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 源 的 水

长发飘飘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者//张永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编辑//制作//杨艳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我写下这篇文章的题目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字象,四个字中,“滇”“源”“水”三个字都有水。“滇”是云南的简称,彩云之南,是中国最大最长的一条母亲河长江的上游,即金沙江主程流经的地方,还是另一条母亲河珠江的上游南盘江、北盘江从沾益马雄山下的落水洞,分流向南,成为珠江的源头,形成一水滴三江,即南盘江、北盘江、牛栏江。一脉隔双盘,即北盘江、南盘江的神奇自然景观。在滇西北高原,呈现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的奇观,还有像独龙江、瑞丽江、红河等大小河流,纵横交织奔流在哀牢山、乌蒙山、横断山脉间,加上滇池、洱海、程海、抚仙湖、星云湖、异龙湖、阳宗海、碧塔海、那帕海等星罗棋布的湖泊,云南无不与水有关。一个滇字,呈现了云南从自然环境上,与水结缘的特点。从历史上看,2000多年前楚国大将庄蹻在云南以“滇池”为中心,建立了滇国,秦统一中国后,又在滇池周围设立滇池县,“滇”便成为云南的简称了。这个简称的滇字,穷尽了云南有水的特点。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滇省之水从何而来,众水之源在何处?以珠江源为例,发源于马雄山,马雄山属乌蒙山系,而乌蒙山乃崑仑山余脉,昆仑山就是中国大江大河的总源头,追根溯源,珠江之源便与崑仑山有关。再说滇源,即云水之源,便诞生了滇源一词,成为地名,即滇源镇。滇源镇位居乌蒙山系,滇源镇的水,不说是云南众水之源,但却是云南最大的湖泊滇池的主要源头之一。这个源头山脉自然也盘系着崑仑大山。崑仑山系既是中国江河之母,也是云南包括滇池在内的江河湖泊之母。毛主席写崑仑山的词,那种磅礴的气势,就是源于崑仑之水孕育了伟大祖国的江海湖泊。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上善若水。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美的化身。一句女儿是水做的,穷尽了美和水不可分割的关系。种子,有水便发芽生根开花结果,青草绿树因水而郁郁葱葱。水,是世界上所有生命的乳质。滇源镇,三个字,两个字从水,望文生义,解字说文,这个镇不仅水多,而且是滇池水之源头,是玉水长流,青流如画如诗,生态环境优美,风光秀丽的美好小镇。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曾经三次走进滇源大地,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滇源镇的水。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次来滇源镇,那时还不叫滇源镇,叫邵甸或是白邑。那是50多年前的秋天,我四川大学毕业,那时大学毕业生很荣幸,都是国家包工作,但提倡到边疆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便志愿选择到神奇美丽的云南工作。当时在省人事局报到等待分配的日子里,一天8角钱的生活䃼贴,由于物价很低,还是够每天随你去转悠。我游了翠湖、莲花池、黑龙潭公园、滇池、盘龙江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昆明之美,无不与水有关。不仅城中有湖,还有江河穿城而过。但昆明之水从何而来?问盘龙江上得胜桥头一个吸着水烟筒的老人,他说主要是从白邑山上的龙眼流来的。白邑远吗?我便萌生了去白邑看看的念头。老人说远着呢,你实在想去,可先坐公交车到黑龙潭公园,如碰上北邑进城拉人的马车,给一两角钱求他们带你去吧。第二天早上到黑龙潭公园门口,还真遇上了一辆停在公园门口的马车,已坐了些人。我向赶车的大哥说明了身份,求他带我去白邑看看,大哥便一把拉我上车坐下,给他一角钱,他就是不收,说你们大学生远离家乡来云南,帮我们搞建设,我这马车咋好意思收你的钱?硬是不要。坐着马车途经松华坝水库,赶车大哥还告诉我,七八百年前这里不过是一个小水塘,一到雨季,大水泻进盘龙江,经常闹水灾,是元代蒙古族人赛典赤,带领我们先人治水,修成了这个大水库,我们白邑的水,流进水库,再流进盘龙江,穿城而过,最后进入滇池。这样在50多年前,我就知道了滇池之水的源头是白邑。后来还知道,它最远的源头在嵩明的喳拉菁。不过,白邑给的水量最大。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听大哥讲古,不觉得很快就到白邑了。他把马车停在一个龙潭的旁边,告诉我,里边有许多泉眼,你看,那冒着水泡的地方,都是泉眼。相传这里的山是龙脊,山泉是龙吐出的水,这里就叫白龙潭。白邑这样大大小小的龙潭还有好几个,这里就是滇池水的源头之一。古时这里就叫滇源。他还嘱咐我,你就在附近看看,不要走远了,下午三点多他还要进城,接进城的乡亲们回来。叫我还是坐他的马车回城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就这样,我第一次走进了滇源大地。记得白龙潭的水很深,但因为水太清,可见水底的鱼儿游来穿去,很悠闲。四周的泉眼不少,汩汩地冒着雪白的水泡,不停地把最洁净的山泉水,注入潭中。水草摇曳,蓝天白云映在水底,成水天一色。周围有一条大水渠,接纳龙潭的水,向南缓缓流去,还有一些小水沟与之相通,平时堵着,或只有小量水,注入水沟。天旱时打开堵口,便可灌溉农田。主流的清水,一往无前,流进松花坝水库,最后经盘龙江流进滇池。滇池的水最后由海口出去,经金沙江的支流螳螂川流进了长江。看来滇源之水,也和中国最大的母亲河长江相融。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感谢那位善良朴实的赶车大哥,让我这个异乡游子,在50年前,就目睹了滇源的水,让我感受到滇源的水好,受滇源之水哺育的白邑人,心灵也像水一样美好。