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近期四川博物院展出《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文物。观展门票成人85元,60岁以上和退役军人优惠票45元。70岁以上免费,但年份满不足月份仍需购票。为此,我详细记录了此展的内容,希望观者能喜欢。其中文字叙述难免有错望海谅。</p> <p class="ql-block">本次展览汇集了84件意大利文物和近200多件中国珍贵文物,展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盛宴。分为四个部分,马可.波罗的家族背景、在中国的见闻、以及他所著《寰宇.记》的诞生。展览还展示了威尼斯货币、圣多明果雕塑、佛拉毛罗的世界地图等,以及元朝的瓷器、织金锦、外销瓷等精美商品。此外,还介绍了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技术、文化、商品交流的重要作用,以及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大航海时代的历史。最后,通过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和VR体验,回顾了马可.波罗的旅程,并展望了中意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合作。</p> <p class="ql-block">那是一个充满冒险与探索的时代。当西方的目光开始向东方眺望,一位传奇的历史人物——马可·波罗,怀揣着对东方世界的憧憬与无畏,踏上了这条改变欧洲社会认知的征程。他用自己的双眼见证了东方的繁华盛景,并将其详细记录在《马可·波罗行纪》(即《寰宇记》)中,为西方社会描绘出一幅前所未有的东方画卷。</p><p class="ql-block">本次展览汇聚了意大利84件精品文物,以及中国191件珍贵文物,以详实生动的展览内容引领观众穿越时空,回溯至那个充满魅力的时代。通过马可·波罗的视角,沿着他的足迹,让观众得以领略东方古国的博大精深,以及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交融;踏上一段“传奇之旅”,激励东西方社会继续书写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今年是马可·波罗逝世700周年,马可·波罗同中国的渊源是意中友好源远流长,两大文明交相辉映的缩影。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深刻演变,人类社会需要加强团结互助,实现和谐共处。意中应该进一步深化文化、教育、语言教学、遗产等人文领域交流合作,为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p><p class="ql-block">—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p> <p class="ql-block">1271年,年仅17岁的马可·波罗,怀揣着好奇之心与父亲和叔叔踏上东行的路途,在历经艰难险阻后于1275年抵达元上都。马可波罗在中国旅居了17年,他聪明好学,深受忽必烈的赏识,并以商人、官员和皇家侍卫等身份游历中国,见识了雄伟的建筑,繁华的城市,先进的科技和多元文化的交融。回到故乡后,马可·波罗口述见闻,成就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即《寰宇记》)。这本书不仅在当时的西方社会引发了持续的“东方热”,更成为今天人们探知无代社会的重要材料。马可·波罗如十名文化使者将中国的风土人情、灿烂文化传播到遥远西方,让东西方文明再次开启了交流互鉴。</p> <p class="ql-block">跟随马可波罗书中所述游历丝绸之路上的战争、宗教、贸易知识的内容。从他的家乡威尼斯出发。</p><p class="ql-block">威尼斯是13世纪欧洲最重要的一个贸易港口之一,当时这里的繁荣,为马可波罗家族的上演提供了一个沃土。</p><p class="ql-block">当时的威尼斯被称为尊贵之城,它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海上力量,成为了地中海地区的贸易枢纽。它也连接了东西方的一个交流,当时像丝绸、宝石都是通过威尼斯进入了欧洲市场,使这座城市积累了巨大的财富。1271年,年仅17岁的马可波罗跟随着父亲和叔叔一起踏上了一条充满艰辛却又充满希望之路。</p><p class="ql-block">马可波罗出生在13世纪中叶的一个威尼斯商人家庭,他们以克里米亚半岛上的苏达克为商业据点,并在君士坦丁堡拥有一处宅邸。当时为了开辟前往东方贸易的新路线。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带着少年马可来到了袁尚东。在我们中国生活了17年以后返回了威尼斯。返回以后,马可波罗他们家族,凭借着在中国进口的新商品,比如说麝香和在中国的贸易活动。而富甲一方。</p> <p class="ql-block">展柜里摆放的这本书,它叫做寰宇记,也叫做马可波罗行记。这本书的诞生也是充满了偶然性的。当时1295年,马可波罗结束了他长达25年的长途跋涉后返回了威尼斯,不久,他就参加了威尼斯和热那亚的海战,并在这场战争中不幸被俘,被困在了位于利古里亚的城市监狱中。也就是在这里,他认识了擅长写作冒险故事的鲁斯蒂谦。他向鲁斯蒂谦绘声绘色地描写着他在中国与东方的所见所闻。寰宇记由此诞生。</p><p class="ql-block">这本书,它是用法语威尼斯语的形式书写成的。这是当时的贵族和知识分子之间的一种通行语言。在现在看的话,它不单单是现在意义上的法语,也不是威尼斯语,它是法语威尼斯语。</p> <p class="ql-block">法国国家图书馆藏Arsenal 5219号抄本见证了《寰宇记)译为法语版本的过程。