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的套曲《冬之旅》·舒伯特·男高音·伊恩·博斯特里奇

花父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昨晚在广州星海音乐厅欣赏了男高音歌唱家伊恩·博斯特里奇演唱的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感觉五味杂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音乐厅没有暖气的寒气很应景。第一首“晚安”前奏响起时,心突然间的颤动,你看到舞台上的他瘦瘦高高的伫立着,当他开始演唱的时候,你仿佛看到在大雪过后雾气的朦胧中走来一个没有魂灵的躯壳,晃晃悠悠的飘来飘去,晃的我头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的演唱外表看上去是一个精神上受到严重戳伤后的恍惚,极为的不正常,让我听到了不一样的《冬之旅》中的不祥之兆。这样的诠释让我想到了刚刚读过的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骂观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套曲24首一气呵成的精致,他描绘了一个年轻人受到情感和生活打击后精神上的残疾,不正常的躯体的扭曲,从头到尾一蹶不振颓废,生命的绝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很美,乐感,音乐处理的无懈可击,连贯的轻声极美,高音略感力不从心,低声区黯淡无光,因为他的假声成份较多偏向假声男高音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我疑惑的是2020年的时候,我曾经在一个视屏上听过他的“晚安”的的确确的男高音,而现在的声音已失去了光泽,这就是录音与现场的区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有着极高的音乐修养和文化积淀,闭上眼睛听,你可以在他的声音里明显感觉到那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喜欢这样的声音,离现实很远,离生命很近,却又那么的不可捉摸的现代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在音乐会结束后介绍自己时说喜欢菲舍尔·迪斯考,今年是菲舍尔·迪斯考诞辰100周年。在我眼中菲谢尔·迪斯考是舒伯特艺术歌曲诠释最好的歌唱家,完美的无人超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他的演唱除了继承连贯之外,在呼吸换气处,强弱处理都有所不同,这就是他自己的风格,在传统的继承中努力彰显自己的个性,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几乎是千差万别中的达到某种共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首“风向标”第一句应该一气呵成,但他居然中间换气,他的气息把握应该没有一点问题,这使我一直耿耿于怀的不舒服,也许费舍尔·迪斯考的声音在我心里的根深蒂固吧,也许是语气的处理,强调了语言感,但它的确是一句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自加拿大的青年钢琴家杜雯雯与伊恩·博斯特有过多次的合作,配合的极为默契,钢琴的音乐包容、衬托、跟随、甚至于交融,成为歌唱者的唯一的依赖,流浪行进中的伴侣,让这部声乐套曲更为丰满的合二为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谢歌唱家伊恩·博斯特里奇,钢琴家杜雯雯,让我听到了不一样的《冬之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喜歡美的文字,美的音乐,沒有思想的美才是最自然的美,即便全是廢話,只要文字、音乐的美繞來繞去我会随之流淌其中的乐享其中,我不管你們說的什么思想,美就是最好的思想。</p>