卡尔多.穆蒂,指挥“苏交”演出的歌剧版音乐会大获成功。对后起之秀“苏交”的精湛技艺,穆蒂大师赞誉有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苏交”有今日的成就、眼下的辉煌,是与一位音乐老人精心呵护、呕心打造密不可分的。这位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乐坛“常青树”——陈燮阳大师。</p><p class="ql-block"> 国内媒体给陈大师冠以“中国第一棒”的美誉。我不大喜欢使用这个字眼,习惯于用“大师”来称呼他。</p><p class="ql-block"> 我是“苏交”的“粉丝“,更是陈燮阳大师的“粉丝”,自封为“铁杆”级别的。我聆听陈大师的第一场音乐会,是2001年秋日里在上海出差期间。那会他是上海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也是中国音乐院团的首位音乐总监。那家音乐厅的名字我记不准了,只记得刚落成不久,是上海乃至国内最为新潮、最为现代化的音乐厅。</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到苏州定居,跟随“苏交”走过了八年,其中听陈大师的音乐会不下30场。值辞旧迎新,在短短的十二天里,我就有幸聆听了陈大师指挥的两场音乐会。第一场为岁末“苏交”的2025新年音乐会,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演出;第二场就是元月11日晚,在金鸡湖音乐厅举行的“陈燮阳从艺60周年的音乐会(首场)”。</p><p class="ql-block"> 人逢喜事精神爽,六秩春秋艺韵长。昨晚,站在指挥台上的陈大师显得更为容光焕发、神采奕奕;激情沸腾胸间,动作优雅舒展,令人难以置信眼前的他已是86岁高龄的耄耋老人。陈大师比执棒2025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穆蒂还要年长两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座落于文化艺术中心的金鸡湖音乐厅,它的落成略晚于“苏交”诞生。这个国内一流的音乐厅开业以来,只有两位泰斗级的中国指挥家,在这里举行过从艺60周年的音乐会。第一位是卞祖善教授,我在兰州时曾听过他的音乐会。第二位就是陈燮阳大师。最富有纪念意义的是,这两位的音乐会我都聆听了,均坐在指挥台正对面的合唱席第一排。</p><p class="ql-block"> 昨晚,最令我开心与激动地是圆了孜孜以求的“追星梦“。在音乐会结束后安排的的签售活动中,喜获大师签名,站在了心中“偶像”的身边,在现场的“苏交”工作人员,帮我“定格”了这个终生引以为荣的“历史瞬间”。</p><p class="ql-block"> 在走进签售间之前,我多少有点忐忑不安,担心没有机会与大师合影。当轮到我走进签售间,定睛看到陈大师和蔼的面容时,我心里踏实了。先是恭恭敬敬地给他老人家鞠躬,接着双手呈上的打开的“黑胶”内页。陈大师所表现出的平易近人、对粉丝的坦诚尊重,令我很是感动。</p><p class="ql-block"> 获得陈大师在我所购的“黑胶”上签名,并喜出望外地与他合影喜,就觉得花一小时排队等候换得的回报太丰厚了。出乎意料地是“苏交”安排了工作人员,在现场给每一位粉丝拍照。这一幕真是太温馨了。我对“苏交”如此周到的人文关怀与体贴表达了由衷感激。</p><p class="ql-block"> 令我惊讶、更令我钦佩地是:陈大师的签名,字如其人。从中不难看出,他无论在台下握笔,还是于台上执棒,都一样地潇洒自如,一样地风流倜傥。特别是繁体“阳”字的最后一笔,那道延长的“弧线”,宛若银色的指挥棒在空中划过留下的“光影”……</p><p class="ql-block"> 昨晚音乐会的入场券与陈大师签名的“黑胶”唱片,我都会珍藏的,就像珍藏去年11月30日晚“穆蒂大师音乐会”的入场券一样,作为永久的纪念。“黑胶”的售价为398元,物有所值。我想将“黑胶”放置于书柜,至少会给我的书斋增添几缕历史的“沧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中午,在餐桌上,我余兴未尽,给一家人讲了昨晚的开心事。</p><p class="ql-block"> 下午在打这篇散文的“腹稿”时,无意中看到了女儿发的一则微信,读过后哑然失笑。女儿的微信文字简短,标题显然是针对老爸的举止所拟——《“追星”这事是不分年龄的》。</p><p class="ql-block"> 读过女儿微信,心里热乎乎的,“小棉袄”道出了我的心里话,还是她最理解最支持老爸的爱好。若不是她的那份孝心,若不是她早早地给我订好了这场音乐会的票,我是圆不了“追星梦”的。八年来,无论是听音乐会,还是听京戏、看演出,都是“小棉袄”给老爸“埋单”。</p><p class="ql-block"> 女儿微信写到:“70岁的老爸追86岁的“偶像”。老爸听过陈燮阳大师从艺60周年的音乐会后,排了一个小时的队,终于获得陈大师的签名,并与大师合了影,这圆了他多年的梦想。他是知道家里没有“黑胶机”的,却依旧喜洋洋地捧回陈大师签售的“黑胶”唱片。”</p><p class="ql-block"> “上次得悉世界著名指挥家穆蒂大师来苏州的消息后,老爸就早早地叮嘱我给他抢票。我觉得自个追星都没他这般“疯狂”。不过这也挺好的,有益于老爸保持年轻的心态。</p><p class="ql-block"> 该追就追!老爸,加油!下次追90+的老艺术家!”</p><p class="ql-block"> 中午,乘兴吟得小诗,录于此:</p><p class="ql-block"> 新年跨入岁增一,</p><p class="ql-block"> 身沐余晖入古稀。</p><p class="ql-block"> 鬓白疾步续追星,</p><p class="ql-block"> 成真梦想润诗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元月12日下午初稿</p><p class="ql-block"> 即日晚二度润色</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