这部抄本可能是根据马可在1306年赠给法国大使的一部副本翻译而成的,在法国贵族圈子里流传了两个多世纪。这些贵族赞助人对手抄本质量的要求很高,通常搭配丰富的系列插图。Arsenal 5219号抄本可能是1500年左右由法国国王路易十二世的随从制作的,是此类手抄本中的典型代表,但有一点使它尤为独特:《寰宇记》配有为数众多的大幅插图,大概每个章节都有一幅。这197幅插图是由一位活跃于巴黎的著名插图画师为中产阶级客户制作的。这一系列插图雄心勃勃,意在以视觉形式呈现文本中极为丰富的内容,从东方的奇妙故事,到东方人民的风俗习惯,最后到马可·波罗的旅途。</p><p class="ql-block">这部抄本属于一位伟大的收藏家——巴黎军火库总督鲍尔弥侯爵,今天依然收藏在他建立的这座重要图书馆重。</p> <p class="ql-block">《马可·波罗遗嘱》</p><p class="ql-block">马可·波罗的遗嘱是一份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献,目前保存在马尔恰那国家图书馆,现以复制品的形式在这里展出。马可·波罗于去世前不久起草了这份遗嘱,遗嘱中提供了有关这位威尼斯旅行家的宝贵信息和他在中国与亚洲旅行期间获得的财产,马可曾将其中的一部分投入到家族生意之中。马可还提到他从中国带回的精美织品、宝石和其他文物(如蒙古大汗赐予他的“金牌”,此乃进入帝国的通行证)。</p> <p class="ql-block">《马可·波罗遗嘱》</p><p class="ql-block">1323年</p><p class="ql-block">羊皮纸手抄本</p><p class="ql-block">威尼斯马尔恰那国家图书馆藏</p><p class="ql-block">复制品</p><p class="ql-block">私人收藏</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货币,它是12世纪中叶至1797年威尼斯共和国铸造和使用的一种货币。</p><p class="ql-block">当时威尼斯的货币,已经出现和流通,在世界各地尽管他们的总督更替,但是货币上的图案,它是基本保持不变的,这是威尼斯,当时有意在向世界彰显他们的那种繁荣昌盛和长久之安。</p> <p class="ql-block">《总督弗兰西斯科·莫罗西尼的登船仪式》</p><p class="ql-block">亚历山德罗-皮亚扎</p><p class="ql-block">约1699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威尼斯科雷尔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是七幅组画中的一幅,描绘了威尼斯著名军事指挥官兼总督弗兰西斯科·莫罗西尼(Francesco Morosini,1619-1694 年)的生平。在威尼斯共和国与定都君士坦丁堡的奥斯曼帝国展开激烈角逐的艰苦时期,他曾四度被任命为海军总指挥,又称“威尼斯海军最高指挥官”。画家亚历山德罗·皮亚扎描绘了年迈的总督莫罗西尼受威尼斯元老院委托,在1693年进行最后一场海战的场景。总督在众人的护送下穿过圣马可广场上的临时建筑,庄严地登上战船。在威尼斯共和国危难之际,这一盛大的典礼彰显了临危受命的政治军事伟人的荣耀与尊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幅图,描述的就是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在阿卡城觐见了当时新上任的教皇格里高利十世的一个画面。</p><p class="ql-block">在第一次的东行之旅中大汗忽必烈交给了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一项使命,就是将一瓶来自耶路撒冷的上油和一群能够讨论宗教问题的学者带到中国。于是他们兄弟二人呢,带着书信、圣油以及少年马可和两名修士踏上了旅途。</p><p class="ql-block">当时大汗忽必烈至少要求教皇要派出一百名修士,但这个教皇不知道什么原因,最终只派出了两名,而且受到局势的影响,这两名修士中途放弃了继续前进,只有马可波罗他们家族来到了我们中国。</p> <p class="ql-block">《费拉拉公爵埃尔科莱一世与其子阿方索一世抵达威尼斯》</p><p class="ql-block">拉扎罗·巴斯蒂亚尼</p><p class="ql-block">约1487年</p><p class="ql-block">木板油画</p><p class="ql-block">威尼斯科雷尔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这件作品是最早描绘威尼斯城市美景的画作之一,画家借助文艺复兴时期成熟的线性透视法,建构出从圣马可广场一路通向大海的城市空间。画面描绘了威尼斯总督亲自迎接费拉拉城市领主埃斯特公爵埃尔科莱一世的场景,费拉拉是当时文化氛围最为浓厚的意大利宫廷之一。画家对空间进行了几何学的研究、测量和把控,以视觉的方式传达了文艺复兴时期理性和人文主义思想。该作品在弗拉·毛罗的《世界地图》问世数年后绘制完成。</p> <p class="ql-block">《飞翔的翼狮和圣马可兄</p><p class="ql-block">弟会的修士们》</p><p class="ql-block">来自威尼托地区的雕刻工匠</p><p class="ql-block">14世纪上半叶</p><p class="ql-block">伊斯特拉石浅浮雕</p><p class="ql-block">或尼斯科雷尔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圣马可之狮是福音书作者马可的象征,它通常被描绘成一头长着翅膀的狮子,而圣马可则是威尼斯城的主保圣人。这件作品由伊斯特拉石制成,该石材出产于威尼斯辖区。浮雕上描绘了圣马可兄弟会的修士们和圣马可一同出现的场景,这个团体是1260年,也就是马可·波罗降生6年后,于威尼斯创立的一个重要兄弟会。