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张幼军点评东方樵散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6、住在姥姥家的臭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7、鸟啊鸟</b></p> 精彩点评 <p class="ql-block"> 臭臭很顽皮,臭臭很乖巧,臭臭很臭倔,臭臭很懂事,臭臭很机灵,臭臭好奇心很强,臭臭很善良,臭臭很多方面很有天赋……臭臭的优点很多很多,臭臭又有不少臭毛病,总的来说,臭臭是一个非常可爱人见人爱的好孩子。</p><p class="ql-block">臭臭在外婆家一住两年,并不缺少爱,外公外婆舅舅大姨妈……爱她宠她的人很多。应该说,臭臭的童年很幸福很快乐吧。可是文章读到最后,让人心里还是有些堵。</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呢?感觉到现实很残酷,爱着宠着臭臭的臭臭的大人们又很残忍。残酷的现实、残忍的大人们硬硬将一个可爱的幼童变成了可怜的“留守儿童”,生生剥夺了臭臭享有父爱母爱的权利!难道这还不残酷、还不残忍吗?在外打工讨生活的爸爸妈妈们对孩子陪伴的长期缺位,父爱母爱的长期缺失,对孩子的身体心理的健康成长都是极大的损害。长期没有爸爸妈妈陪伴身边、父爱母爱长期缺位的孩子的童年是不是很幸福,在我心里一直是打问号的。找妈妈!找妈妈!小臭臭到处找妈妈,“她小小的心中到底藏着对母爱的渴望”,读着这样的文字,令人掉泪。</p><p class="ql-block">在中国,当年臭臭一样的留守儿童有六千万。这六千万个家庭、孩子的一亿二千万爸妈、孩子的一亿二千万爷爷奶奶、孩子的一亿二千万姥姥姥爷,他们幸福吗?父爱母爱的严重缺少缺位缺失,是对留守儿童幼小心灵的严重伤害。然而,留守儿童长大了入了学又被无情地抛入漫无边际的应试题海。咱们中国的臭臭们难矣哉!</p> 精彩点评 <p class="ql-block"> 很欣赏作者的文笔。文章起始处就是这么一句:大自然最美妙的声音,我以为不是雷声,不是雨声,不是人语,也不是歌声,而是鸟的叫声。这种形似夸大其词之语,其实表达了一种对鸟儿的特殊情感。</p><p class="ql-block">文章接下来写“我”与鸟儿打交道的一些事,很是有趣儿。</p><p class="ql-block">写“我“与燕子的事儿。”先是“看到燕子飞到人家屋梁做窝,我羡慕得要命”,后来从“幸运之家”那儿得来经验引来燕儿来家里做窝安家,听燕子夫妇在“新窝里卿卿我我”“娇滴滴的私语”,能让人沉于其美妙的文字叙述中。更有,写燕儿“双双飞入喃喃细语,像是商量此处可否安家。我屏气凝神,心房怦怦,直担心其中一只不中意”;写“一次救了翅膀被蛛丝缠住了的燕儿,走在路上,听鸣叫欢歌”, “我”想:那只燕子也该乐在其中吧?它会把刚才的故事讲给它的父母、兄弟、朋友听么?孩童那种微妙的心理活动,都是极为精彩美妙之笔啊!</p><p class="ql-block">文章用了几乎一大半的篇写“我”与燕子的交集,看着看着,开始我以为就这哩。要真只写燕子此鸟,那就显得单薄了,于是,就有了后面的写“我”捉翡翠鸟,“我”养八哥鸟的故事。写“我”捉翡翠鸟,“翡翠真是机灵鬼”,轻易是能捉到的吗?果然,渺茫难求之物,何期不招自来!“我”终于获得一只,可惜已经死了。埋了翡翠鸟,接着写“我”养八哥鸟。可惜,“母亲坚决反对”,“不久丧身猫口”。这就把“我”与鸟儿的故事写得多了些特殊多了些曲折。其实是在写“我”与鸟的特殊情感和情感的曲折变化。</p><p class="ql-block">文似看山不喜平嘛。文章接下来一大段文字写了二十年后人到中年,有幸成了城里人,“我”获得了现代生活的一切便利,但失去了大自然的美好馈赠——百鸟鸣叫。耳道灌满街道上车水马龙的喧嚣声、采石场掀天揭地的爆破声,还有节日里癫狂放泼的爆竹声……声声攒击,声声刺耳,声声烦心,而二胡幽调,是古筝雅韵,是玉笛清音,总不如鸟声那种天然韵味。是对照,也是艺术的强调:“我”与鸟的不同一般的情感。所以“呆在城里,呆在鸟群绝迹、鸟声绝响的地方”是没有春天的,春天,应该是有花香,也有鸟语的。这结尾,与文章开头那段文字“听不见鸟的叫声,已是很久了,很久了。老觉得自己生活在与大自然脱节的空间里,不断扩宽加长的水泥车道,日益变高膨大的建筑楼群,把芳草挤跑了,把密林挤跑了,也命定地把鸟儿给挤跑了。城里人囚在听不见鸟声的水泥森林中,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紧密呼应,并做了“注脚”。</p><p class="ql-block">哦哦,原来“我”提笔写鸟并非着意于要写鸟的声音多么有韵味多么美妙,“我”是要写,“我”与鸟的那份特殊感情,写现代生活与鸟隔绝、与大自然隔绝的苦闷、遗憾和可悲,写“回到乡村去,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的心愿。 写心愿,不作直头布袋表述,而是“走笔龙蛇”讲故事,娓娓道来,把人感动了,让人感染了,让人就乖乖信了作者的,这就是文学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