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族一座城 ‍

Roger

<p class="ql-block">当你身处像佛罗伦萨这样的一座艺术与浪漫完美结合的城市,徜徉其间,你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幸福感,因为你俯仰所及皆为巨大的美仑美奂的露天博物馆展品,在托斯卡纳阳光下,古典艺术的气息似经久不散的管风琴声轻轻回荡。这座“鲜花之城”簇拥着数不清的古老宫殿、圣堂豪庭,还有那么多令人流连忘返的博物馆和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与其他城市略显不同的是,这里的美丽建筑和各种传说均与一个伟大的家族密不可分。美第奇家族在佛罗伦萨历史上地位显赫,它统治了弗洛伦萨300年,而发源于弗洛伦萨的文艺复兴,是在他们家族几代人的努力下达到鼎盛的。中国学者傅雷先生曾经这样说过:美第奇治下的佛罗伦萨,正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黄金时代。这个家族,怀抱着祈求和平的愿望,与威尼斯、米兰诸邦交睦,极力奖励美术、保护艺人。我们试把当时大艺术家的生卒年月和科西莫与洛伦佐两人的作一对比,便可见当时人才济济的盛况了。</p> <p class="ql-block">美第奇家族是意大利的大银行家家族,被称做佛罗伦萨的无冕之王,这个家族从15世纪到18世纪,先后涌现三位罗马教宗和两位法国皇后。美第奇家族对意大利的文化和艺术有着卓越的眼光和不可忽视的资助力量,不少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雕塑家都与这个大家族有着深刻的联系。</p><p class="ql-block">此图:《教宗利奥十世与两位红衣主教》拉斐尔作于1518;1952年始藏</p> <p class="ql-block">的确如此,能够让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活跃起来,并带动整个意大利的一个关键要素,是美第奇家族的参与,如果没有它,文艺复兴一定不会这般迷人,佛罗伦萨也不会这么伟大。</p><p class="ql-block">图解:美第奇家族族徽</p> 创始人乔凡尼与“国父”老科西莫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第奇家族的创始人</span>乔凡尼·迪·比奇·德·美第奇Giovanni di Bicci de' Medici(约1360年-1429年)是这个家族中的第一位艺术赞助人,1419年,乔凡尼委任卓越的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 (1377-1446年)修建佛罗伦萨主教座堂,这座美丽的圆顶建筑在老科西莫(即乔凡尼的儿子科西莫·迪·乔凡尼·德·美第奇Cosimo di Giovanni de' Medici,1389年 - 1464年)的继续支持下完工,大教堂在样式及结构上进行了划时代的重大革新,影响了欧美建筑五百余年,至今仍是佛罗伦萨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这座取名“圣母百花”的主教座堂是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最早的建筑表现。它是欧洲第一个采用圆顶建筑的主教座堂。这个范例证明,文艺复兴不是单纯的复古,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打开思路,创造性地模仿古代建筑,如果我们以罗马帝国时代的罗马万神殿和中世纪修建的亚眠大教堂为参照系进行比较,见图,罗马时代的圆顶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圆顶并非完全相同。布鲁内莱斯基修建圣母百花大教堂的时候,要考虑承重的需要,布氏的做法是通过加大倾斜度、增设八条棱线来增加屋顶部分的承重强度并采用双层结构来解决这一难题。按照基督教的说法,教堂作为祷告的场所,顶部开口并从开口处看到天空的开放式结构是不合适的。布氏的改造既复兴了罗马建筑的特色,同时也满足了基督教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米开朗杰洛为梵蒂冈设计圣彼得大教堂的时候,试图模仿弗洛伦萨主教座堂,他不无遗憾地感叹:“可以建得比它大,却做不到比它美”。</p> <p class="ql-block">乔凡尼因为创立了美第奇银行,才使得美第奇家族真正开始在佛罗伦萨崛起。 