</p> <p class="ql-block">《圣多明我像》</p><p class="ql-block">雅各贝洛和皮尔保罗.达勒.马塞涅</p><p class="ql-block">约1390年</p><p class="ql-block">石灰石带大量彩绘痕迹</p><p class="ql-block">博洛尼亚工商业、手工业和农业商会宫</p><p class="ql-block">博洛尼亚市立中世纪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圣多明我像</p><p class="ql-block">语音讲解扫码即听</p><p class="ql-block">在14世纪,这尊雕塑是塑造圣多明我形象最为杰出的作品之一,这名圣徒在教皇的支持下成立了多明我会。该修会的修士们率先开启了从意大利和地中海地区前往亚洲和中国的旅程,他们试图与远方诸文明建立起联系,这些文明通过商路彼此相连。《圣多明我像》由来自威尼斯的一对兄弟雅各贝洛和皮尔保罗·达勒·马塞涅创作,该雕像与本次展出的《圣方济各像》一道,是博洛尼亚商会宫中的主保圣人雕塑群的组成部分。这座商会宫是博洛尼亚商人们的办公场所,他们致力于开展与东方世界的丝绸贸易,威尼斯亦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这张雕塑它叫做圣多明我雕塑,它是14世纪圣多明我形象最杰出的雕塑之一。当时的多明我会,就是由圣多明我创建的天主教修道会。</p><p class="ql-block">当时他们创建宗教的宗旨就是通过教育和传教来传播基督教教义。当时的修士,不仅仅只活跃在欧洲,也走向了世界各地。是这些修士,就是将地中海和意大利的贸易路线,然后连接到我们东方与中国,也是他们这些修士,想将这些文明通过宗教彼此联系。又通过贸易,彼此相连。</p> <p class="ql-block">《圣方济各像》</p><p class="ql-block">雅各贝洛和皮尔保罗·达勒·马塞涅</p><p class="ql-block">约1390年</p><p class="ql-block">石灰石带大量彩绘痕迹</p><p class="ql-block">博洛尼亚工商业、手工业和农业商会宫</p><p class="ql-block">博洛尼亚市立中世纪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婚礼箱前板,饰有托勒罗先生和萨拉丁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杜拉佐的卡洛三世大师</p><p class="ql-block">约l380-1390年</p><p class="ql-block">木板坦培拉,描金</p><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斯蒂伯特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这块木板原是一对婚礼箱的前板,这类婚礼箱大多成对制作,供新娘盛放嫁妆使用并在婚礼时带到夫家,箱面上的故事是表现爱情、忠贞和荣誉感等情操的珍贵价值。</p><p class="ql-block">这块前板分为三个圆形区域,再现了薄伽丘《十日谈》中的一个故事:叙利亚和埃及苏丹萨拉丁乔装成商人来到意大利,以便深入打探敌情。在意大利,苏丹结识了一名来自帕维亚的绅士托勒罗先生,两人虽素不相识,但这名绅士还是在家中盛情款待了苏丹。第二幅画描绘了萨拉丁离开意大利时从托勒罗的妻子阿达莉埃塔和孩子们的手中接过旅途所需衣物的场景。第三幅则展现了托勒罗离家时,妻子为他送行并承诺忠贞不二的画面。接下来的故事出现在另一个婚礼箱上,描绘了托勒罗先生在苏丹统治区域历险,并最终返回故乡的过程。整个故事彰显着商业的蓬勃活力,它引领人们前往未知的国度,勇敢地面对种种逆境。人们超越信仰的分歧而彼此关照、相互扶持,这受到共同利益的驱使,亦建立在慷慨、感恩和谦恭等普世价值之上,后者恰恰是在商业交换活动中酿而生。</p> <p class="ql-block">《宝座上的圣母子和诸圣徒》</p><p class="ql-block">4世纪上半叶</p><p class="ql-block">意大利中南部</p><p class="ql-block">木板坦培拉,背景描金</p><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斯蒂伯特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件带有一个尖顶和两扇可开合门板的小型木板画,供私人祈祷使用。这类三联画小巧轻便,旅行者们可在旅途中随身携带。画面中央是怀抱圣婴的圣母,她坐在宝座上,宝座的椅背悬挂着饰有植物图案的织物。小耶稣的面颊紧紧贴着圣母的脸庞,流露出亲密的母子之情。手持宝剑与《圣经》的圣保罗和双手紧握天堂钥匙的圣彼得出现在左板上方;下方是圣凯瑟琳和圣玛格丽特,前者手扶车轮,这是她殉难时的刑具;后者脚下的龙暗示了圣玛格丽特的传奇故事。右板上方描绘了基督受难的场景,圣母和福音约翰在其身旁;下方则有以一位圣主教,以及身穿骆驼皮、手持十字架和卷轴的施洗约翰。卷轴上写着:“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孽。”</p> <p class="ql-block">《香炉》</p><p class="ql-block">14世纪托斯卡纳铜镀金</p><p class="ql-block">米兰波尔迪·佩佐里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戴兜帽的修士》</p><p class="ql-block">16世纪</p><p class="ql-block">德国南部</p><p class="ql-block">木雕,彩绘描金</p><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斯蒂伯特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这尊雕塑因背面被挖空而只剩下正面半边,其半身像的形式意味着它可能曾是数层多联画顶端的一个部件装饰。