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环路11号,是一座以广西民族文化为专题的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现有藏品近10万件(套),馆藏文物种类丰富,涵盖面广,历史跨度从旧石器时代直到近现代,很多文物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 壮族博物馆不仅建筑特色鲜明,而且藏品丰富、展览多样,是了解广西民族文化、感受民族风情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大厅的墙壁上有一个大型的浮雕装饰,浮雕设计精美,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 馆内陈列的古代石器</p> <p class="ql-block"> 馆内陈列的古代陶器</p> <p class="ql-block"> 青白釉的碗盘</p> <p class="ql-block"> 西汉人面纹羊角钮铜钟是一种具有独特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代青铜器。钟体上饰有人面纹,通常为钟形,顶部有一个突出的羊角形钮,便于悬挂和敲击。</p> <p class="ql-block"> 这是博物馆古代文明陈列的镇馆之宝羽纹铜凤灯,出土了一对,现展出一件。羽纹铜凤灯通常设计成凤凰的形状,凤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高贵。主要由青铜制成,表面可能有精美的纹饰和雕刻。除了作为照明工具外,羽纹铜凤灯还可能用于宗教仪式或贵族生活中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 这尊西汉大铜马是广西古代文明陈列中的一件重要展品。</p><p class="ql-block"> 这尊铜马雕塑造型生动,马身健壮,姿态优美,显示出古代工匠高超的铸造技艺。</p> <p class="ql-block"> 铜鼓是一种古代打击乐器,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它们通常由青铜制成,表面有精美的雕刻和装饰,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 西汉时期漆绘提梁铜筒,铜简在古代常用于盛装液体或其他物品,类似于现代的容器。</p> <p class="ql-block"> 古代的青铜器</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里展出的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 古代的金属器皿,这些器皿包括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碗、杯等</p> <p class="ql-block"> 春秋时期蟠螭纹铜鼎,铜鼎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礼器和炊具,通常用于祭祀和宴会。</p> <p class="ql-block"> 古代的陶瓷器</p> <p class="ql-block"> 精美的瓷器釉上彩瓷,这种瓷器在烧制后在表面绘制图案,再进行二次烧制,色彩鲜艳持久。</p> <p class="ql-block"> 这一件名为“粉彩凤耳百鹿尊”的瓷器。属于清代道光年间,器身上以粉彩绘制了山峦叠嶂、河流蜿蜒的景象,群鹿穿行在苍松古树之间,鹿谐音“禄”,寓意祝颂高官厚禄,苍松百鹿也有长寿之意,体现了鹿纹的祥瑞寓意。</p> <p class="ql-block"> 青花矾红彩云蝠纹直颈瓶,瓶身上装饰有云蝠纹,云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幸福和长寿。“洪福齐天”寓意着极大的福气和美好的祝愿。</p><p class="ql-block"> 颜色主要使用青花(蓝色)和矾红彩(红色),这两种颜色的搭配使得瓷器显得非常精美和富有层次感。</p> <p class="ql-block"> 清朝雍正时期的法琅彩百花纹五孔尊,珐琅彩是一种在瓷器表面绘制彩色图案的工艺,色彩鲜艳,质地细腻。</p><p class="ql-block"> 这件瓷器具有五个孔,这种设计在传统瓷器中较为少见,可能是为了特定的用途或装饰效果。</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件来自泰国的传统乐器——萨勒,萨勒是一种弦乐器,通常用于泰国传统音乐中。它的结构包括一个共鸣箱和多根弦,演奏时通过拨动弦来产生声音。现被博物馆收藏,让参观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音乐遗产。</p> <p class="ql-block"> 这些文物承载着广西人民的记忆和情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通过博物馆的展示和教育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广西的历史文化,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p> <p class="ql-block"> 走出博物馆对面就是文物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室外陈列扩展。文物苑展示了广西壮族、瑶族、苗族、毛南族的特色民居,以及侗族的风雨桥、鼓楼、戏台、民族手工作坊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文物苑风雨桥建于上世纪80年代,由侗族木构建筑技艺传承人杨似玉大师领衔建造。该桥长40多米,宽4米,除桥墩由石料砌成外,其余均由木构件组成,不用一颗钉子,具有30多年的历史,显得古朴雅致。</p> <p class="ql-block"> 文物苑是一个集知识性、娱乐性和趣味性的户外博物馆,建筑周围配以池塘和花草树木,仿佛进入民族特色村落。</p> <p class="ql-block"> 南宁万国酒家是广西老字号餐饮品牌,在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始创于1945年,是南宁市历史悠久的餐厅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万国酒家吃早茶</p> <p class="ql-block"> 南宁三街两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的一个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民族大道37号,是南宁市区唯一保留下来的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民居群。</p><p class="ql-block"> 三街两巷始建于宋代,是古邕州的商业发祥地。其中,“三街”指的是兴宁路、民生路和解放路三条老街,“两巷”则是金狮巷和银狮巷两条古巷。这些街道和巷弄不仅是古邕城的缩影,还是南宁古城政治经济文化核心,以及明清时期南宁古城传统商贸、商埠会馆文化的见证地。</p> <p class="ql-block"> 三街两巷内的城隍庙</p> <p class="ql-block"> 三街两巷内的邓颖超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邓颖超故居建于清代,具有典型的岭南民居风格。这里不仅是邓颖超的出生地,也是她童年生活的重要场所。故居为三进两天井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1273平方米,陈展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结构严谨,格扇门窗古朴典雅,展现了南方清代建筑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进门的邓颖超塑像</p><p class="ql-block"> 南宁解放后,邓颖超曾于1960年3月、1961年3月两次到南宁,认访出生地。邓颖超生前常说:“我是南宁的女儿,我是喝邕江水长大的”。</p> <p class="ql-block"> 邓颖超纪念馆通过实物、图片、场景复原、多媒体等多种陈展方式,全面展示了邓颖超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 三街两巷出来对面是邕江,邕江作为南宁的母亲河,在地理上具有重要地位,在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不仅滋养着南宁的土地,还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是南宁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邕江岸边留影</p> <p class="ql-block"> 江岸上的仿古建筑畅游阁,畅游阁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给人一种典雅而又时尚的感觉。楼阁共五层,首层外廊与抱厦相得益彰,每个边都有多个外挑飞檐,灵动而大气;顶层为重檐十字歇山顶屋面形式,彰显着古朴与庄重。</p> <p class="ql-block"> 亭子码头,作为南宁历史悠久的商埠码头,见证了南宁从古至今的发展与变迁。早在北宋时期,这里已是繁华的商埠之地,记录了南宁的起源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 亭子码头夜景</p> <p class="ql-block"> 亭子码头已成为一个集观光、文化、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滨江商业综合体。游客可以在此乘坐游船欣赏邕江夜景,品尝特色美食,感受独特的滨江风光。</p> <p class="ql-block"> 南宁的人文风情独具特色,这里的传统建筑也别具一格,三街两巷的古民居建筑保留了明清时期的风格,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回了过去。在这些古旧的建筑里,还隐藏着许多传统的店铺,售卖着各种特色手工艺品和小吃。南宁人民的生活节奏悠闲自在,公园里、江畔边,随处可见人们在下棋、聊天、打太极,这种惬意的生活方式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南宁的美食同样令人向往,尤其是“老友粉”,其鲜美的汤底和丰富的配料令人难以忘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