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杂谈:秦腔吼起来

长安亦君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修身杂谈:秦腔吼起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小河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八百里关中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捞一碗Biángbiáng面喜气洋洋,油泼一勺辣子咥着最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近一段时间,在许多地方,“秦腔”突然热得发烫。先是元旦前,甘肃会宁安万剧团在西安大明宫剧场的8 天演出,接着是元旦后北京站著名歌唱家刀郎巡回演唱会上的一曲《秦腔》引爆全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元旦前在西安大明宫万达广场露天演出的安万,一个158人组成的庞大的“秦腔草台班(民营剧团)”在正宗的“秦腔戏窝”西安吼了8天秦腔。说实话,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一个“卧槽驴”为“犁地牛”有点多余担心,害怕有人把砖头扔到戏台上砸场子。但是从看过戏的亲朋好友口中听到和从手机短视频中亲自看到唱戏和看戏的场景后,我震撼了!凛冽的西北风,上万人裹着棉衣伫立,目光聚集于戏台。台上,安万剧团的演员们高亢地“吼”着秦腔;台下,高潮时数千人齐声附和,动情时不少人流下热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万安剧团的戏唱得好吗?好!看那台上台下成千上万的演员和观众齐吼吼地唱,齐吼吼地哭,你能说不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也许,他们的唱腔不是最美,他们的表演也谈不上最嘹,但他们的感情一定最真实。过去,民间有种说法:唱秦腔戏的是“疯子”,看秦腔戏的是“傻子”。一个剧团的演出能让“疯子把傻子”哄得齐声吼吼,你能说这戏唱的不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实,这种现象就正好说明了秦腔产生于民间,生动反映出人民的愿望、爱憎、痛苦和欢乐,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和斗争,它是西北人民群众自己的戏,人民群众藉此找到了释放自己感情的豁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久以来,在西北地区观众的心目中,陕西的秦腔最正宗,陕西戏曲研究院和西安易俗社、三意社是秦腔戏唱得最好的,可是,戏曲自古以来就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分,就是花钱想看一场“两社一院”的大戏却并不易,更何况普通老百姓缺的就是钱,有剧团免费公演,加之组织者的提前预热,场面火爆就自然而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实,早在1942年伟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提出文艺必须为工农民服务的生存发展宗旨,告诫人们任何艺术形式必须从深入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根植沃土繁衍生息。因此这次安万秦腔剧团在西安唱响与西安当地戏迷观众的火爆捧场,网络抖音视频平台加持叫好等大量的无可辩驳的事实再次说明,任何传统民族戏剧能不能振兴与是否能振兴?绝不是国家文联、文旅局、剧协和各级文化局下几份文件开几个会说了算,也更不是坐在包厢雅座里喝着香茶,磕着瓜子,附庸风雅而半天一句戏词都没听明白的有钱人说了算,而是生活在大西北千万百姓大众们说了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外地人不理解,陕西十大怪,唱秦腔为什么要吼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秦腔音乐反映了陕甘人民耿直爽朗、慷慨好义的性格,和淳朴敦厚、勤劳勇敢的民风。因此秦腔有着深厚的根基。秦腔的很多剧目都是表现我国历史上反侵略战争、忠奸斗争、反压迫斗争等重大的或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陕西的农村,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对于辛勤劳作一年的人们来说,最大的享受就是听一场秦腔。如果有老人在过大寿时候,儿孙们要是能请上一个戏班子,美美地唱上那么一回,那可是莫大的荣耀了,这可得让十里八村乡亲起码能赞念好几个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唱秦腔,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陕西人称之为“挣破头(sa)”,外地人开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秦腔吼戏者,脸红脖子粗,吼得“走火入魔”,但只要观众叫声“好”,这吼戏者的高兴程度不亚于获得什么大奖,人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秦腔,听起来“过瘾”、“解馋”、“燎得太(好极了)”。这就很好的代表了陕西的风土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再看看阔别十年炙热归来的刀郎,2024年12月28日,“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演唱会”正式拉开帷幕。虽然没有刻意宣传,也禁止各种形式的炒作,但还是在离演唱会开幕还有几天的时候,90万张门票就宣告售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你听听,激越高昂的唢呐,吹沸了全场,声音响彻深远的夜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秦腔吼起来,吼出咱陕西人的豪迈,吼出咱黄土地的情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声声,一曲曲,唱不尽咱老陕的悲欢离合,吼出咱黄土地的未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秦腔吼起来,吼出咱陕西人的气派,吼出咱黄土地的豪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声声,一曲曲,唱不尽咱老陕的风土人情,吼出咱黄土地的精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秦腔吼起来,吼出咱陕西人的情怀,吼出咱黄土地的未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声声,一曲曲,唱不尽咱老陕的喜怒哀乐,吼出咱黄土地的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秦腔,古老而大气磅礴的戏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刀郎的音乐中常有对历史的追溯和感怀,与西北人的气质不谋而合。刀郎北京演唱会上的《秦腔》充满了西北秦腔的韵味,不仅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还通过音乐传达出他对陕西人的热爱和对黄土地的深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写到这儿,我不得不想起前不久英年早逝的秦歌代表人物十三狼,他出生于唢呐世家,从小受到秦地民俗民风、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对家乡有着特殊感情。他的成名作《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大秦腔》等,以排山倒海之势,将秦腔的高亢激昂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听众瞬间被那浓郁的秦风秦韵所震撼。2002年,其创作的歌曲《祖国的思念》荣获“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2012年,歌曲《八大怪》被选入全国小学音乐教学课本;2014年创作的《我的家乡在陕西》,更是对三秦文化的高度浓缩。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秦地文化的深刻理解而闻名,被誉为“秦歌第一人”。他的一生致力于传承和弘扬陕西文化,他的许多歌曲如今成为街头巷尾广为传唱的经典。他的《陕西人吼起来》,细腻地唱出了陕西好男儿“心系天下,志在四方”的豪情与柔情,也让外地朋友们感受到了西安这座古老城市的韵味与西安人的情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令人悲痛的是十三狼这样为秦腔吼叫了一生的秦人过早地走了,但他热爱的“秦腔”定然还会在刀郎等歌坛大腕的推广下继续燃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注:文中照片均来自网络,在此对原拍摄者表示诚挚感谢!🙏🙏🙏</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者简介 小河水,原名董怀禄,新浪博客和微博昵称:长安亦君;微信 和QQ昵称:细水长流。原中学高级教师,现已退休。十堰市首届十大名师,中国中学骨干教师。中国新文学学会、中华精短文学学会、中国作协十堰分会会员,原十堰市语言文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乡土文学作家,精短小说签约作家,西部文学副主编,咸阳文学院理事,曾任《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副主编。作品见诸多种报刊杂志和网站,多次荣获文学大奖。出版有个人专集《怀念与忧思》、《黄土魂》、《董怀禄短篇小说选》、《家在牛角塬》、《我是啷嘀当》(上卷)、《好好活着》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