这尊雕像出自一位威尼斯工匠之手,表现的可能是方济各会修士圣安东尼的形象,他晚年在威尼斯备受尊崇。这名修士身穿长袍、腰系麻绳.左手握持的可能是一本《圣经》。雕像的右手或曾拿着火焰(代表对上帝的爱)或百合花(象征纯洁),不过遗憾的是现在右手部分残缺不全,因此无法确证该圣徒的身份。自13世纪起,方济各会的修士们就踏上了前往中国的历险之旅,他们力图拉近教皇与元朝官廷之间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饰有四个小天使头像的喷泉基座》</p><p class="ql-block">E斯卡纳雕刻工匠</p><p class="ql-block">世纪</p><p class="ql-block">拉拉大理石</p><p class="ql-block">洛尼亚市立中世纪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圣多明我逝世于博洛尼亚,当地坐落着多明我会的主教座堂,教堂内的喷泉正是为纪念这位圣人而建。作为修会的创立者,圣多明我也是威尼斯传教士们的榜样。该修会在威尼斯建造了修道院以及圣约翰和圣保罗大教堂,马可·波罗曾与这个重要修院中的修士们有过直接接触。</p> <p class="ql-block">这幅世界地图,它叫做佛拉毛罗的世界地图。这幅地图被誉为15世纪世界地图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世纪世界地图的巅峰之作。</p><p class="ql-block">佛拉毛罗是一位足不出户的意大利修道士,他当时凭借着已知的地中海、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地理知识,从威尼斯行商的商人口中了解到了我们中国在翻阅了马可波罗行迹以后,把对我们中国和这个世界的认知体现在了这幅地图上。</p><p class="ql-block">这幅地图和我们现在的世界地图不一样,它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它要旋转180度才能和现在的世界地图相结合,这是因为受到了托勒密地心说的影响。西方社会当时认为地球才是这个宇宙的中心,世界版图就是一个圆形的板块,佛拉毛罗在这幅地图上标注了有至少2800多个地名,有上百座城市、船舶、山脉、河流和道路,它也标注了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和贸易路线。也标注了旅行者的所见所闻。</p><p class="ql-block">亚洲就在此地图下半部分,中国在左下角这是一个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世界地图》</p><p class="ql-block">卡马尔多利会修士弗拉·毛罗</p><p class="ql-block">1460年</p><p class="ql-block">由木框支撑的羊皮纸</p><p class="ql-block">威尼斯马尔恰那国家图书馆慧</p><p class="ql-block">复制品</p><p class="ql-block">私人收藏</p><p class="ql-block">Mappa mundi</p><p class="ql-block">1460</p><p class="ql-block">据地图背面的铭文可知,这幅《世界地图》是在1460年8月26日绘制完成的。整幅地图用墨水和坦培拉在羊皮纸上绘制,羊皮纸固定在一个圆形木质旋转台上(直径约196厘米),后者固定在一个近似方形的木制支架上(233×233厘米),支架中央有一个圆形开口,略大于圆形旋转台,后者的镀金框架隐藏起它与支架的缝隙之间。地图上汇集了约2800个地名、200篇威尼斯方言写成的短文和数百座城市、船舶、动物、大型建筑、山脉、道路、河流等标志性图像。方形框架的四个角落分别展示了宇宙和天体距离(左上角)、潮汐和地球(右上角)、伊甸园(左下角)、基本元素论和南方地区(右下角)。</p> <p class="ql-block">1275年马可波罗大约21岁左右。他来到中国以后,这里的一切都使他感到的新奇而振奋,所以他的寰宇记中描写了此城是当时在位大汗忽必烈所建的。当时的元朝经济繁荣是由忽必烈统治的,忽必烈采取的是包容政策,可以看到一个多民族共存,多宗教融合的一个多元特色社会。</p><p class="ql-block">马可波罗他们家族,凭借着父亲和叔叔与蒙古帝国取得的联系,再加上他们在西方的社会背景和贸易经验,取得了大汗忽必烈的信任。</p><p class="ql-block">马可波罗本人就是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语言能力。他当时会四国的语言,被忽必烈任命为宫廷官员。在忽必烈大规模的外交事务和管理事务中担任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在他的生平年表上显示1282年马可波罗在扬州当了三年的官。</p> <p class="ql-block">三足利尔八卦纹铜鼎是龙,它是三足,双耳呈通天状,它的底色是天青色,局部泛着驴肝色,它是现代钧窑烧制而成的,所以它将钧窑的独特工艺也都体现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马可波罗在寰宇记中记载了我们中国的瓷器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他认为中国的瓷器,不仅具有日常的使用功能,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青白釉贴塑梅花纹</p><p class="ql-block">兽足双耳香炉</p><p class="ql-block">元(1271-1368年)</p><p class="ql-block">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砧子山西区墓地出士</p><p class="ql-block">锡林郭勒盟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p> <p class="ql-block">永定河上的卢沟桥</p><p class="ql-block">一汗八里一和大汗的夏宫</p><p class="ql-block">毛罗修士在世界地图中重点强调了马可·波罗详加描述的卢沟桥。