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画缘》~(4)团圆大上海

邓继荣的诗文、油画

<p class="ql-block">四、 </p><p class="ql-block"> 盼星星、盼月亮,一九八六年国家关于回城知青农村家属人口进城落户新政颁布,刘俊在西双版纳的妻子、女儿户口都可以迁来上海了,花好月圆的日子即将到来。刘俊赶紧到民政局、派出所开具了接收妻、女户口的证明,接着乘火车直奔昆明,日夜兼程再转大巴到西双版纳与妻女见面,又在当地办好了迁移户口手续,收拾行李,与二位老人告别,一小家子人开开心心地来到了上海,刘俊带着妻女三个到派出所上户口,女户籍员见原户籍是傣族人,问:“是姓波吗?” </p><p class="ql-block"> 波喃罕回答:”名叫波喃罕,没有姓。”</p><p class="ql-block">“哪有人没有姓的?”</p><p class="ql-block"> 夫妻俩商量了一下,波喃罕说:“姓波,名叫喃罕。”</p><p class="ql-block"> “哦!”女户籍员一字未改,记在户籍登记册和户口本上,波喃罕算是从了一个汉族的“波”姓。</p><p class="ql-block"> 出了派出所大门,刘俊笑着对妻子说:“以后得叫你‘喃罕’啦!”</p><p class="ql-block"> “不好!不好!我咋成了‘懒汉’了,孩子们叫我‘罕妈’你还是叫我‘罕’呀”。</p><p class="ql-block"> “还罕妈呢,叫‘悍妇’!”玉娟调皮地开玩笑说。一家人笑着一团。</p> <p class="ql-block">  刘俊父母见儿媳波喃罕与两个孙女归来着实高兴,天天悬着的心算是放下来了,忙着给刘俊小家子腾房间。刘俊请了一个星期的假,陪同妻、女们购买应时的服装、生活用具,到以前未去过的外滩、西郊公园等风景区游玩,并带她们参观了美术馆、博物馆,妻女三个欣喜若狂、眼界大开。波喃罕融入上海的家,待公婆如父母,接受上海人家的生活习惯,学做一日三餐。公婆为解决儿媳就业问题,决定把家里住房沿街的一间,破墙开了一爿日杂商店,他们的家地处上海长乐路南段。波喃罕慢慢地适应了大城市的生活,用心经营店铺生意,不久就能用上海话与顾客们交流了。玉蓉、玉娟分别转入上海的高中与初中读书。她们在西双版纳上的中、小学,都是通用汉语教材,很快就跟上同班同学的学习进度。两个孩子学做家务、学习绘画,跟爷爷、奶奶也越来越亲热。</p><p class="ql-block"> 刘俊自一九七八年返城以来抓紧时间学画,在获得艺术设计大专文凭以后,每个周末又赶到黄浦区工人文化宫进修素描、油画,绘画水平迅速提高。他常到上海各个公园和苏州河、黄浦江边写生,创作的作品多次参加市美术展览,通过几年的努力,被吸收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刘俊除自己热爱绘画,还着意培养两个女儿学习绘画,刘俊寄希望两个女儿,能够继承刘家绘画传统,延续自己的理想,盼望她们今后走上专业美术教师或专业油画家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两个孩子到了高中阶段,先后到艺考培训班学习。母亲波喃罕照应日杂店,还要照应家务,忙得不亦乐乎。为了凑足两个孩子学画的费用,刘俊也常利用休假时间,骑着黄鱼车帮店里进货,还委托画廊代售自己的画。那时刘俊一家人,从遥远少数民族地区,汇入大上海的滚滚洪流,虽挤、虽累,但他们感到快乐,对未来充满希望。</p> <p class="ql-block">  在波喃罕与女儿们来上海之前的几年,改革春风吹拂到云南,西双版纳的异域风情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曼洛村因风光秀美而成为旅游景点,常有中外游客买傣锦收藏纪念,于是村寨涌现出一批织锦专业户,波喃罕的作品创意生动,手艺精湛,很受游客欢迎,曾被当地文旅部门评为“傣家巧织娘”呢。</p><p class="ql-block"> 定居上海后,波喃罕很想开一家专卖丈夫油画和自制傣锦、傣绣的商店,与丈夫再三斟酌,因店铺地处热闹生活区,还是经营日杂比较实际,波喃罕只能把自己美好的愿望深藏心里,等日后有机会再去实现。 </p><p class="ql-block"> 当时上海人家一般居住面积狭小。刘俊他们上海的家只有三间居室和两间后来搭建的阁楼,两个女儿长大了,都需自己的空间,原来面积不大的店堂也需扩大面积,所以爷爷、奶奶两位老人退休后,便移居到刘俊哥哥刘恒所在的湖州市生活了,给刘俊他们小家子挪地方。