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想

简单就好

念想 <p class="ql-block">  人活着,总该有一些念想。念想是什么意思,专门查了下:惦记,想念;仅此而已。对事物的念想,对人的念想,对未来的念想。念想也许是一份心里的寄托罢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费劲巴拉的在网上找到的鸡蛋面饼图片,和我记忆中很接近的样子——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家住在地处偏远的小山村,离学校🏫比较远,每天中午都需要带晌,所谓的“晌”,就是现在的午餐。那时候,我中午带的晌主要是小碴粥,上面放几根萝卜条咸菜或者是玉米🌽面饼子,亦或是几个红薯🍠,最让我念念不忘的就是妈妈烙的鸡蛋饼。鸡蛋饼不是家常晌,有时候是因为母亲头天晚上忙于活计,第二天起来晚了,一边用大锅做小碴粥,一边就用旁边那个小串锅(后面小锅烧水,前面那个可以炒菜烙饼等)给我烙一张直径十几厘米,厚度一厘米的鸡蛋饼。不过她一般都是给我撕下一半儿来,装到铝制的长方形饭盒里,当时我好想把另一半当早餐吃掉,但是母亲不允许我这样做,说另一半给老爸和妹妹弟弟吃。(估计母亲可能都从来没有吃过自己做的鸡蛋饼吧,因为母亲平时步行到十五㎞的集市上去卖旱烟、大葱还有蒜等等,母亲连根两毛五分钱的麻花都不舍得买,总是饿着肚子回来。唉……)然后母亲再从大锅里给我盛一碗干呼呼的,还正在“咕噜”的小碴粥给我,并叮嘱一句“慢点吃,别烫着了”,我嘴👄一边吹着热气腾腾的粥饭,眼睛👀一边盯着装着鸡蛋饼的饭盒,接着一口口把饭喝完。然后就是一整个上午都在盼着赶紧放晌学,我好吃鸡蛋饼😂——那种甜甜的松软、滑腻清香感至今难以忘怀!自从母亲离开我后,我就再也没有吃到那种味道的鸡蛋饼。</p><p class="ql-block"> 当然了,母亲留给我的不仅仅只有鸡蛋饼的松香软柔,还有好多时不时地响在耳畔的千叮咛万嘱咐……</p> <p class="ql-block">  曾经自己也试着,学母亲的样子,舀来一勺面粉,打上几个鸡蛋🥚,加点儿白糖,和在一起,放到平底锅里上下面翻煎,试着做了几回,但是再也没有妈妈的那种软弹香柔的味道和感觉了!再后来又加了各种配菜还有佐料,就更离谱了。</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奢侈”款鸡蛋饼,成了我记忆中最刻骨铭心的特色美食!</p> <p class="ql-block">  母亲过世后的第三年,也就是我28岁,嫁人了!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新家庭,开启🔛了我的第二段人生之旅。</p><p class="ql-block"> 婆婆家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家庭,一生勤俭持家,婆婆经常在家人面前自夸“我娘说我‘苍蝇也抱不去一个米粒’”。意思就是特别俭朴,是的,听对门三大娘讲,说我没有进门那会儿,家里供两个学生,婆婆从来不买菜,就和公爹吃咸菜,或者大葱蘸酱,多少年也不买新衣服穿,衬衣衬裤都是打着补丁的……婚后,婆婆为了改善伙食,有时候去赶集买菜,但都是在快下集的时候,买些便宜货,图中的这个洗衣板我一直用到现在。记得也是一次赶集回来,她老人家跟我们炫耀这个超级“便宜”的洗衣板的来龙去脉,当时那个洗衣板卖家要价5元钱,因为婆婆发现背面有个豁口,就回价说,两元钱你卖不卖,后来就达成交易,买下了!再后来,在我家孩子出生十五个月零六天的时候,婆婆因病医治无效离开人世。而这个“廉价”的洗衣板,我一直保留至今,它一直都在鞭策着我,勤俭节约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精打细算,油盐不断嘛。</p> <p class="ql-block">  看清楚了吗?这是一条有着近二十年巾龄的毛巾,它是公爹生前一直用的洗脸巾,现在我用它当抹布。自打婆婆过世后,患上了脑梗的公爹就一直和我们一起生活。公爹和婆婆一样,艰苦朴素!他曾经不止一次地跟我讲过,“你过日子也挺仔细,但是比你妈(婆婆)差远了!……”公爹在世的时候,我就不敢乱花钱!直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习惯。</p><p class="ql-block"> 十三年前的一个早上,公爹心梗匆匆离世!他老人家的不少东西我都没扔,包括这条千疮百孔的旧毛巾,每当我用它的时候,公爹的教诲就会在耳边响起——勤是家中宝,俭是聚宝盆……</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今年夏天,离开我的老父亲留给我的唯一念想——罐子装的各种豆粒儿。这应该是老父亲在弟弟家的园子里捡的长豆荚儿、绿豆荚儿、小豆荚儿,可能是父亲觉得它们遗失在地里可惜了,老父亲就拄着拐杖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捡起来,揣到衣兜里,费力地登上他家的高台阶,一步一步地走到屋里,把它们掏出来,放到吃饭的办公桌上,再找个口袋,最后一粒粒的把它们扒出来,放进去……一次我去老爸那里收拾卫生,老爸从窗台变戏法似的拿出来这些豆粒儿,问我要不要,放到饭里煮着吃。我知道,如果我不要老爸会多么失望😞于是,便随口答应“要,当然要了”,后来,我还没有来得及吃的这些各种豆粒儿,竟然成了记忆,也化为了永恒——勤俭、可怜、辛酸……</p> <p class="ql-block">  现在,生命中和我密切相关的四位老人都先后辞世,他们留给我的念想不止是几顿美食,一个小物件,也不止是一把豆粒儿,而是那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勤俭持家的热忱,还有对未来的期待与关爱……</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我,多了几份念想,像微风拂过指间,轻轻展开——<span style="font-size:18px;">心若向阳,无畏悲伤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