这座桥被描绘得非常巨大,看似奇幻,但实则非常接近位于卢沟桥的真实样貌。马可·波罗这样形容它:这条河上有一座极美的石桥,或许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座桥可以和它媲美。它总长三百步,宽八步,可供十人并排通行。桥身共有二十四个桥洞和二十五根石柱,全部以蛇纹石制成,工艺精湛...</p><p class="ql-block">在弗拉·毛罗地图中,”汗八里“规模宏伟,城内建筑多是高大塔楼,以此彰显“汗八里”的都城地位。</p> <p class="ql-block">马可波罗后来到了元大都,就是我们今天的北京。当时的元朝经济繁荣,所以像白银和黄金这种贵金属货币,流通起来是非常困难。纸币不仅解决了这些问题,它也增强了中央对经济的一个掌握能力。于是元朝开始全面使用纸币。当时最重要的纸币是忽必烈发行的中统抄和支援抄,以及元顺帝发行的至正抄。左边这个致远抄是当时通行时间最广影响最久的一个纸币。马可波罗称这是大汗的纸币。</p> <p class="ql-block">右下边是个人印章。当时人潮他印他这两个叫花鸭,就是当时元朝运用花鸭是非常频繁的,因为他们艺录体系很完善。那这些驿站呢,它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物资配备齐全,马可波罗就是通过这些完成了在中国的一个旅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元朝经济繁荣,所以像白银和黄金这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它们不仅仅是贵,也是一个身份地位的一个象征,因为元朝他们是非常崇尚黄金和白银的。</p> <p class="ql-block">至元通行宝钞贰贯纸币</p><p class="ql-block">元至元年间(1335-1340年)兔形钮铜花押</p><p class="ql-block">“八思巴纹”</p><p class="ql-block">大元通宝铜钱</p><p class="ql-block">“至顺通宝”铜钱</p><p class="ql-block">“至正通宝”铜钱</p><p class="ql-block">“至正通宝”铜钱</p><p class="ql-block">元代最重要的纸币是忽必烈发行的中统钞、至元钞,还有</p><p class="ql-block">元顺帝朝的至正钞,其中以至元钞通行最广,时间最久.</p><p class="ql-block">元(1271-1368年</p><p class="ql-block">四川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花押是一种将姓名“花押”</p><p class="ql-block">的签署,是个人身份的认证和凭信,以防止他人伪造和篡改。唐宋时花押就已经较为普遍使用,元代达到鼎盛。花押的广泛使用与当时的商业发展和社会管理需求有密切关联。</p><p class="ql-block">铜花押</p><p class="ql-block">“至大通宝”铜鹤</p><p class="ql-block">元(1271-1368年)</p><p class="ql-block">四川博物院藏</p> <p class="ql-block">陶鞍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凤鸣驿蘸(站)之印”</p><p class="ql-block">元(1271-1368年)</p><p class="ql-block">宝鸡市风翔区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的汉代,当时在我国的东南地区出土了大量的汉代服饰,这些服饰造型精美,深受当时汉代贵族和富人的喜爱。为我们汉代的服饰和首饰提供了一个大量的异域风情。</p> <p class="ql-block">大航海时代,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与此同时,哥伦布受到了马可波罗行迹的影响,开启了他的大西洋之旅。近些年我国出水了很多的古代沉船。这些古代沉船呢,不仅见证了我国古代的一些造船技术,也见证了我国当时与各国之间的贸易交流情况。</p> <p class="ql-block">展柜里摆放的都是,长沙窑瓷器是出水于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所发现的一艘唐朝时期的沉船,名叫黑石号。见证了当时唐朝中国与西亚北非之间的一个贸易交流情况。</p> <p class="ql-block">这个南海一号,当时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面专门往外运输宝物的一艘沉船,这艘沉船上当时发现了18万余件的文物,其中包括大量的瓷器,甚至有上百件国宝级文物的正品。</p> <p class="ql-block">龙泉窑青釉魔印残枝花卉纹瓷盖,它是龙泉窑特有的釉色之一,豆青釉可以看到造型非常的精美,这是当时古代人们用来存放棋子和其他小型物件的一个瓷器。</p> <p class="ql-block">叫湖天釉,青白釉刻卷草纹瓷梅瓶,它是创烧于北宋的,因为瓶口比较小,仅容得下一枝梅而得名。可以看到它的通体是青白釉,釉色均匀,有开篇又不到底。那它的颈部呢,有一道凸显纹,肩部和颈部呢,各有弦纹梁的。