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白邑,滇源,一个与水相关的美丽地方,后来因忙于工作,一直没有再去过,但却在心里铭刻着。想不到退休后,因为参加盘龙区政协文史委和区文联作协的有关工作,还去过两次。对滇源的水,印象就更加美好,更加深刻了。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次是区政协文史委要写盘龙江,组织一批作家和文史工作者,走进滇源大地。这次主要是看水,看滇源之水的保护和美好。一次是采访红军经过滇源的苏海村,了解这里红色的历史。过去已写过苏海人参加红军的文章,这里只记观滇源之水的一些感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白邑的水,是盘龙江、滇池的主要水源和昆明整座城市的水源保护地,地名恢复原称滇源,建立了盘龙区管辖的滇源镇行政建制。滇源镇也成为昆明市的水源保护地而退耕还林。 水,便成了滇源镇最亮丽的风景。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的龙潭多,龙潭之水遍滇源。龙潭之水是潭源最丰富的水源,也是盘龙江和滇池的主要水源。老人说这里龙的脊梁, “龙脊”上的滇源,龙潭一个挨一个,最有名的莫过于白龙潭、黑龙潭和蓝龙潭。当年到过的白龙潭,水还是那么清,只是三大龙潭相近处,建起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木质廊桥。走在桥上,人影在水中,就像我们在水中踏着蓝天悠闲地漫步。人影身边的金线鱼,小红鱼,穿梭如织,享受着这潭水中氧离子带给的清甜。一尘不染的水质,似玉如翠,让人见了,心神愉悦。潭边四围是大理石的护栏,不远处正盛开着一簇簇四季马樱花,倒映在水中,如同潭底生长出的神奇花树。几只小鸟在花丛中一动不动,见了人们也不害怕飞走,几声清脆的啼叫,虽打破龙潭的宁静,却给这远离尘世的环境,带来了生命的活力。这里水美、花美、山美,宛若世外桃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盘龙江滇池水源的地方,到处都可见龙潭。除白龙潭外,还有大大小小的数十个龙潭。其中黑龙潭,近处看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湖泊,由于绿水清亮,站在远处山头观,它就像佩戴在滇源胸前的一块碧玉。潭水纤尘不染,水质如翡翠玉液,蓝得让人心跳。优美的自然环境,使这里的树特别绿,花特别艳,连天也显得特空旷,蓝天白云,映在潭中,不知是天上流着潭水,正是水中有一个高远的天。这么清纯的水,成为盘龙江滇池的水源,恐怕世上也罕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的水,为什么这样清?滇源人说这水底有一个降恶龙的小黑阿哥呢。相传远古的滇源生态不好,10年9旱,经常绝收。一个名叫小黑的阿哥,决心救乡亲们于水火?梦中得高人指点,说这里的旱灾,是有一条恶龙在作怪,是它用龙爪堵住了潭里的泉眼,不仅潭中无水,天也不下雨。小黑不畏恶龙凶残,潜入潭底与黑龙搏斗,他斩断了恶龙魔爪,疏通了泉眼,从此龙潭四季不断水源,上天四季轮转,风调雨顺,使这里成为绿水青山的美好地方。但小黑在扳断恶龙的尖牙时,却被恶龙咬断了四肢,东海龙王见他心善勇敢,把他化成一条善良的黑龙,让小黑确保这里风调雨顺。千百年来,老百姓就把滇源这个最大的龙潭叫黑龙潭了。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滇源的龙潭多,每一个龙潭的水,都可说是盘龙江、滇池的水源。古人把这方水量丰沛的大地,称之为滇源,可谓名副其实。后来因行政区划变动,这里也曾叫白邑、卲甸,但人们口头仍以滇源相称。现在恢复原名并设立行政机构滇源镇,不仅顺应了历史和民情,也很切合地理环境的特点。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滇源镇采取许多过硬措施,退耕还林,加大对水源区的保护力度,发展生态特色产业,种竹编竹艺,成为滇源镇不少人家的重要收入。在加大滇源湿地保护建设的同时,发展水源特色旅游项目,不少昆明人甚至省外游客,都来打卡昆明这块上苍赐予的水源福地。滇源人还把观赏树木红杉树,不仅栽种在山上,还栽在水中。红杉一排排,如一道道红色的仪仗,欢迎人们的到来。红杉映在水中,成为滇源的一道新的风景线,特别亮丽。如今的滇源镇,山更青,水更绿,景更美,人民更幸福。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滇源的水,如今进一步扩大了水的内涵,成为一种象征意象,意味着绿色生态,丰美的环境,灿烂的文化。滇源,不仅是水之源,还应大有作为,为云南的生态文明建设,文化的发展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期待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者简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张永权:当代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编辑家、编审职称。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原理事、云南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边疆文学原主编,曾任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鲁迅文学奖评委。著有诗集、散文集、长篇小说、长篇报告文学、文艺评论集28部,700多万字。多部作品获省部级以上创作、评论奖。部分作品译成英、法、泰文发行国外。2006年被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共同授予“云南省文学艺术成就奖”,2017年为纪念新诗100年被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等学术机构评为“新诗百年全球华语诗人贡献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附:随拍视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