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打开窗,看见世界——“阅读·悦享·阅世界”校长领读行动,校长带领教师读、校长带领学生读、校长带领我们读,让书页翻动的声音,触动内心最柔软的角落。</p><p class="ql-block"> 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祥周镇中心小学,让凌伟铁副校长带领我们一起来读《寄小读者》。</p> <p class="ql-block"> 领读者:凌伟铁</p><p class="ql-block"> 田东县祥周镇中心小学副校长</p><p class="ql-block"> 推荐书目:《寄小读者》</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p><p class="ql-block">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冰心写的《寄小读者》。1923年,冰心去美国留学之前,有许多小朋友要求她给他们写信,告诉他们外国的风土人情。她是家里的长女,下面还有三个弟弟,最大的弟弟比她还要小6岁。弟弟们还有好多小朋友,经常到谢家大院里来玩耍,小朋友们知道这个谢大姐有学问,肚子里面故事多,经常缠着她讲故事。冰心极爱小孩子,所以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p><p class="ql-block"> 《寄小读者》共29篇,在此中,纯真的童心美。歌唱童真,珍视童心,这是冰心《寄小读者》其中的一个主题;对母爱的讴歌是《寄小读者》感人且伟大的思想艺术特色;对自然的歌唱是《寄小读者》在思想艺术方面的另一大特色。</p><p class="ql-block"> 文学作品价值的实现,是以语言为中介、以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审美趣味为前提条件的。与孩子们作精神对话的儿童文学作家要使自己作品的审美价值得以实现,首先要让小读者看得懂、看得有味。冰心为孩子们写作,有着十分自觉的读者意识。《寄小读者》的语言在造句上充分注意了儿童的接受特点,用词平易,造句简洁。句式简单是中国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在交际中逐渐形成的民族语言习惯和优良的语言传统。短句表达内容的单一、语义关系的单纯以及语音停顿的频繁,正好便于儿童理解接受。</p><p class="ql-block"> 《通讯十六》中写道:“九日晨同女伴乘雪撬出游。双马飞驰,绕遍青山上下。一路林深处,冰枝拂云,脆折有声。白雪压地,不见寸土,竟是洁无纤尘的世界。最美的是冰珠串结在野樱桃枝上,红白相间,晶莹向日,觉得人间珍宝,无比璀璨!”这里用“冰枝拂云,脆折有声”“白雪压地,不见寸土”“红白相间,晶莹向日”三组骈句描摹景物的色彩、声音、情态,使散文呈现出诗一般的意境,画一般色彩,令读者赏心悦目。同时,作者将这些骈句融入到参差不一、节奏舒徐的散句中,既体现出古诗文的韵律美,又体现出现代白话文的新鲜、活泼。</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阅读·悦享”校长领读行动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一起畅游书的世界,与好书为友,与大师对话!遇见美好,见证成长!</p> <p class="ql-block">来源:祥周镇中心小学校长室</p><p class="ql-block">编辑:班丽锦</p><p class="ql-block">一审:雷 赋</p><p class="ql-block">二审:黄善贞</p><p class="ql-block">三审:陆汉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