</p><p class="ql-block">它的通体是用竹签刻画的主题文是云朵纹,可以看到它的瓶口也有一道螺旋纹,是用来上盖起到密封作用的,所以它是酒具,不是花瓶。</p><p class="ql-block">釉里红瓷玉壶春瓶,它是一个撇口,颈部细长,腹部圆润下垂。它的通体是白釉,白中泛灰,可以看到它的腹部呢,也画了不规则的红斑纹,它也是创烧于北宋的,它的名字玉壶春瓶是引用了宋人诗句中的玉壶新春而得名的。</p><p class="ql-block">它被作为了传统器具,一直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这一对织金锦靴套,马可波罗在他的寰宇记中提到了猿人衣襟紧急丝圈,这里的金颈呢,指的就是织金锦,那什么是织金锦呢?就是用黄金做成丝线以后,把它融在丝绸里面,然后绣出各种的装饰物。当时这种技术呢,最早源于中亚的波斯,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伊朗地区。</p><p class="ql-block">这一对织金锦靴套,它的主要面料就是织金锦递了珠科点缀,上面还有几何图形作为装饰。当时的元朝贵族,他是非常喜欢穿皮靴的,那这些靴套呢,刚好就可以包住皮靴,起到一个保护皮靴的作用,所以是非常奢侈的。</p> <p class="ql-block">马可·波罗游历中国时“曾对中国的自然美景有所记载。他称赞陕西等地沿途所见的城村旁,树木园林既美且众,田野桑树遍布。这些记载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与元代的文人画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p> <p class="ql-block">青釉瓷高足杯,这些瓷器都是出水于福建省漳州市古雷半岛的圣杯与沉船中。那圣杯宇沉船是在泉州附近的海域所发现的,当时。</p><p class="ql-block">这艘沉船的发现,不仅为我国的考古学家为了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也是通过这艘沉船,我们考古学家才得以窥见古人的那种贸易模式和航运路线。</p><p class="ql-block">当时这艘沉船上发现了大量的龙泉窑瓷器,这是现场拍摄的一个照片。</p> <p class="ql-block">“此州都会是成都府,昔是强大城市,历载富强国王多人为主者垂二千年矣。……..有一大川,经此大城。川中多鱼,川流甚深,广半哩,长延至于海洋,其距离有八十日或百日程,其名曰江水。水上船舶甚众,未闻未见者,必不信其有之也。商人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世界之人无有能想象其胜者。”</p><p class="ql-block">——《马可·波罗行纪》</p><p class="ql-block">《马可·波罗行纪》中提到的这座桥,就是成都锦江上的安顺廊桥。</p><p class="ql-block">”城内川上有一大桥,用石建筑,宽八步,长半哩。桥上两旁,列有大理石柱,上承桥顶。盖自此端达彼端,有一木制桥顶,甚坚,绘画颜色鲜明。桥上有房屋不少,商贾工匠列肆执艺于其中。但此类房屋皆以木构,朝构夕折。桥上尚有大汗征税之所,每日税收不下精金干量。”</p><p class="ql-block">——《马可·波罗行纪》</p><p class="ql-block">成都府的核心自然是横跨河流的砖砌覆顶廊桥——对于只知道木桥的欧洲人来说,这可谓是一桩新鲜事。画师笔下的图像一如往常,采用欧洲人所熟悉的形式:这座廊桥令人联想到欧洲北部城市里的廊桥,周围的建筑装饰也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到了明清的时候,随着欧洲航运技术的进步,西方对我们中国的瓷器也越来越要求精细化,所以开启了产品定制的历史。这些通过外来订单和样稿而制造出来的外销瓷,在外观和用途上都充满了异域风情,深受外国消费者的喜爱。这件阿拉伯文大盘,它的通体是用白色的釉料绘制而成的,它的里面,是用红绿彩绘画了五险五彩团纹的阿拉伯文样式。它的大意,就是赞颂安拉的意思。所以这是一件专门为了伊斯兰教教徒所定制的外销瓷。</p> <p class="ql-block">最右边这个叫景德镇窑千百釉印花魁口蝶,它的口部是葵口状,然后边缘折起,通体是青白釉,釉色清新淡雅。碟子非常薄,碟子底部中间有一道凸显纹,两边是刻了折枝梅的花卉图案。非常精美的一个盘。</p> <p class="ql-block">马可波罗来到我国的西南地区,当时他在这里,见证了四川成都等地的一个繁荣景象。当时的成都是商贸重镇,也是马可波罗所关注的焦点,于是他在他的寰宇记中也写到了城内有一座大桥,就是成都今天的安顺桥。</p><p class="ql-block">他在这里见证了西南地区的整个繁荣景象,尤其是这边的贸易、农业以及城市规划等方面的一些建设,都使他大为震撼。他在西南地区并没有待多久。</p> <p class="ql-block">就到了泉州,当时因为泉州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马可波罗来到泉州以后,也就是在这里结束了他在中国长达17年的一个旅途,踏上了返回故乡的远洋商船。</p><p class="ql-block">马可波罗,称赞泉州是最富有的城市之一。世界各地的商人也都云集于此。</p> <p class="ql-block">马可波罗的旅程与丝绸之路的出现和繁荣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丝绸之路,就是这位德国的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他将中国至欧洲希腊、罗马的来往交通路线命名为了丝绸之路,一直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尉迟恭单鞭救主”</p><p class="ql-block">元(1271-1368年)</p><p class="ql-block">横州市文物所藏</p> <p class="ql-block">这个图罐叫做尉迟恭单鞭救主,中间的扇形性能,骑马追杀左边的女士,尉迟恭手持钢鞭打拦相救的一个战斗场面,这是引用了元代杂剧的情景之一。