刘恒文革前中专毕业分配在浙江湖州房产局工作,后成为城建局的一名干部,刘俊的嫂子是一位企业会计,生有一子刚进入一所职业大专读书。两位老人的到来,正好辞掉原来的保姆,两位老人照应家务。这样看来,刘俊自己的小家和刘家的大家,都有了不错归属。</p><p class="ql-block"> 玉蓉不懈努力,高中毕业后终于考上了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那是在一九九零年夏天的一天,波喃罕在店里接到学校打来的电话,告知刘玉蓉被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美术系录取。波喃罕喜极而泣,第一时间将这一喜讯电告西双版纳的父母,父亲噶熊又迫不及待跑到村子广播站,将这一喜讯通报全村村民,于是寨子里一片欢腾,晚上,村民们约好聚在村口广场上点燃炮竹,敲起锣鼓,像过节一样热闹,祝贺村寨诞生第一位学艺术的女大学生。寨子里的人都喜欢真诚待人、成绩优秀的刘玉蓉,祝福她,相信以后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前程,给傣家争气。</p> <p class="ql-block">  在刘玉蓉考取大学后,家里发生两件意想不到的大事。一件事是,玉蓉爷爷、奶奶移居湖州两年后,伯伯刘恒涉及一桩重大经济案,被撤职蹲进号子,原来在湖州居住的住宅超标要退出来,伯母刚好才从单位内退,只能在湖州租了一个单室套暂住。爷爷奶奶离开湖州,但又不愿回到老屋子打搅刘俊一家生活,便尽其所有,在上海市郊宝山购买一套住房定居了,谁能想到纪检部门,顺藤摸瓜又查出刘恒通过内部关系,违规串改学历、瞒报学分,被取消了大学学籍。这个蛮横的堂哥气急败坏跑到上海,说是自己失学以后不可能再有书读,要搬到上海的祖屋居住,还要波喃罕让出店铺由他做生意,说他爸和叔叔理应各分祖屋一半,说至少要分得一屋一店,说是他走投无路,只能到上海来谋生……</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件意想不到的伤心事,玉蓉爸因亲侄儿闹分家的事大受刺激,又可能因为工作过于劳累,突然觉得身体十分虚弱、胃部剧烈疼痛,到医院体检发现胃部有阴影,进一步检查,发现胃癌三度晚期,肿瘤已经扩散到周围组织,波喃罕日夜呵护,玉蓉、玉娟有空就往医院看望,医生全力抢救未能挽回刘俊的生命,刘俊在弥留之际看到母女三个站在床头,嘴里说不出话,伸出右手指指向窗外的南方,都明白,那是西双版纳的方向。玉蓉、玉娟怎么也想不到身强体壮的爸爸,就这样突然离开了她们。</p><p class="ql-block"> 波喃罕悲痛欲绝,心想随丈夫来上海,原以为两人会幸福相伴走完人生,未想到夫君只陪了她几年,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夫君最大愿望是看到两个女儿考上大学,如今大女儿才录取美院,临终时见他一只眼闭上,另一只眼还半睁着。波喃罕心意已决,她最终、也希望两个女儿回到她们出生的地方——西双版纳。</p><p class="ql-block"> 母女三人在龙华公墓选了一块墓地将刘俊安葬,刘亚轩和赵秀兰也赶来为二子送行。日后刘亚轩狠狠批评自己大孙子。“按辈分还轮不到你来争家产,只要我和奶奶在世,休想得到刘家半分房产,等我们二老归天后,按照我们的遗嘱办!”</p><p class="ql-block"> 波喃罕对两个女儿说:“爸爸走了,我早晚还是要回家乡的,以后不管我死在什么地方,你们都要把我的骨灰带回上海,葬在你们爸爸的身旁,我是西双版纳的女儿,但也是上海的媳妇……”只见墓地墓碑上刻的“父亲刘俊大人仙逝”,旁边空着一排字的位置,落款刻着的是“长女刘玉蓉、次女刘玉娟敬立”。</p><p class="ql-block"> 深秋天气,一群雁飞过,正是它们飞向南方的时候。大雁,不管在南方产子,还是在北方产子,换季都会带着它们向另一个方向飞,只飞一次,以后子雁们有了配偶,比翼齐飞,又随着别的雁群。</p><p class="ql-block"> 通过突发的两件事,玉蓉更增强回到爸妈恋爱、结婚、生下自己的地方。玉娟两年后也考取了苏州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专业,梦想着未来的艺术创作,要融汇傣族民俗文化,走出自己的艺术创新道路来。</p><p class="ql-block">邓继荣 2025年 元月 12日</p><p class="ql-block">(文中照片采自网络,致谢照片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