美第奇银行为家族财富奠定了广泛而坚实的基础,也为家族日后在文化和政治上的显赫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科西莫则继承了他银行家的父亲乔凡尼的财富,曾代表美第奇银行接管教宗的财政。1434年,科西莫在佛罗伦萨建立起僭主政治,成为佛罗伦萨的无冕之王。</p><p class="ql-block">此图:《多尼圆画》,米开朗杰洛作于约1506;1635年始藏</p> <p class="ql-block">一直以来,科西莫把目标定在让佛罗伦萨成为文化大国(佛罗伦萨在意大利统一之前,是五大城邦国之一)上,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国家不是只有政治和军事强大,还要同时重视经济、学术以及文化等,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文明国家。看来他最终实现了这一目标,何以见得?500年后的今天,欧盟每年评选一个欧洲城市作为“文化城市”,这一活动最初两年选出的2个城市分别是: 希腊的雅典市和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市。为什么? 纵观历史发展,学者们认为,文化的爆发在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之后,是以佛罗伦萨为先导的意大利。</p> <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市议会授予科西莫“国父”称号pater patriae,他是罗马元老院授予凯撒“国父”称号之后,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后人。</p><p class="ql-block">此图:科西莫墓,位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佛罗伦萨圣洛伦佐的圣殿里</span></p> 文艺复兴“教父”洛伦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今天熟悉的文艺复兴三杰——米开朗杰洛、达·芬奇及拉斐尔,都是受老科西莫长孙洛伦佐·德·美第奇Lorenzo de' Medici (1449年-1492年)大力培养和资助才出得来的人物。</span>洛伦佐一手捧红了米开朗杰洛,就连米氏的“牛脾气”和他的古怪性格及<span style="font-size:18px;">偏激执拗,</span>洛伦佐也选择容忍,他还因欣赏米氏的艺术天赋把他直接接到家里,来和自家儿子一起接受教育。所以,米氏常常在洛伦佐家的饭桌上听到文艺复兴的顶尖学者谈论从诗歌辞赋到人生哲学的各种话题,这为米氏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在美第奇家族的帮助和鼓励下,佛罗伦萨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这个时期的诗歌、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均有突出成就,历史、哲学、政治理论等的研究也居于意大利各城邦国前列,使信奉上帝的中世纪古老世界,让步于新兴、自信的人文主义。</p> <p class="ql-block">在他们的帮助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画家和雕塑家的社会地位得到大大地提升,他们已不再是人们眼中的工匠,而是’高雅艺术’的从业者</span>。更有达芬奇不无得意地颂扬艺术家,他说,我坐在“自己的画架前,面对自己的作品,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轻快地挥舞着带有丰富色彩的笔刷 ..... 我时常与音乐家和欣赏各种美丽作品的人相伴“。 艺术家追求人文主义理想中的美和上帝,”在意大利,人们并不尊崇伟大君主的名望,而是把艺术家称作’神圣的人’。”</p> <p class="ql-block">美第奇还在自家府邸里建立了“柏拉图学院”,汇聚四方学者一起研究学问。他们在洛伦佐的支持下创立了一种新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这肯定也是在复古,当年罗马人就是用“人文主义”一词来描述他们所崇敬的这种智慧与美德的结合。这个词渐渐用来指代关于思想解放的研究以及古代“七艺”:语法、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天文以及修辞学。他们认为学习这些“人文学”对良好公民的培养至关重要。 