上面有七个人物。用苏麻离青庙绘制而成的。青花发色清脆欲滴,还有黑色铁锈巨斑,包括周围的花木、山石以及人物的表情和细节,包括衣物都是有平涂有均擦的。将苏麻离青料特有的成色效果也呈现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这些珠宝首饰和一些玻璃器。玻璃器一直都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名贵商品,早期在丝绸之路上流通的过滤器,都是来自罗马帝国或者波斯帝国制造的。</p><p class="ql-block">到了1300年,就是马可波罗时代的时候。在威尼斯,有一个名叫做莫拉诺岛,也就是玻璃岛,成为了当时欧洲最核心的一个玻璃制造产业。</p><p class="ql-block">当时威尼斯的政府是大力支持莫拉诺岛的玻璃制造的,当时他们政府规定,如果泄露玻璃技术的话,会被判处死刑。玻璃匠的女儿嫁给贵族生下的小孩也是贵族,有了这些政策支持,这些莫拉诺达的玻璃匠就进行了很多的技术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制造出了展柜中展出的这些,当时全世界透明度最高、极薄的玻璃高脚杯。可以看到是非常精致的。</p> <p class="ql-block">中国瓷器是非常精美的,元朝的瓷器,凭借着它的那些独特的技艺和技巧,出现了一个专门为了满足国外市场需求所定制的外销。当时元朝的外销瓷最为代表的就是元青花瓷,就是凭借着它独特的蓝色月亮和细腻的绘制风格,成为了出口瓷器的代表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欧洲,尤其是意大利和西班牙,掀起了他们对中国瓷器的热衷。元青花成为了当地的一个奢侈品和收藏品。这也由此可以看到我们中国瓷器在全球范围的一个影响力。</p><p class="ql-block">左边这件八角香薰炉,也被叫做马可波罗熏香炉,它是由炉盖、炉身、炉底座三个部分所组成的。它的炉盖是镂空状,用于抽烟所用炉身和炉底座呢,雕刻了八个面,都有花卉图案来作为装饰。为什么叫做马可波罗熏香炉?就是因为当时欧洲人认为这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的进口瓷器之一。</p> <p class="ql-block">到了明清的时候,随着欧洲航运技术的进步,西方对我们中国的瓷器也越来越要求精细化,所以开启了产品定制的历史。这些通过外来订单和样稿而制造出来的外销瓷,在外观和用途上都充满了异域风情,深受外国消费者的喜爱。左上这件阿拉伯文大盘,它的通体是用白色的釉料绘制而成的,它的里面,是用红绿彩绘画了五险五彩团纹的阿拉伯文样式。它的大意,就是赞颂安拉的意思。所以这是一件专门为了伊斯兰教教徒所定制的外销瓷。</p> <p class="ql-block">这个碗最有意思的就是它叫吉字瓷碗,它的极吉字在碗底部中间戳印了一个阴文吉字,象征着我国人民对吉祥生活和平安的向往,也见证了当时我们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先辈们扬帆远航的那种对外开拓者的姿态。</p> <p class="ql-block">右上这件白釉喝彩双凤纹罐,它的里面是施满了酱釉的,外面像是白釉上绘了荷花,它的周围是卷云纹,中间绘了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它是以双钩平图和石笔点画结合的笔法,以深褐色勾线浅褐色来渲染,可以看到它的胎质厚重,关体硕大,风格豪放,所以它是元代磁州窑的一个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这个精美的白瓷观音像是当时意大利都灵制造的,不是我国制造的。非常精美的,面部很像西方人。</p> <p class="ql-block">这些展柜里面都是摆放了一些地毯和一些服饰,这些地毯和服饰,都是来自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博物馆所收藏的,这些衣服和地毯的服饰和面料,非常丰富,它的面料有亚麻,有羊毛,还有棉布,最珍贵的还是我们的丝绸。</p><p class="ql-block">这些服饰,不仅仅面料混搭,也同时折射出了文化的混搭与融合。</p> <p class="ql-block">这一件儿童长袍,它是典型的土耳其开襟袍的样式,它的半袖裁剪的非常的精良,外长内短的设计,非常方便,为了活动很贴心,这件土耳其长袍,它的面料就是来自于印度或者波斯地区的亚麻,它主要面料还是蓝底金花的织金锦是意大利制造的,所以这件土耳其长袍上,至少融合了三个地区的文化特征。</p> <p class="ql-block">这么多丝绸之路上的精美商品,不管是在大规模交易中的商人,还是沿途买入的买家,他们在买这些商品的时候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钱。</p><p class="ql-block">像威尼斯钱币和元圣帝的那个中统超,至正超,智元超一样。当时每个地区它的主流货币是不一样的,但是像白银和黄金这种贵金属货币,它在每个地方流通起来都是被接受,被流通的。</p> <p class="ql-block">丝绸之路不仅仅是文化和商品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先进技术传播的重要道路。西方的许多先进技术,都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我国,我们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伟大的四大发明,都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了西方。