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宫博物院看展——玉出昆冈

紫依

<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7日,“玉出昆冈——清代宫廷和田玉文化特展”在故宫博物院斋宫展厅正式对公众开放。</p><p class="ql-block"> 故宫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重要承载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和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在故宫博物院百年华诞到来之际,本展览从故宫珍藏的清代宫廷和田玉文物中,遴选出258件具有代表性的精品,包括汉代和田子料玉辟邪、乾隆皇帝钦定为二十五宝之首的“大清受命之宝”、镌刻乾隆皇帝御题诗的采玉图山子、反映清朝与域外地区交往的痕都斯坦玉器等重要展品,其中130件珍贵文物为首次展出。</p><p class="ql-block"> 展览分为“玉之源”“玉之礼”“玉之雅”“玉之巧”“玉之用”五个单元,旨在诠释清代和田玉文化,展现清代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p> <p class="ql-block">清 乾隆御题青玉兽耳活环凫鱼纹壶</p><p class="ql-block">玉壶以《钦定西清古鉴》所绘青铜“汉凫鱼壶”为蓝本制作。乾隆皇帝在谕令制作仿古玉器时,或许还会直接参考青铜器原件,并根据玉料实际情况,在原器基础上作适当调整。</p> <p class="ql-block">清 碧玉释迦牟尼佛</p><p class="ql-block">佛身披袈裟,颈部饰项圈与璎珞,胸前琢莲花一朵,结全跏趺坐于青玉莲瓣纹座上。此件释迦牟尼佛像装饰繁缛、用料珍贵,极具宫廷特色。</p> <p class="ql-block">金 白玉牡丹纹“玉逍遥”</p><p class="ql-block">此类玉器称为“玉逍遥”,为金代贵族妇女头巾上的玉饰。《金史》“舆服”记载有“妇人……年老者以皂纱笼髻如巾状,散缀玉钿于上,谓之玉逍遥。”</p> <p class="ql-block">清 白玉交龙钮“纪恩堂宝”</p> <p class="ql-block">藻井</p> <p class="ql-block">汉 白玉辟邪</p><p class="ql-block">辟邪是传说中一种能驱走邪秽的神兽,原型为狮子。狮子产于西亚、北非等地,西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传入中国,并与传统翼兽相结合,衍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神兽——辟邪。</p> <p class="ql-block">清 乾隆款白玉礼乐图杯</p><p class="ql-block">玉杯仿宋代白玉礼乐图杯而制。以女子形象为耳,头部插梳,双手扶杯沿,坐于自杯底沿杯壁上升的云朵之上。</p> <p class="ql-block">清 白玉月令组佩</p><p class="ql-block">白玉月令组佩以整块和田白玉剖琢而成,呈花形。聚可成组,分可独立成意。每件花瓣形佩一面分别雕十二个月的十二种花卉,另一面雕相应的阳文篆字。</p> <p class="ql-block">清 白玉巧雕螳螂蝠桃</p><p class="ql-block">桃上半部雕琢一只展翅飞翔的蝙蝠,下半部巧妙利用玉中自身所带的翠绿色雕为桃叶、枝梗,桃枝上圆雕一只螳螂。清宫旧藏和田玉中,这种白玉中带有鲜艳绿色的玉料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印度17-18世纪 痕都斯坦白玉双耳碗</p><p class="ql-block">这件玉碗玉质坚亮,造型极美,在诗注中,乾隆帝把其比拟为“蝉翼”,以形容其细、薄、轻的特质。</p> <p class="ql-block">左一、左三 清 白玉透雕双螭形佩(上)</p><p class="ql-block">螭形佩在汉代颇为流行,此为清代仿古玉器。</p> <p class="ql-block">清 道光款白玉执壶(下)</p><p class="ql-block">道光皇帝崇俭倡廉,于道光元年(1821年)颁发谕旨,停止了历时六十多年的清代玉贡。这件玉壶白如凝脂,琢磨精细,在处于玉雕低潮的道光时期,极为珍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