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过了冬至,人们就开始杀年猪了。没有喂年猪的,或买猪,或割肉,也开始准备了。不知从何时起,过年必须要整点儿腊肉、灌点香肠和血灌粑等。以前,物质匮乏,平时很难买到肉,所以,年关弄点儿腊肉,来年想吃的时候方便一些。而现在国家富强了,人民生活富裕了,随时都可以买到肉,人们还是要弄腊肉、香肠等,这就只能说是习俗,是年味,是过年的传统文化了。 </p> <p class="ql-block"> 现在农村年轻人大多数出去打工,家里劳动力少了,养猪的就少了。平常市场上卖的猪肉大多是养猪场提供的。养猪场的猪是人工饲料喂养的,从小猪到喂大销售一般只要四五个月,最多七八个月。这么短的时间会长到四五百斤。这有点违背人们已有的认知,认为这是不符合动物生长规律的。所以,现在人们谈到食品安全,就忧心忡忡。除了大米外,首先想到的就是猪肉和饮水,因为这是日常生活不能少的东西。平常买三五两斤肉,不是很计较,但买年猪肉就要考虑一下了,毕竟一买就是几十百把斤或者更多。这个时候,就会想到去乡村,到熟悉的乡亲那里买喂熟饲料的猪(至少后几个月是喂熟饲料的)。</p><p class="ql-block"> 在幺兄弟的帮助下,在老家本组给我联系了一户信得过的喂熟饲料的猪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主人杀猪的前一天,幺兄弟打电话告知了我。第二天早上,我带上孙娃儿和老婆如约而至。先到幺兄弟家看望老母亲,同时,让老婆和两个孙娃儿在此等候,我开车到杀猪的那里。幺兄弟一早就过去帮忙了。</p><p class="ql-block"> 走在熟悉的乡间水泥路上,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孩提时候的逸闻趣事是那么清晰。那高山,那草坪,那陡坡,都有我们玩耍的身影。看着,看着,我会陷入以往的回忆中。乡村的模样,父辈的辛劳,牛羊的奔跑,狗狗的狂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到达目的地。见过乡亲们,年长的都是老辈子。至于基于什么缘故是什么亲戚,我至今也搞不清楚。据母亲说,挨邻壁近的,依亲喊亲,就这样叫着。有的拐了好几道弯了,我开玩笑说,这相当于数学几何中的“等量代换”(因为甲和乙是亲戚,乙和丙是亲戚,所以甲和丙就是亲戚了)。</p><p class="ql-block"> 我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吃过饭了。杀猪师傅和几个帮忙的人还在忙活,已经杀了两头了。主人招呼我到火炉边烤火。她急忙拿出几碗肉放在火炉上(中间小锅里煮的也是肉),招呼着我吃饭。周围坐了一圈来吃刨汤肉的乡亲,也有来买肉的客人(主人要杀三头猪,除了自家吃的外,其他都是要卖的)。在我们农村,杀猪一般都要请周围的乡邻来吃刨汤肉。我们小时候,家里杀年猪了,父母就会让我们去请本组的人来吃饭。我们就会一家一家的去喊,因为每家都这样,一般都会来。而吃刨汤肉就真是吃肉(一般就肥肉、瘦肉、猪肝和血旺)。主人很热情大方,但我吃了早餐的,一点儿不饿。不过,盛情难却,是一定要吃一点儿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一边吃饭,一边和乡亲们聊着。潘大爸说,海(家乡老辈子对我的爱称)!现在农村难呢?我问为什么?他说,年轻人都出去了,全是些老头老婆婆在屋的,抓猪的人都找不到,杀个猪都难。今天还全得你兄弟帮忙。我一想,这倒是。他接着说,现在这个社会是好,你看,路修得亮光光的。房子也是新的。你病了到医院,有人专门引导你挂号找医生。<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在的病也多,什么高血压、颈椎腰椎、脚杆痛,到处都是。人</span>们包里也不缺几个钱,但是,不晓得是啷个的,大家就是高兴不起来。一个二个的像六月的茄子,耷拉着,一点精神也没有。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年轻人都出去了,乡村就少了一些活力。老年人比较保守,想高兴一下,高亢几声,又怕别人说什么。加之,东一家西一家的,大家相聚的时间不多,交流较少。于是,就这样深沉着,渐渐的就养成了习惯。我每看见他们都会说上几句,笑上几声,也开导开导他们。随着社会的变化,现在回乡创业的青年在逐渐增加,相信这样的景象会慢慢改变。</p><p class="ql-block"> 另一个长辈说,现在读书也老火,小时候怕读不出来,大了读出来了又找不到工作。摆谈中我知道附近有两个大学生毕业了在家待业。据说,一个比较勤快,帮助妈妈干着农活;另一个比较懒,说在家看书复习准备考试。两个都毕业两三年了。大家一谈到这事儿,就满脸的忧愁。农村人倾其所有好不容易培养一个大学生,毕业了,却找不到工作。是的,现在就业难。我的意见是一定要出去闯,先找个事情做。只有出去才能有机会。另一方面,我们要转变观念,不要钻牛角尖,一味的去寻求“铁饭碗”,一定要考个什么所谓的正式工作。时代变了,社会进步了。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凭自己的劳动挣钱吃饭,就是正确的高尚的。不然,送外卖的怎么是大学生或研究生呢?他们有的一月要挣七八千,他们就是时代的需要,他们是值得称赞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潘爸娘说,现在的孙娃儿也难管。儿子媳妇不等他们出去又找不到钱,出去就把娃儿交给老的,隔辈难管啦!我家两个孙,他爷爷硬是没得办法,管不住。老子我不怕,跟他妈的一阵浑吼,不听,老子就打人。你不拿个态度出来得行啦?现在的学校也是,被那些护短的家长带息了,不敢吼、不敢打学生。“黄荆棍下出好人”“严师出高徒”。历来就是这样的。唉!现在的这些,我们硬是搞不懂啊。</p><p class="ql-block"> 看来乡亲们心里存积的还真不少。面对他们的疑问,我们只能正面疏导。我想,在这样一个改革的攻坚时期,国家也好,政府也好,有些法规、政策,不可能面面俱到。人们有一些想法也是正常的。再说,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有利就有弊。我们要辩证的去看问题。做好宣传,做好引导。使之走向更好。</p><p class="ql-block"> 摆谈中,幺兄弟帮忙把猪肉已经过秤装好。本来是买一个座子和一个夹子的,因为猪不是很大,在大家的劝说下,我就把一半边都买下了。</p><p class="ql-block"> 吃罢饭,走出烤火屋子,呼吸着家乡的新鲜空气,精神倍爽。看着前面的小山包,我说,那是我们小时候玩耍的地方。那梭沙沙坡的坡道已长了小树,那办锅锅窑的石头还在,那一起玩耍的伙伴已成了半焉子老头。岁月如歌,突然之间,感觉故乡也不是原来的故乡了。</p><p class="ql-block"> 大家帮忙把肉给我抬到后备箱。我一面感谢,一面告别乡亲。依依不舍,开车又离开了这生我养我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1日动笔,2025年1月10日完成初稿。12日修改完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注:几张杀猪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