他们的想法是:把世界归还给人,把人归还给人的本身;把科学、文学与艺术以及作为个体的独立的思想和情感归还给人,人绝不能像一个奴隶一样被捆绑在某种教条教义上,人要发展、艺术要创新。</p> 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 <p class="ql-block">总结一下文艺复兴所宣扬和实践的思想与观念。复古:托斯卡纳诗人彼得拉克Francesco Petrarca(1304-1374)是最早重新发现并赞扬古典拉丁语文献,且最具影响力的人之一。他从一位修道士那里学会了拉丁语,受其影响,被古典世界迷住,认为那是一个失落的时代。而彼得拉克的后继者们发现并抄写了其他古典时代手稿,文艺复兴的复古就是基于这些古老的文献。</p><p class="ql-block">此图:《三博士来拜》,波提切利作于约1475年;1849年始藏</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有趣的是:跪在圣子面前的是老科西莫,而站在最右边穿黄长袍的是作者波提切利本人,他把熟悉的人物和他自己都画进了作品中。</p> <p class="ql-block">“发现人类”:为什么一切都要通过神去看,要按照神的意志去思考,要用《圣经》的语言去写作?恰恰相反,文艺复兴“发现了人类”,这意味着:当神和人产生了矛盾的时候,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尊重人的存在和发展,敢于提出质疑,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摆脱神学的束缚,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欣赏美和定义美德,重新发现并赞美古典时代的知识。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强调人类个体之高贵、赋予人以上帝的形象。</p><p class="ql-block">此图:《酒神巴克斯》,卡拉瓦乔作于约1597;1916始藏</p> <p class="ql-block">文艺复兴密码:复古就要复兴人文主义,人们之所以称这种研究为人文的研究,是因为它“使人自由”, “它是人道的,它可以使人变得完善......" 。</p><p class="ql-block">此图:《王公拜谒》,达-芬奇作于1481;1794年始藏</p> <p class="ql-block">文艺复兴思想:在15世纪晚期到16世纪早期,新柏拉图主义者借用了柏拉图的思想:永恒的理念真善美存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之外,相信思想能够超越人的本性,并最终理解这些永恒的观念。艺术家能够通过他们的想象力再现灵魂之美,从而能够与上帝接触。对于但丁Dante Alighieri (1265-1321)来说,艺术是“上帝之孙”。对于米开罗杰洛而言,美“使明白真理的心灵升入天堂。”</p> <p class="ql-block">繁荣的经济和富有创造力的文化,让佛罗伦萨更加伟大,让文艺复兴运动更加丰富多彩。</p> 乌菲齐美术馆 <p class="ql-block">美第奇家族除了资助和鼓励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之外,他们还进行了大量收藏。他们的收藏构成了乌菲齐美术馆的核心藏品。老科西莫曾花费大部分钱财搜集古典书籍和手稿,并雇人誊写那些无法买到的书稿,这些都放在乌菲齐美术馆、圣马可修道院和他自己的图书馆里,并且是对公众开放的。</p> <p class="ql-block">乌菲齐美术馆Uffizi Galleries 坐落在佛罗伦萨传统的权力核心区,在市政厅广场和阿尔诺河之间,距圣母百花大教堂不远。美术馆是一个弥足珍贵的藏宝箱,在那些长长的迷宫般的房间内,珍藏和陈列着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既有达-芬奇、米开朗杰洛、拉斐尔、波提切利、丁托列托、伦勃朗、鲁本斯、凡-代克等文艺复兴巨匠的绘画作品,也有矗立千年的古希腊罗马雕塑,以及风头正劲的当代艺术家作品。乌菲齐美术馆无疑是佛罗伦萨这座“鲜花之城”中最瑰丽的奇葩。</p> <p class="ql-block">能够将这一原本的办公室变身为今日的美术馆,能够让全世界的艺术爱好者看到文艺复兴以来直到今天的伟大艺术家的作品,我们必须要感谢美第奇家族的最后一位直系后裔安娜-玛丽亚-路易萨-德-美第奇Anna Maria Luisa de'Medici (1667年- 1743年)的慷慨捐赠,她把家族500年來所收藏的艺术遗产全数捐給了弗洛伦萨政府,她认为这些艺术品必须保留在弗洛伦萨,并且要与公众分享,最終乌菲齐成为弗洛伦萨最古老的美术馆,在260年前的1765年正式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普遍认为,是她的这一捐赠,使得弗洛伦萨变得富有,是她的慷慨之举,令弗洛伦萨艺术扬名天下。