当时在寰宇记中记载,元代蒙古骑兵的骁勇善战和先进的武器装备。</p><p class="ql-block">通过丝绸之路和战争交流,元代蒙古战士们,制造的武器,和对火药,武器的使用,都传到了西方,甚至有许多西方的使节来到中国学习先进的军事技术和理念,带回到自己的国家进行广泛的传播。</p><p class="ql-block">这件盔甲手套,手臂,手背,五指和食指等各个部分组成的,它的局部有描金,里面有皮革和丝绸,用来减少外面的金属对手部的摩擦和压迫感,是当时是士兵们的一套防护装备之一。</p><p class="ql-block">圆盾和铁剑,就是当时供士兵们左手持盾,右手持剑的一套战斗装备。</p><p class="ql-block">这两把剑应该是用单手拿得动的,但是旁边这一把大铁剑恐怕是要用两只手来把持住。</p><p class="ql-block">这件铠甲与欧洲制造的那种僵硬的铠甲不一样。伊斯兰帝国,他们烧制铠甲的时候都是用的这种金属网,这样更加的灵活透气,易于折叠打包。我们可以看到金属网之间是用小环各个连接起来的,就是别看这种金属网它有孔,但它有着刀枪不入,见身不透的效果,有点像我们古代的金丝软甲一样。它的局部的重要部位也是用了金属板来作为加固的,所以它是当时士兵们的一个重要防护装备。</p> <p class="ql-block">这件瓷器,叫军持,像酒壶,也叫做水器,是一种盛水的器具,是供当时的僧人和教徒用来在做饭,吃饭,或者在做礼拜之前用来洗手的净水器。这个净水器的通体是用蓝色月亮绘画的自然主义风格的样式,这类瓷器是烧制于景德镇的,主要出口东南亚和阿拉伯等地区的国家,因为那边宗教使徒非常多。</p> <p class="ql-block">在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的人们都共同探索时空的奥秘。西方的天文历法,医学和建筑技术都传到了我国,我们中国也有许多先进的科技,比如宇宙学和时间测算,金属冶炼和印刷术等传到西方,它们共同探索时空的交流,互相进步,学习推动各地社会的发展。在寰宇记中都有记载。</p><p class="ql-block">右上是采矿用的指南针,它是用骨和木头所制成的,看着有点像时钟的形态。12世纪的时候我国的指南针技术已经流传到意大利,欧洲在意大利最先开始流行起来,马可波罗也记载了指南针的使用方法。</p><p class="ql-block">到了17世纪中期的时候,在地中海的沿海城市,比如说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他们都已经掌握最精密和最前沿的指南针技术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华光礁一号,它是我国第一艘在远海海域发现的一艘古代沉船,也是一艘南宋中期的一艘商船。这艘沉船里面最有意思的就是这个青釉刻花滑极致瓷碗,它的通体的釉料是泛黄的,碗里面呢会画了很多流水型的线条来作为装饰。</p> <p class="ql-block">这边展现了一位当代艺术家安曼牛尔鲁加提,他精心为新版的寰宇记所创作的21幅拼贴和色粉插图。</p> <p class="ql-block">这边是VR体验区。</p> <p class="ql-block">《马可·波罗觐见鞑靼大汗》</p><p class="ql-block">特兰基略·克雷莫纳</p><p class="ql-block">1863年</p><p class="ql-block">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罗马国立现当代艺术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这幅油画,叫马可波罗觐见鞑靼大汗,是1863年一位意大利著名的肖像画画家所创作的,画面描述的就是马可波罗觐见元世祖忽必烈的一个场景。黑色衣服的就是马可波罗,宝座上的国王就是忽必烈。当时西方社会不了解我们,很多地方都是去靠想象来还原的,所以很像西方宫廷画的感觉,但也有我们中国的一些元素在,忽必烈的宝座下面有一个龙头,他身后将军的帽子和腰带,像唐朝时期的服饰特点,两名女士的服装,像明代时期服饰的特点,非常的混搭,人物是西方人的样子,这就是当时19世纪中期,西方人对我们中国有限认知的一个缩影和一个定格,感觉是在乱画一样。</p> <p class="ql-block">2024年是马可波罗逝世的七百周年,也是我们国家与意大利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二十周年。</p><p class="ql-block">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重要时刻。通过这个展览不仅回顾了这位意大利旅行家,他的旅程在13世纪如何架起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是希望借此能够传承和深化两国人民之间的一个友谊和合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回首马可·波罗的传奇之旅,不禁感叹他与丝绸之路为后世开启的无尽宝藏。马可·波罗的游记,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解锁了西方对神秘东方的想象,激发了无数冒险家探索未知的渴望,促进了文化与思想的交流碰撞。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的故事,也一直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如今,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的理念迸发出璀璨光芒,让中意两国的友好交往在新的时代中和合共生,继续激励人们在瞬息</p><p class="ql-block">万变的全球化时代中续写东西方文明共同发展的辉煌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