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逐梦星河之旅

张工资

<p class="ql-block">昵称:涨工资</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9203070</p> <p class="ql-block">  在我年少时,每当夜幕降临,仰望浩瀚星空,那闪烁的繁星总会勾起我无尽的遐想。航天的梦想,如同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从书本上读到的卫星飞天、宇宙探索,让我对那片神秘的苍穹充满向往,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也由此成为我魂牵梦绕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中心总部设在西昌市西北约60公里处的秀山丽水间,而卫星发射场则位于西昌市西北65公里处的大凉山峡谷腹地。这里地理位置独特,三面环山,向东南开口,是一个半封闭的小盆地。</p> <p class="ql-block">  它地处东经 102 度、北纬 28.2 度,纬度低、海拔高,气候条件优越,为卫星发射提供了诸多天然优势。当我踏入这片土地,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的科技与梦想交织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回首建设历程,20 世纪 70 年代,一大批建设者响应号召,奔赴大凉山深处。那时的条件艰苦卓绝,荒山野岭间,他们风餐露宿,靠着坚定的信念与顽强的意志,开启了这项伟大工程。</p> <p class="ql-block">  1970 年破土动工,历经十载,到 1980 年,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航天城在荒野中崛起。1984 年 4 月 8 日,长征三号火箭搭载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腾空而起,那一刻,所有的汗水与艰辛都化作了举国欢庆的喜悦,我国也借此跻身世界少数掌握火箭低温氢氧发动机技术的国家行列。此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一路高歌猛进,没有现代化的大型机械,就靠人力搬运、挖掘;没有舒适的住所,简易的工棚便是栖身之所。不断书写着中国航天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  它的选址经过了精心勘测,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这里的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6°C,全年地面风力柔和适度,且日照多达320天,几乎没有雾天,这使得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成为了最佳的发射季节。而且,西昌的纬度较低,海拔较高,能够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增加火箭的运载能力。峡谷地形坚实,有利于发射场的总体布局,对地面发射设施、技术设备及跟踪测量、通讯的布网都非常有利。</p> <p class="ql-block">  到达基地后,我发现基地的布局十分有序。整个发射中心由总部、发射场、通信总站、指挥控制中心、三个跟踪测量站以及其他生活保障单位组成。发射场区的两个发射工位及技术测试中心、指挥控制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可以担负和完成多种型号的国内外卫星发射服务。从卫星发射测试到指挥控制,从跟踪测量到通信保障,再到气象监测和勤务保障等六大系统,各自分布在峡谷之中不同的区域,既相互独立又协同工作。</p> <p class="ql-block">  例如,2号工位1990年投入使用,早期用于发射长征二号E火箭与长征三号甲,如今主要用于发射长征三号乙和长征三号丙,并且拥有我国唯一一个现役移动勤务塔;3号工位1978年底竣工,1984年1月29日首发长征三号遥一火箭,在2007年重建以满足发射嫦娥一号的需要。</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发射基地,其布局错落有致,功能分区明确。指挥控制中心宛如整个发射任务的大脑,巨大的屏幕闪烁着各类数据,工作人员全神贯注,紧盯每一个参数变化,确保发射万无一失。不远处的火箭总装测试厂房,高大而威严,里面是技术人员精心调试火箭的忙碌身影,一枚枚运载火箭在这里完成出征前的最后准备。</p> <p class="ql-block">  而三号发射塔,作为功勋塔,它建于 1978 年,固定塔架高耸入云,足有 77 米,塔上 11 层可旋转的工作平台,像灵活的手臂,能精准地配合火箭发射需求。旁边的二号发射塔,1990 年建成,97 米的高度更显壮观,主要承担“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发射任务,二者并肩而立,共同承载着中国卫星发射的重任。</p> <p class="ql-block">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意义,远超它的地理坐标。于国家航天事业而言,这里是技术的摇篮。从早期通信卫星的发射开启我国卫星通信新时代,到北斗卫星组网,从嫦娥系列探测器开启奔月之旅,到各类遥感、探测卫星的成功升空,它推动着我国航天技术在火箭推进、卫星研制、深空探测等诸多领域大踏步前进,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顶尖航天人才。</p> <p class="ql-block">  在国际舞台上,它是中国航天的名片。自 1990 年成功发射“亚洲一号”卫星,叩开国际商业发射市场大门后,西昌基地不断承接国外卫星发射任务,让世界见证了中国航天的实力,提升了国际话语权。</p> <p class="ql-block">  在国家安全层面,强大的卫星发射能力增强了我国在信息安全、资源监控等方面的战略优势。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航天技术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存在,无疑彰显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实力,提升了我国在全球航天领域的话语权。</p> <p class="ql-block">  从文化传承和教育意义来看,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已经成为了一种航天文化的象征。当我站在观景台上,望着那巨大的发射塔架,心中充满了对航天先辈们的敬意。这里的每一个设施、每一次发射,都承载着中国人探索宇宙、追求梦想的决心和勇气。它激发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对航天的热爱和向往,鼓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航天事业的研究和探索之中。</p> <p class="ql-block">  对当地来说,更是发展的强大引擎。航天旅游业蓬勃兴起,游客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探秘宇宙发射的源头;周边配套产业如雨后春笋,餐饮、住宿、交通日益繁荣,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也让民族文化在交流碰撞中有了新的传承与发展契机。</p> <p class="ql-block">  参观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就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我看到了中国在航天事业道路上的坚实足迹,感受到了科技与国家战略的深度融合。这次旅行,不仅满足了我儿时对航天的好奇,更让我对我国的航天事业充满了信心和自豪。我期待着未来中国航天能够取得更多伟大的成就,在浩瀚宇宙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