</p><p class="ql-block">图解:放在乌菲齐美术馆的安娜-玛丽亚-路易萨-德-美第奇的肖像画, 作者不详</p> <p class="ql-block">乌菲齐美术馆共有46个画廊,分为三层,收藏着约10万件名画、雕塑、陶瓷等。以美第奇家族历代收藏为主体,收藏有13~18世纪意大利派、佛兰德斯派、德国及法国画派的绘画名作。展品按时代顺序和流派陈列。</p> <p class="ql-block">乌菲齐宫建筑本身即为一幢文艺复兴风格建筑的杰作,后经几次改建,成为享誉全球的世界五大美术馆之一,这里的一切陈列和布置均彰显美第奇家族的气势,气场巨大无比。</p> 文艺复兴的作品欣赏 <p class="ql-block">乌菲齐美术馆的展品中包括乔托的《宝座上的圣母》、弗朗西斯的《乌尔比诺公爵夫妇肖像》、达芬奇的《三博士来拜》、米开朗杰洛的《圣家族》、波提切利的《春》、《维纳斯的诞生》、拉斐尔的《金翅雀圣母》、以及卡拉瓦乔的《酒神巴克斯》、提香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等一批世纪级名画。</p><p class="ql-block">此图:《赞美主的圣母》,波提切利作于约1483</p> <p class="ql-block">安德烈亚-曼特尼亚(1430-1506)的现实主义作品《哀悼基督》利用马萨乔开创的透视法技巧,即<span style="font-size:18px;">通过用透视法缩小景物的技术,艺术家按照合理的比例缩短画面中前后景物之间的距离,使观众产生景物突出或深入画布的错觉。</span>这一技巧让艺术家能够在平面上绘制出三维的视觉形象,特别是佛罗伦萨的艺术家,他们应用透视法,有效地利用光影以及色调搭配,让画布上丰满的人物具有高浮雕和剪影效果。</p><p class="ql-block">此图:<span style="font-size:18px;">《哀悼基督》</span></p> <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马萨乔在他在他超凡的壁画《逐出伊甸园》中展现出圣经人物备受折磨的灵魂与躯体。马萨乔笔下的亚当双手覆脸,痛苦万分,这十分扣人心弦的一幕表现了亚当与夏娃被驱赶出伊甸园时心碎欲裂的悲痛。</p><p class="ql-block">此图:<span style="font-size:18px;">《逐出伊甸园》</span></p> <p class="ql-block">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也许是第一幅展现文艺复兴盛期风格的巨作,这种风格有时也被称作“雄伟风格”Grand Manner。</p><p class="ql-block">此图:《最后的晚餐》</p> 后续 <p class="ql-block">那后来呢? 1737年,美第奇家族的最后一位男性继承人去世,佛罗伦萨的政权转交给了其他人。这个时候,男性继承人的姐姐安娜-玛丽亚-路易斯-德-美第奇签署遗嘱:为了佛罗伦萨的光彩,为了“吸引外国人的好奇心”, 归于她名下的美第奇家族所有财产不属于统治弗洛伦萨的人,它应该为公民教育服务。遗嘱中安娜-玛丽亚约法三章,任何物品皆不能带出佛罗伦萨。1743年,安娜去世前,她又重申了自己的信念,流传至今,并得到了后人的尊重和遵守。据说,从那时起,世界上只有两个人试图废止其遗嘱,他们一个叫做拿破仑-波拿巴,另一个不说大家也猜得出,阿道夫-希特勒。</p><p class="ql-block">此图:《乌尔比诺公爵双连画(肖像),弗朗切斯卡作于约1472;1773年始藏</p> <p class="ql-block">老科西莫曾经说过:“大概用不了50年,我们的东西会留下。” 老科所言极是:如今时间过了500+年,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这里欣赏弗洛伦萨最伟大的艺术品,其中超过50%是应美第奇家族或受美第奇委托制作和收集的“物件”。从乔万尼和科西莫,再到他门的后代洛伦佐、利奥十世、克雷芒七世,他们为文艺复兴做出的一项又一项贡献,的确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家族都无可比拟的。</p><p class="ql-block">美第奇家族消失了,但他们留给后人的艺术瑰宝却能照亮佛罗伦萨全城,照亮整个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